第4章 ?給人們一個看世界的新視角

認知新奇事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技能。經過訓練,我們的頭腦會不斷追逐精彩、新穎、出類拔萃和怡人的事物。

——布拉德普(A. K. Pradeep),《買入性頭腦》(The Buying Brain)作者


我即將呈現給你們的一切,都不在我學生時代的教科書里。

——羅伯特·巴拉德(Robert Ballard),泰坦尼克號沉船殘骸發現者、2008年TED演講嘉賓

深海探險家羅伯特·巴拉德帶領TED觀眾踏上了一段17分鐘的旅行,去探索占地球面積72% 的海洋世界。他說,“認為復活節兔子會把所有資源都放在歐洲大陸上的想法實在太天真了。”巴拉德喜歡刺激的探險,尤其熱衷于破解超過人類極限的謎團。他也喜歡挑戰,他曾對我說他喜歡做TED演講,因為可以借這個機會充分挖掘他講故事的潛能。

巴拉德是這個時代最勇敢的探險家。1985年,在波士頓以東1 000英里,當時還是海軍情報官的巴拉德,在大西洋2.5英里深的海底發現了泰坦尼克號沉船殘骸。巴拉德因此出名,此外,他還組織了120多次海底探險,探索構成海洋世界的不為人知的物質。巴拉德告訴我,無論做什么演講,包括TED演講和學校演講,他的任務都是傳授、教育和啟發。“走進教室,你有兩項工作:一是教育,二是吸引里面的每一個人加入追求真理的隊伍。”巴拉德說道。

演講中,巴拉德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何會忽視海洋?他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年的預算相當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1 600年的預算總和,而這僅僅是巴拉德眾多引人入勝的見解、研究和觀察結論之一。其他的還包括:. 我們將要探討的一切不過是冰山一角,因為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全部。

. 美國的50% 躺在海底。

. 地球上最雄偉的山脈位于海底。

. 地球的大部分區域處于永恒的黑暗中。

. 在一個本不該存在生命的世界里,我們發現了大量的生命。

. 深海所包含的歷史,比全世界所有的博物館加起來還要多。

演講快結束時,巴拉德展示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小女孩張著嘴,睜大雙眼,一副驚訝的表情。“這正是我們想要的,”巴拉德說,“這個小女孩不是在看足球賽或籃球賽,而是在觀看數千英里之外的探險直播,她正在逐漸理解她看到的東西。在吃驚的同時,她也會學到很多知識。我們可以把如此大量的信息輸入這個頭腦,它處于吸收模式。”演講結束時,巴拉德獲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演講中,他引導人們由下往上觀察世界。他的演講成功地傳遞了信息,引人入勝,鼓舞人心。

【秘訣4】給人們一個看世界的新視角將用不同方式編排的全新信息呈現給觀眾,或者為老問題提供新鮮、新奇的解決辦法。

這個秘訣有效的原因在于,人類的大腦喜愛新奇的事物。演講中不尋常的、與眾不同的或出其不意的元素會激發觀眾的好奇心,使他們跳出思維定式,擁有一個看世界的新視角。

[圖片]“貪婪”的好奇心

若不是巴拉德發現了泰坦尼克號的殘骸,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泰坦尼克號》(Titanic)就不會問世。“好奇心是你擁有的最重要的東西。”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在2010年2月的TED演講中說道,“想象力是你表現現實所能憑借的重要力量。”

演講中,卡梅隆很少談到電影制作,卻談了很多關于探險、創新、創造力和領導力的信息。作為執導《終結者》(Terminator)、《泰坦尼克號》、《阿凡達》(Avatar)等成功影片的導演,他的演講可謂出其不意。

卡梅隆15歲時拿到了潛水證書,海洋探險激發了他的想象力。他解釋說,在為《泰坦尼克號》尋找投資商時,他告訴制片人這部電影是“像《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一樣凄美動人的愛情電影”。事實上,卡梅隆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動機。

潛入海底,探尋真正的泰坦尼克號殘骸,那才是我制作這部電影的真正目的。這是我的真心話,電影公司并不知道。我說:“我們要潛入海底,拍攝真實的畫面,在影片首映式上播放,這是個很好的噱頭,對票房有好處。”接著我又說服他們為這次海底探險提供資金,雖然這個做法聽起來很瘋狂,但電影公司真的同意出錢了,這就是“想象力創造了現實”。6個月后,在大西洋2.5英里深的海底,我在一艘俄羅斯潛艇內透過觀察孔看到了真正的泰坦尼克號。這不是電影,也不是高清影像,而是實物。

