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銷量下滑了,小米銷量下滑了,原本風口浪尖的手機廠商好像被人抽筋拔骨,當年雷軍的“風口理論”啟迪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很多人,但是現在好像手機風口過了,小米在風來之時鵬程萬里,風過之后的背影就愈發值得深思。
互聯網時代風向似乎就像龍卷風,四面八方全是呼嘯的風聲,看似熱鬧,但是值得投身而去嗎?是扶搖直上?還是粉身碎骨?當下時代,每個人都希望洞悉風口,把握時代脈搏,如何做到?
鍛煉預見力可能就是你想要的答案(玄學等泛指的預見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內),基于事實、客觀規律、技術發展的推演、歸納為將來提供可靠決策依據,更接近于咨詢公司的問題分析吧,但是預見力是對不可控事件大范圍的分析和總結。
如何達成預見?就讓本文來一一分說。
如何鍛煉預見力
一、發掘本質
發現人的本質:人的本質可能包含很多種理解,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個人經驗在哪方面積累的多,人們就會在那方面對人的本質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舉例:技術人員可能對人的理解偏于邏輯行為;產品人員對人的理解可能偏于心里行為。
如何利用自己對人本質的理解形成預見力呢?
以筆者為例,我很早就關注個人成長等專題,在多年的經驗中總結出:人是注意力的生物,以注意力分類大概可分成:無注意力、基本注意力、強注意力,無注意力的人被世界所操縱,無意識的獲取信息,如廣告等;基本注意力的人服從于生理意識,獲取及時滿足的信息,如電視劇等;強注意力的,自主自發的獲取信息,如批判性的使用知乎等。
當下世界對無注意力和基本注意力的人都研究得非常透徹,因為互聯網時代前,信息沒有爆炸,人群很難有選擇信息的權利。然而,當下互聯網帶來的信息改變,很容易喚醒人們的信息篩選意識,逐步培養出更多的強注意力人群,這類人群的需要肯定與傳統人群不同,那么會發生什么呢?
各行業的精英博客爆發了,豆瓣、知乎、分答等高等級信息篩選媒體誕生了,可以預見未來在特定領域、特定需求下的信息篩選網站將成為主流(現在貌似就是了)。
二、發現世界的本質
發現世界的本質:對世界的本質理解可能就更多了,但是如果要鍛煉預見力,建議多從世界趨勢去理解事物發展,舉例:學習美國自由意識的發展對國家經濟、政治政策帶來的影響;學習日本老齡化社會帶來的社會影響;學習北歐高福利制度對個人發展帶來的影響。
如何利用結合世界趨勢理解形成預見力呢?
多向其他國家學習、多向其他行業學習,可能就是我要說的答案。中國當前不屬于最好的國家,但是我們正在路上,所以向前看、向后看都是很有必要的,每個人關注的領域不同,就能看到不同領域不同國家不同歷史階段的現象,由此可以推演我們即將發生什么,如何應對。
以人口老齡化為例,最近總是聽到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統計結果,不可否認人口老齡化時代終將來到,但是是否確實存在“互聯網+養老”的風口?類比日本,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往往面臨:“人口老化-社會負擔加重-年輕人收入低-不能為老人付出-老人更愿意多攢錢-老年消費能力降低-社會資本流動性差-資本不活躍-社會負擔加重”的負面循環。
所以如果說老齡化帶來風口,筆者更愿意相信“互聯網+健康”這個風口。
后續文章請關注第二部分,目錄包括:
三、鍛煉聯想力
四、元認知舉例
五、培養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