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小學畢業已經二十年,回顧那些時光,往事歷歷在目,至今仍記得曾經的小學班主任劉老師給我們上課、教我們練字、要求我們寫日記感悟的情景……
如今的我,已經成家,并且也投入了教育戰線,深知教書育人的責任重大、使命艱巨,也深知良好的育人環境和認真負責的教師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由于多年從事職業教育,對于小學了解較少,再加之孩子明年即將入學,本著提前規劃、提早準備的原則,今年暑假期間就開始思考相關問題。目前對于轄區內擇校等問題有很多困惑,導致近期非常焦慮。思前想后,終于鼓起勇氣聯系我曾經的小學班主任——劉老師,懇請恩施給予幫助和指點。
劉老師作為本市小學教育專家,全國模范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雖然我們二十年未聯系,可是當我通過微信向其求助時,不想,劉老師非常關切,連續發來了9條語音,對于我的問題和困惑一一解答。對于轄區內擇校,和孩子的習慣養成等問題給了我十分受用的建議。劉老師的專業和用心讓我十分佩服和感動。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下面,我將劉老師關于學齡前兒童在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上的建議,整理如下: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001 閱讀
現在的幼兒園小朋友,時間比較充足,每天家長和孩子共讀時間不能少于一小時,如果能是兩小時就更好了,但是中間注意休息。可以讓孩子自己看,但更重要的是,家長要讀,特別是一些孩子看不懂的帶文字的書。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002 認真
要認真完成幼兒園布置的各項作業,爭取是班里完成最好的。有的家長不太重視孩子在幼兒園里的作業,覺得小孩兒太小,無所謂,這其實是一種誤區。幼兒園布置的作業,聽、說、讀、寫、講、手工等等,所有的作業一定要認真完成,即使認真到極致,都不為過,目的就是為了養成認真的習慣。一旦養成認真的學習習慣,到上學時孩子會非常輕松。
003 專注
要培養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做作業的習慣,這是培養專注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也就是說,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寫作業。最好在寫作業之前,讓孩子喝好水、上好廁所等,然后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不要隨便走動,保持專注。
有時候我們會聽到一些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在上一二年級時,作業經常寫到很晚。其實,這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造成的,他肯定是在寫作業時磨蹭了。
通過培養孩子閱讀,也能增強專注習慣的養成。
這里還要注意一點,就是讓孩子遠離手機,遠離電視。
004 獨立思考
平時要多培養孩子問問題,遇到問題時,家長要善于引導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
2、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005 一喊就答應
這里說的一喊就答應,就是要學會傾聽,并且及時反饋。
家長一喊,孩子要及時答應,如果孩子因事暫時過不來,也要答應一聲“爸爸,我馬上就過來。”
這一點很重要,那些喊了半天都不理的小朋友,通常都是跟不上節奏的后進生,上課時老師講一遍的內容他也常常聽不清楚。如果孩子有這樣的現象,需要家長抓緊時間刻意訓練。
006 按時作息
作息要規律,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即使自己起不來,也要做到家長一喊就起床。
007 分擔家務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自己的玩具等物品,要讓他們自己學會收拾、擺放整齊,家長千萬不要包辦,否則,上學時會丟三落四。
同時,家務活要適當的讓孩子參與。哪怕只是拿個瓶子、倒個垃圾、擺個碗筷之類的,也要堅持讓孩子做。參與家務,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責任感,一個孩子在生活上有責任,那么在學習上也會有責任感。
008 堅持運動
要刻意培養孩子保持運動的習慣。通過運動,讓孩子體驗克服困難的感覺,這也是一種意志力的培養。
009 控制飲食
吃飯要有規律和節制,不要讓孩子吃地太胖,也不要縱容孩子,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010 學會忍耐
適當培養孩子的忍耐力,比如說受累,受餓等等。
其實,以上建議,不僅僅對孩子,對每一個想要變好的人都非常適用。
3、習慣的力量
人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一個擁有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人,不管做什么,應該都不會差。
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只要堅持訓練,養成習慣,那么孩子不可能不優秀,上學也會非常輕松。相比較,社會上的一些培訓班、輔導課之類的,價值相對較小。
西方有這樣一句至理名言:“人一過了三十歲之后,留下的只有習慣”。
的確如此。
如果你已經擁有了良好的習慣,請繼續保持;如果你還沒有養成,也不用擔心,現在開始,也不晚。因為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而后就是現在。
最后,再次感謝我的老班——劉老師,感謝您給我提供了這么寶貴的建議。今天將相關建議整理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些許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