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南方的天氣依舊是有些燥熱,冬天還有好久。
我在廣東的一個的不是很快的城市里朝九晚五,畢業一年多。
忙碌之余的孤單里,總是想念北方此刻是什么模樣,再北一點的北方,開始下雪了吧。
想起小時候的冬天,會下很大的雪,結很厚的冰,和哥哥在路上拉雪橇、扔雪球,笑得眼淚都會出來。
從離開學校的那一刻,好像就再也沒有了歸屬感。
在南方的這座城市里,好像也沒有了冬天,很多個有些孤單的夜晚,不知道那些在天南海北的你們,都在做些什么。
這座城市不是很大,
沒有很擁擠的交通,
沒有高不可及的房價,
不全是過往匆匆神色冷漠的路人,
相反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巷子,
舊舊的小店,愛笑的奶奶,
軟軟糯糯的口音,
節日里滿湖熱鬧的花燈,
樹蔭下喝一下午功夫茶的花白爺爺,
藏在一棵大樹下的紅綠燈,
過斑馬線手牽手的一家三口,
很明顯的南方特色的吃食,
更多的是不愿遠行的當地人,
他們中間的很多人一生很少出遠門,固守這種耳濡目染代代傳承的守護,在這樣的一個城市結婚生子,印刻在血脈中的溫柔延續。
對我們這些遠行的人偶爾抱有不解,卻總是充滿善意。
他們的方言中,我最喜歡的一句是,不怕。
當你問一件事或者問路、或者擔憂,也許是大人、也許是小朋友,他們總會說,不怕的。
我知道這只是一種語言的表達,仍愿意在心底覺得,是這座城市的善意。
是這座城市給予我們這些離家的人的善意,給予我們的歸屬感。
接納了我所有從學生時代過渡而來的青澀和不安。
只是年輕時,我們太過于追尋遠方,追尋得不到的東西,
看不到時光在這些不可倒轉的年輪里賦予我們善意。
或許是不愿懂。
我一直都知道我還是會回到北方的,從來到這里的第一天就知道。
一直以一個客人的身份定位自己,告訴自己只是暫時的停歇,總會離開,所以從來不曾融入進來。
我知道以后會去到更遠的地方,
或許有更高的山,更寬闊的海,
會遇到溫和的,抑或是充滿戾氣的人,
我知道我會離開,
但這座城市給予我的善意會一直都在,
在以后或恣意或艱難的時光里,
以一個溫暖的自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時光總會賦予我們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