卡梅隆的電影作品讓我著迷,尤其是《泰坦尼克號》。每次我看到露絲把“海洋之心”拋入大海,聽到隨之響起的主題曲時,我都會落淚。《泰坦尼克號》的劇情我早已爛熟于心,但卡梅隆的演講仍然給我帶來了一些新的信息,他這則逸事給所有渴望發揮自己全部潛能的人上了意味深長的一課。卡梅隆用這種方式啟發觀眾,讓他們有興趣繼續聽他的演講。卡梅隆就這樣抓住了觀眾的心,如同他當年說服電影公司投資一樣。

人類是天生的“探險家”。我們大部分人都和卡梅隆一樣,有永恒的關于探索、學習和發現的渴望。事實上,我們天性如此。

一些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對公共演講的懼怕勝過死亡。我曾問過羅伯特·巴拉德,待在狹小封閉的潛艇內下潛到海洋深處2.5英里的地方,和發表18分鐘的演講相比,哪個更讓他焦慮不安?他說,在深海里生死難料,遠比演講可怕!如果你面對觀眾時感到緊張,就想想他說的話吧。正如杰瑞·宋飛(Jerry Seinfeld)所說,寧可為別人念悼詞,也不愿成為躺在棺材里的那個人。

[圖片]學習是一種快樂

2006年,音樂家彼得·蓋布瑞爾(Peter Gabriel)出席TED大會,他對一位電影制作人說:“接觸有趣、新奇的創意,是我最大的快樂。”他沒有開玩笑。學習是一個充滿快樂的過程,會讓人“上癮”,而且人類的進化也與學習密不可分。

當你找到一種解決老問題的新方法時,實際上是利用了人類幾百萬年來不斷適應環境所積累的智慧。如果原始人沒有好奇心,恐怕人類早就滅絕了。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發展分子生物學家約翰·梅狄納(John Medina)認為,地球上99.99% 的生物都滅絕了,正因為人腦能夠適應惡劣的環境,所以人類存活下來了。梅狄納說:“戰勝殘酷的環境有兩種方式:一是變得更強大,二是變得更聰明。而人類選擇了后者。”

梅狄納說我們是天生的探險家,有著永不衰減的求知欲。“初生的嬰兒強烈渴望了解周圍的世界,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他們始終保持著這份好奇心,積極探索這個世界。這種探索的需求與他們的人生體驗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一些科學家稱之為內驅力,如同饑、渴和性一樣。”梅狄納認為,我們的求知欲并不會隨著我們的成長和成熟而減弱。

巴拉德和卡梅隆用從深海得來的知識滿足了我們的渴求。觀眾渴望知識,哪怕他們對你的演講主題只有一點兒興趣,但只要你傳遞給觀眾一些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有用的新信息,觀眾的心就會被你“捕獲”。

為英特爾公司做溝通培訓時,我給這個全球最大的微處理器制造商出了一道難題,要求他們把公司的技術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例如,公司推出了“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它指的是“通過動態控制中央處理器的時鐘頻率,使處理器能夠超出其基本運行頻率運轉”。這個定義你能看懂嗎?也許它對你來說什么也不是,至少不能吸引你去買一臺新的裝有英特爾芯片的筆記本電腦。如果我換一種描述:獨一無二的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能夠記住當前任務(玩游戲、看視頻等),還能根據你的需求調整運行頻率,從而延長筆記本電腦電池的壽命。后一種描述傳遞出新的信息,即新產品會如何提升你的生活品質。相較之下,后一種描述更能吸引客戶。每當英特爾發言人使用這種把技術和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的描述方式時,都會有媒體爭相引用他的話,而幾乎沒有哪個記者或博主會選擇使用那個專業的定義。

[圖片]大腦中天然的“保存按鈕”

美國西北大學副教授瑪莎·伯恩斯(Martha Burns)認為神經科學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這一觀點也解釋了為何我們能夠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學習新知識就像吸毒和賭博一樣能夠激活人腦中的獎勵區域,“至于為何有的學生能夠記住你教授的知識,而有的不能,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腦中的一種叫作‘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它能夠幫助兒童(或成人)記憶信息”。

多巴胺是一種充滿魔力的化學物質,一段新的感情能夠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一段時間后多巴胺的分泌量會減少,這就是專家建議結婚后要想辦法讓感情“保鮮”的原因)。玩電子游戲時闖關成功、賭博時聽到老虎機里硬幣的叮當聲或吸入可卡因,都能夠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毒品和賭博都屬于外界刺激,而且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有沒有什么無害的方式也能夠讓人興奮呢?肯定有。在伯恩斯看來,學習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知識時,就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這種方式健康多了!伯恩斯寫道:“對許多學生和我們成年人來說,學習新知識就像探險,讓人受益良多。在這一過程中,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量增加,有助于我們記憶新信息。我覺得可以把多巴胺比作大腦中的‘保存按鈕’。在做某件事的過程中,如果大腦釋放出多巴胺,我們就會記住這件事;反之,就可能什么都記不住。”

