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自己精神的主人
精神生活是人類共同的嗜好,人類的核心正源于此,而兒童尤為敏感。只是成人并沒有預備這樣的精神環境。我們的生活中缺少精神生活,這阻斷了兒童的精神生活對自己內在精神的呼應。
如果生命的創造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是一個正常的流動,兒童自己內在的生命就自然地流動到了精神。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自我創造的過程就完成了一個周期。
有些孩子在認知還未成長起來時,精神的需求就開始了。孩子要求讀童話,因為童話里充滿著事物背后的秘密,這些秘密就是精神的內涵。
如果說讓科學家的心飛翔的是那些最美的科學語言,那么讓兒童的心飛翔的是能和科學語言相媲美的那些優秀童話。
孩子們天然是童話。在孩子們那里,童話和現實并不被區分。童話就是孩子內在世界的風景。
人,天生就對事物背后的本質有著本能的興趣和好奇。繼而對事物內在的法則的把握,有著一種發現之后的激情、興奮和喜悅,并會產生再度發現的內在驅動力。一旦走上這條道路,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并沒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兒童如果不被破壞,天然就如此,因為他們源于此。這就是精神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