下一個邏輯性問題是:如何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伯恩斯認為,答案非常簡單,即傳遞新奇有趣的信息。例如,她說,最好的老師總在思索傳授知識的新方式。“這就是你期望學校更新教材的原因——新的教材內容讓你有機會采用新的授課方式——新教材能夠激發你和學生的熱情……增強教學的新穎性,增加學生的多巴胺分泌量……多巴胺有成癮性——作為老師,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對學習上癮。”

多巴胺具有成癮性。每當我聽到啟迪人心、催人奮進的話語時,就會情緒高漲,現在我知道原因了。近幾年來,我每年都陪我的兄弟及幾個朋友到加州參加一年一次的貝克斯菲爾德商務會議,當天可以聽到多場講座。雖然門票昂貴、路途遙遠,但是演講者的表現值得觀眾為它付出時間和金錢。

貝克斯菲爾德會議的形式類似于TED大會。每個演講者的發言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他們來自政治、商業和藝術領域,其中既有知名人士也有不為人熟知的人。主辦方安排他們做演講,是因為他們能夠向觀眾傳遞新信息——解決老問題的新方法。每次會議結束后,在驅車回家的路途中,我都感覺自己能夠擁抱整個世界。我對學習新知識上癮,我不僅愿意承認這一點,還為此感到慶幸。

[圖片]用統計學重塑你的世界觀

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是TED演講嘉賓里的“搖滾明星”。2006年,他的演講獨領風騷,18分鐘的演講視頻獲得了500多萬次的點擊量,他也因此成為網上的“風云人物”。音樂家彼得·蓋布瑞爾稱那是他最喜愛的演講之一,也是最令他“驚嘆”的TED演講。演員本·阿弗萊克對此持相同看法,他評價“羅斯林是世界上最具創造力、最有趣的統計學家”。美國時代華納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凱斯(Steve Case)也很喜歡這個演講,說它是最令他“難忘”的三個演講之一。TED大會請比爾·蓋茨評選出他最喜愛的TED演講,雖然蓋茨認為從眾多優秀的演講中做出選擇很難,但他最喜愛的無疑是羅斯林的演講。羅林斯的演講之所以大獲成功,是因為他分享的數據正如他的演講題目所說,能“重塑你的世界觀”,他傳遞信息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羅斯林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位衛生學教授,專注于國際衛生和貧困趨勢的研究。通常,大多數研究者發布這種數據時,都給人非常枯燥的感覺,而羅斯林用Gapminder (一款他與別人合作研發的在線動態圖表數據軟件)賦予了數據生命。根據網站的介紹,Gapminder這款軟件可以“把無趣的數字轉變成有趣的動態畫面,展示數據的魅力,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

在演講的第三分鐘,羅斯林展示了一張生動的幻燈片,那是一張圖表,上面有一串串無規律的氣泡——有的很小,有的異常大。羅斯林說自己曾讓學生定義“西方世界”和“第三世界”,學生的回答是:西方世界意味著更小的家庭和更長的壽命,第三世界則意味著更大的家庭和更短的壽命。羅斯林戲劇化地戳穿了這個謊言。

這張圖表的橫軸代表生育率(總出生人口數占相應人口中育齡婦女人數的百分比,每個國家的數據可追溯到1962年),縱軸代表人口的預期壽命(30~70歲)。1962年的數據顯示,圖表靠近左上方處明顯有一組大氣泡,這代表工業化大國的家庭規模小,人口壽命長。右下方也有大量的大氣泡,這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家庭規模較大,人口壽命較短。


接下來就是一段驚人、新奇、妙趣橫生的視覺體驗之旅了。羅斯林讓畫面動起來,展示出1962~2003年(2003年的數據是當時可以獲得的最新數據)世界的動態變化。隨著氣泡在屏幕上快速地轉移與跳動,他解釋著世界發生的種種變化,就像在解說一場曲棍球比賽。

看到那里了嗎?那是中國,正在朝更健康的方向前進。綠色代表拉丁美洲國家,它們的家庭規模在縮小。黃色代表阿拉伯國家,這些國家的家庭規模在擴大,但是——哦,不對,應該是人們的壽命變得更長,而家庭規模沒有擴大。綠色代表非洲國家,沒有什么明顯變化。這是印度。印度尼西亞正在快速前進。20世紀80年代,孟加拉國的狀況接近非洲,而由于孟加拉國的宗教領袖后來實行了計劃生育,如今的孟加拉國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它的數據移動到了那個角落。20世紀90年代,駭人的艾滋病病毒(HIV)肆虐,減短了非洲人口的預期壽命。其他地區全部移動到了圖表左上角,這意味著人口壽命更長而家庭規模更小。我們現在擁有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羅斯林展示給觀眾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以及一種全新的看待國際人口發展趨勢的方式。他精彩的演講讓觀眾感到快樂,也捕獲了觀眾的心。

這一演講視頻在網上廣泛流傳,有幾百萬人觀看。2012年,羅斯林被美國《時代周刊》雜志評選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的TED演講的風靡。《時代周刊》評價羅斯林是“增強大眾對科學的認知這一極其重要活動的先鋒人物”。

大多數科學家發布數據的演講都無趣至極,但是還有一些科學家,如羅斯林,他們發布復雜數據的演講無論時長多少,都讓我有反復觀看的沖動,更不用說僅有18分鐘了。如果不能有效編排,再好的創意也無法啟發觀眾,不要讓任何一個觀眾留下一句“演講不過是軟技能”的話后敗興而歸。如果羅斯林沒有使用新奇的方式編排演講內容,那些冰冷的數據將無任何意義可言。

有時,你給出的數據可能不那么動天動地,或者對觀眾來說不是全新的信息,但你可以選擇一種新奇的表達方式。我曾經幫助閃迪公司(SanDisk)的幾位管理者為年度投資者接待日做準備(閃迪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閃存卡制造商,為電子產品如數碼相機等提供存儲卡)。投資人是最苛刻的觀眾,他們想聽到數據(最好是積極的數據)、技術信息和發展戰略。他們也觀看了大量的演講,而其中的大多數既無趣又讓人困惑。

其中一位高級副總裁打算從發布一些數據開始他的演講,而這些數據對于滿場的分析師來說并不怎么新鮮(大容量存儲卡不斷增加的銷售量)。在這種情況下,表達方式的獨特性遠比數據的新鮮度更重要。在分析師的印象中,這類演講大多都充斥著無趣的圖表,為了求新,這位管理者決定在演講中注入情感,增加演講的個人色彩。他說自己是一個數碼攝影愛好者,家里共有約8萬張數碼照片,幾乎都存在閃迪存儲卡里。他展示了幾張他上高中的女兒做運動的照片,并闡述了他為何把這些美好記憶存入閃迪存儲卡。他很享受拍攝全景照片,還在現場展示了幾張他的作品。他告訴分析師,全景照片需要比普通照片多10倍的存儲空間,這意味著“閃迪的機會也多了10倍”。金融類演講不可避免地會用到圖表,可這并不意味著你不可以用新奇的方式發表演講——打破觀眾對于信息表達方式的思維定式。

這位管理者在演講時加入了個人色彩濃厚的故事,使數據變得生動,并且和演講主題聯系在一起。當天的8位演講者都用同樣的方式設計了自己的演講——向投資者傳遞一些全新的信息,抑或用新奇的方式傳遞投資者已知的信息。活動結束后,分析師需要用從“差”到“非常好”的等級來評估演講質量,他們幾乎全都給出了“很好”或“非常好”的評價,這次活動成了他們參與過的最精彩的企業活動之一。

[圖片]換個視角看世界

內向的蘇珊·凱恩(Susan Cain)走出了她的保護殼,與幾百萬人分享了她的獨到見解——關于內向性格的力量。TED大會欣賞那些擅長發表關于人生的演講的頂級人才,而蘇珊·凱恩卻說:“卓越的演講者與擁有最好的想法‘零關聯’。”凱恩的這個說法引發了很多觀眾的思考:“外向、好交際和能說會道的人更具獨創性”這一觀念是否合理?凱恩說:“歷史上很多推動改革的領袖都是內向型人。”

凱恩提出了一個有說服力的觀點:雖然這個社會推崇的是集思廣益、群體動力學、眾包以及其他合作體系,而獨處卻是產生創造力和實現繁榮的決定性因素。“我們越是給內向的人自由,讓他們做真實的自己,他們就越有可能提出對現有問題的全新的解決方案。”

凱恩的著作《安靜》(Quiet)成了暢銷書,她的TED演講視頻也獲得了400多萬次的點擊量。“內向的人們,世界需要你們,也需要你們創造的財富,所以我祝愿你們在人生的旅途中都能展現最好的自己,并且有勇氣以平和的方式釋放出內心的聲音。”

凱恩是一個成功的演講者,因為她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在記者生涯以及后來從事管理者溝通培訓期間,我無數次聽到有人抱怨“我的話題好無趣”,或者“這個內容他們早就聽過了,根本不會聽我說些什么”。就算觀眾已經對某個信息有所了解,但他們并不了解你知道什么;就算觀眾曾經接觸過同樣的數據或信息,但當時他們可能并未理會。如果你能帶給觀眾哪怕一個他們從未聽說的新信息,就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史蒂夫·凱斯曾與他人聯合創建了美國在線公司(AOL),引領了現代互聯網的發展。他很精明,擁有大量財富,位列《福布斯》(Forbes)雜志的美國富豪排行榜第258位。當被問到他最喜愛的TED演講是什么時,凱斯說凱恩的演講最令他難忘,是他最喜愛的10個TED演講之一。現在,作為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凱斯總是樂于接受別人的獨到見解,這對他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很有幫助。“我們為改變世界的人和想法投資。創立卓越的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資本,還要有才華和熱情。”凱恩為凱斯提供了一種看世界的新方式。

你的觀眾可能是一位富有的風險投資家,或是一個你認為在某個方面比你優秀的人。不過,觀眾越優秀、越富有,你就越有可能說服他們,你只需帶給他們一個看世界的全新視角就可以。

我記得我曾和谷歌公司的早期投資者、著名投資公司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投資人交流過。他對我說,谷歌的兩個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走進辦公室,只說出了他們的宣傳語“谷歌,輕輕一點,便知世界”(Google provides access to the world’s information in one click),就打動了投資人。這句宣傳語是企業史上最“吸金”的10個詞。谷歌并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搜索引擎,但它的功能強大,提供的搜索結果以相關度為基礎,而不僅僅是檢索詞。當時,已有大量的創業者在推廣搜索技術,其中甚至有一家企業也采用了和谷歌類似的推廣策略,但谷歌兩位創始人的推廣方式更勝一籌。最終,他們獲得了第一筆投資,谷歌公司從此誕生。

探索你未知的領域

如果你熱衷學習和分享其他領域的觀點,你會成為一個更有內涵的人。偉大的創新者善于把不同領域的觀點結合起來。寫《體驗蘋果》(The Apple Experience)一書時,我了解到蘋果公司高管曾拜訪麗思卡爾頓酒店,為了進一步學習客戶服務經驗。同樣,許多非技術領域的品牌研究蘋果公司的成功,也是為了優化自己的客戶服務。偉大的創新者善于運用其他領域的思想精華。

我認識一個大型公關公司的管理者,他的公司受到一個重建機構的委托,保障聯邦政府資金在新奧爾良災后重建中得到合理使用。當時我在該公司的另一個部門工作,作為宣傳培訓部門的副主管,我參與了大量的“新商務”會議,會上小組成員討論如何拿下這個案子。通常情況下,這類會議都發生在最缺乏創意的環境中——單調的房間,光線很暗,與會人員只能看到大屏幕上枯燥的幻燈片。然而,這位管理者清楚地知道,與其守株待兔般讓他的推廣團隊在會議室待上兩天,等著創意出現,不如走出去。于是,他和他的團隊去了下九區,那是新奧爾良市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那里的貧窮和苦難深深觸動了這個團隊,他們決定放棄幻燈片,而改為說出自己的心聲。團隊的每個成員在提案時都沒用幻燈片與講稿,而是講述了自己在災區的見聞,闡述他們為何要參與重建。演講很生動,給人的感覺就像他們剛從災區回來,腳上還沾著泥土就走進了推廣活動現場。這個團隊成功拿下了這個項目,后來,其中一個決策者評價說,這個團隊在走出房間的那一刻就已經贏了。

你只有以全新的視角看自己的世界,才能讓觀眾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他們的世界。

【TED筆記】用新的體驗刺激你的大腦

想在演講中呈現新穎的概念,的確需要創造力和看世界的新視角。一個激發創造力的方法就是擁抱新的體驗。大腦傾向于走捷徑,畢竟它的使命是保存能量。神經學家發現,只有讓大腦充滿新的體驗,我們才能促使自己從新的角度看世界。這意味著你需要偶爾從辦公室走出去,參與不同的活動,接觸不同的人,去到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把這些新體驗納入你的演講。

成功的演講非同凡響

《快公司》(Fast Company)雜志專訪知名主持人查理·羅斯(Charlie Rose),問他一個優秀訪談的要素是什么。羅斯說:“優秀的訪談會吸引你,引領你開始一場旅行。它的節奏鮮明,有規律地向前推進。最重要的是,它能帶給你意料之外的見解,幫你重塑自己或你的事業。”優秀的訪談或演講會帶給你全新的思想。

在如今的社會媒體環境中,各種言論雜亂無章,幾乎全是些老套和被濫用的說辭。你有多少次聽到那些運動員或首席執行官說“團隊里沒有‘我’這個概念”,你有多少次聽到那些顧問說“偉大的領導者善于傾聽”,你又有多少次聽到婚姻專家說“婚姻持久幸福的秘訣是良好的溝通”。這些言論都是正確的,但是,當你一遍遍地聽到這些老生常談的忠告,它們也就失去了魅力,失去了讓你換個思路看問題的作用,失去了啟迪人心的價值。婚姻專家約翰·格雷(John Gray)寫作的《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卻是一部發人深省的著作,它能夠激發你的思考,因為作者把書中的新信息和人們已知的信息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內容新奇獨特。這本書挽救了許多瀕臨破裂的婚姻,如果它沒有做到與眾不同,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

你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嗎?

賽斯·高汀,知名博主、營銷大師,善于用與眾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造就了他事業的成功。在2003年2月的TED演講中他說道,在一個選擇太多而時間有限的社會,我們自然會對很多東西視而不見。

比方說,你在路上開車,看到一頭奶牛,你還是會繼續開車,因為你早就見過奶牛了。奶牛司空見慣,平淡無奇。誰會把車停在路邊,對其他人說:“哦!快看,一頭奶牛。”誰也不會這樣做。可要是這頭牛是紫色的,你準會盯著它看一會兒。當然,如果所有的牛都變成紫色,你同樣會感到無趣。事物是否與眾不同,決定著它能否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以及能否得到改善與發展。“與眾不同”真是個很棒的詞,我們常常把它理解為“巧妙”,其實它還意味著值得人們品評。

TED演講之后,賽斯·高汀當年就出版了《紫牛》(Purple Cow)一書。高汀的觀點是,用人云亦云的方式說老生常談的話題,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換句話說,你需要的是一頭紫牛,而不是一頭棕牛。給演講的內容添加些與眾不同的東西,給它一個新聞界所謂的“噱頭”,你的聽眾就能更快地接受你的信息。

神經學家格雷戈里·伯恩斯(Gregory Berns)認為大腦就是“一塊懶惰的肉”,為了“迫使”它用與眾不同的方式看事情,你必須找到新奇的方式,“必須給大腦提供它從未處理過的信息,讓它跳出思維定式”。

正是這種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迫使”大腦跳出思維定式的追求,使埃迪·拉馬(Edi Rama,擔任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市市長近10年)提出的在阿爾巴尼亞遏制腐敗、減少犯罪的方案深深吸引了TED觀眾。

地拉那曾被公認為世界上腐敗問題最嚴重的城市,到處是泥土、垃圾、廢棄建筑物和灰暗的色調。那著實是個壓抑、頹廢的地方。2000年,拉馬實行了包括拆除破舊建筑物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項措施是,在地拉那的建筑物外立面上用明亮的顏色作畫。他從政前是一名畫家,對藝術略知一二,這一次,他把城市建筑物當成了他的畫布。“2000年,當選市長才幾周時間,拉馬就開始請畫家在建筑物外立面上作畫,使地拉那的城市外貌從灰暗、單調變得艷麗多彩,讓人聯想到法國的馬賽或者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如今,有著65萬人口的地拉那市就像一幅蒙德里安風格的畫作,盡是藍色、黃色、粉色,與之前的陰暗色調形成了鮮明對比。”

隨著城市外貌變得豐富多彩,犯罪率也降低了,公園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人們的安全感及對城市的自豪感都提升了。一天,拉馬沿著一條剛剛著色的街道漫步,看到一個店主把擋板從窗戶上卸下來,換上了玻璃窗。

“為什么要把擋板拆掉?”拉馬問他。

“因為現在街道變得安全了。”他回答。

“安全?為什么?有更多警察到這里巡邏了?”

“說什么呢,老兄!哪有警察?你自己看,現在這里變得五顏六色,裝了街燈,新修的馬路不再坑坑洼洼,還種了樹。所以,這里很漂亮,也很安全。”

拉馬對藝術的熱情,加上天生的好奇心,幫助他解決了在很多人看來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拉馬所做的事和格雷戈里·伯恩斯的建議不謀而合——用與眾不同的方式感知信息。

無論是什么樣的觀眾,無論他們講哪種語言,都會對解決問題的新方式充滿興趣。畢竟,人類的天性如此!

一些演講者卻抱持著失敗主義的態度,他們認為自己沒有什么新信息可以與他人分享。事實上,他們肯定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們都有獨特的故事。或許你和本章提到的演講者沒有什么相似的經歷,但是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一定也有有意思和有價值的故事。你要對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多留意,那些讓你受益匪淺的經歷很有可能成為別人愿意聆聽的故事。

永不過時的話題——“性”

TED觀眾對各個領域的知識都求知若渴,性方面的也不例外。一些演講者選擇了這類話題,并給出了讓人感興趣的答案。

2009年2月,科學記者瑪麗·羅琦(Mary Roach)發表了題為“關于性高潮你不知道的10項秘密”(The 10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Orgasm)的演講,演講視頻獲得了超過300萬次的點擊量。

海倫·費舍爾(Helen Fisher)的演講“解密愛情與出軌”(Why We Love,Why We Cheat)獲得了250萬次的視頻點擊量。2012年4月,在醫學領域的TED大會上,戴安·凱利(Diane Kelly)和觀眾分享了我們過云不知道的陰莖解剖結構。詹尼·麥卡錫(Jenny McCarthy)探討了我們所不知道的婚姻。艾米·洛克伍德(Amy Lockwood)講述的是在剛果銷售避孕套,以減少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這也是人們不了解的內容。似乎只要談到性,比起已知的部分,人們總會對自己未知的部分充滿好奇心。

新西蘭奧塔哥大學政治學教授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認為,我們都變聰明了,不止一點點,而是很多。他的這一觀點被學術界廣泛接受,稱為“弗林效應”。他的原話是這樣的:“將現在18歲的人和10年前、20年前、30年前、40年前乃至50年前的18歲的人做對比,你會發現,現代人的智商測試成績更高。”

弗林發現在能夠獲取智商測試數據的所有國家中,下一代人的智商測試成績都比上一代人高。我們不必重點關注研究結果,而應該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最符合常理(也是人們普遍接受)的答案似乎是更多的受教育機會。大多數國家的人都比以前花費更多的時間學習,包括接受正統的教育或者在線學習,如通過TED.com等網站。《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稱:“弗林認為人類的智商正在提高,因為工業化社會的人們堅持腦力鍛煉,大腦因此練出了‘肌肉’。”

或許TED大會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我們智力的增長和對腦力鍛煉的渴望。現在,TED.com網站上的視頻已經有總計超過10億次的點擊量。要知道,這些時長18分鐘的視頻都是演講視頻,所以,這個數字非同尋常。想想你觀看過的大部分商務演講,它們是否啟迪人心、妙趣橫生或引人入勝?可能不是,因為那些演講者還沒有掌握本書介紹的秘訣,他們還不清楚大腦喜愛新奇的東西,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傳遞新信息。

TED倡導的是激發人類的想象力。

——肯·羅賓遜,2006年TED演講嘉賓

[圖片]“推特體”與TED演講主題

2009年7月,暢銷書《驅動力》(Drive)的作者丹尼爾·平克在TED演講中揭示了動力的奧秘,這個演講視頻吸引了500多萬人觀看。我請平克描述一下他的演講,他用一句話回答我:“我們依賴的那些動力并沒有想象中的有力。”這句話包含的字符數完全符合推特信息最多不超過140個字符的限定條件。

如果你不能用140個或更少的字符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那么你需要繼續調整你的措辭。遵循這個規則,你就能在演講中更明確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并讓觀眾記住你的主要觀點。

平克在成為作家和演講家以前是一名演講稿撰寫人,專為政治領導人撰稿。“每次演講前,我都會問自己:‘我想讓觀眾記住些什么?’而檢驗的方法就是,在觀眾聽完演講準備離場時,你可以問某個觀眾‘剛才臺上那個人都講了些什么’,我希望他能清楚地回答這個問題。”平克希望這個答案不是細節信息的堆砌,而是演講的主要觀點。“領導者和專家總是容易在長篇大論的叢林中迷失自己,總是不能以初學者的心態從觀眾的角度看問題。”

不過有了140個字符的限制,我們就不那么容易迷失自己了。

要想發表一場TED水準的演講,第一步就是問自己:我想告訴觀眾什么?確保你能用不超過140個字符把它表述出來,我稱之為“推特體”。

在TED.com網站上,我瀏覽了1 500多個TED演講視頻的題目,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個題目是超過140個字符的。其中最長的題目是“關于伊朗局勢的三個預測以及支持此預測的數據”(Three Predictions on the Future of Iran, and the Math to Back It Up,共67個字符),雖然它的字符數較多,但容易讓人記住,因為它符合“‘三’的原則”(見第7章)。

以下是TED.com網站上幾個點擊量最高的演講視頻的題目,每個題目都體現了這個演講可以傳遞給觀眾的新信息。

. “學校扼殺創造力”(Schools Kill Creativity)——肯·羅賓遜

. “偉大的領導者如何激勵行動”(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

. “天才揭秘”(Your Elusive, Creative Genius)——伊麗莎白·吉爾伯特(Elizabeth Gilbert)

. “我們為什么快樂”(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iness)——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

. “內向性格的力量”(The Power of Introverts)——蘇珊·凱恩

. “成功的8個秘訣”——理查德·圣·約翰

. “記住你即將死去”(How to Live Before You Die)——史蒂夫·喬布斯

推特體能夠奏效的原因在于:第一,它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約束,迫使你找出自己想讓觀眾記住的關鍵信息,并將其清楚地表述出來;第二,它能讓演講內容變得更易于觀眾理解。

認知研究表明,對于某種事物,我們的大腦需要先感知全貌,再認知細節。約翰·梅狄納曾經這樣向我解釋:“卡邁恩,當原始人碰到老虎,他不會問‘老虎有多少顆牙’,而會問‘它會吃掉我嗎’。”同樣,你的觀眾也需要先看到整體,再了解細節。如果你不能用140個或更少的字符把你的產品或想法闡述清楚,那就要繼續改進,直到做到為止。

TED大會策展人克里斯·安德森說過:“與眾不同的思想可以來自任何知識領域,通常,我們需要從我們用整個職業生涯挖掘的‘溝渠’里走出來,看看它的全貌,看看這些溝渠的分支如何相互連接,這既有意義,又鼓舞人心。”可能你也有與眾不同的想法,但重要的是你要向觀眾展示它的全貌,即“這些溝渠是如何相互連接的”。

【TED筆記】想一個推特體的演講題目

設計下一次的演講時,問問自己:“關于我的公司、產品、服務或想法,我最想讓觀眾了解什么?”記住,演講題目要具體、清晰。我的客戶通常創作出來的是一句廣告語而非主題,我也沒有從中獲得最需要的信息。通過一個精心擬定的題目,我應該能弄清一種產品、服務或事業的本質,以及它有什么獨特之處。確保你的題目不超過140個字符。這不僅是一種有益的練習,也是一種必要的營銷手段。推特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舞臺,好記、容易傳播的推特體意義非凡。

[圖片]我們都是探險“癮君子”

最年輕的極地探險家本·桑德斯(Ben Saunders),在推特個人簡介中寫到他“拖著沉重的行李周游寒冷的地區”。桑德斯是冒險家,也是極地探險家。在10周的時間里,他拖著400磅重的食物、日用品,還有一臺用于更新博客的電腦。在北極地區,氣溫降到零下50攝氏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那時,桑德斯是500萬平方英里面積內唯一的人類。

他為何要這樣做?似乎并沒有什么“好處”可撈,那里既不需要繪制地圖,也沒有金礦、煤礦可供開采,更不能種莊稼。然而,探險卻讓他過足了癮。“我的極地探險癮或許和一般人的毒癮并無太大區別,”桑德斯在TED演講中說,“根據我的個人經驗,人們對在極限狀態下感悟人生這件事很容易上癮。”

記住,你的觀眾生來熱衷于探險。在桑德斯看來,人們不會滿足于旁觀和想象,他們想要“去體驗、參與和嘗試……那樣才能明白生命的真諦”。

桑德斯深信,要獲得靈感和成長,需要“跳出安逸的環境……在生活中,我們需要不斷戰勝風暴,挑戰極限。只要我們能鼓起勇氣,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能從中受益”。

某種程度上,TED.com網站的演講視頻能給你“看大千世界”的機會,讓你和世界的頂級人才一同踏上探險之旅。請你打開房門,向外面看一看,你將發現一個美妙的世界。這些演講能夠幫你提升演講能力,并找到成功的秘訣。

【秘訣4】給人們一個看世界的新視角

傳遞全新的信息給觀眾,重新整合信息,或者給觀眾提供一個解決老問題的新方法。

設計師、TED演講者奧利弗·烏貝蒂(Oliver Uberti)說過:“每一個超級英雄都有一個自己的故事,同樣,你們也有。不要復制別人的經歷,而要創造自己的成功。”我發現大部分傳播者都比自己想象的更具創造力。鼓勵他們發揮創造力,用創造性的方式闡述觀點,他們就能更加自如地應對挑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