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府智心館的“東府智心館”公眾號推出了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鏡子》,這是一步頗有深度的關于親子關系惡化和走向惡化的探究緣由的紀錄片。
? ?東府智心館撰文指出:我們每個觀眾,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它也是一面鏡子,照照我們每個人的心!
? ?同時提出一個見解,振聾發聵:其實,我們每個父母都在走向影片中那些家庭的道路上。也許是您幸運,沒有走到;也許是您僥幸;也許是最后一根稻草您沒有使用;更可能的是,您的孩子不是他自己了……
? ? 正如央視的題目《鏡子》,也正如東府智心館撰文所說,用《鏡子》照照我們每個人的心!
? ?我們先來看看一組數據:
閱讀總量4889人次,3967人,其中男性閱讀量1205人,占總人數的30.38%,女性閱讀人數2739人,占總人數的69.04%,性別未知23人,占總人數的0.58%。
閱讀地域分布比較集中在陜西省1944人,全國省市,除過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外,包括臺灣省均有人閱讀。
?
閱讀時間主要集中在9:00—10:00,21:00—23:00。
閱讀的完整性,把第一集全部看完的人有1328人,第二集全部看完的人有291人,第三集全部看完的人有205人。還有至少2143人打開了鏈接,沒有完整的看完任意一集視頻。
這些數據能說明什么呢?
雖然數據量較小,還有一定誤差和重疊之處,但完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普遍缺失的父親,在關注和學習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也是明顯的缺失。
第二、微信傳播的廣度很強大,現在網絡很普遍,想學習很方便。
第三、在上班時間大量的人在看微信。
第四、把三集視頻堅持看完的人比較少,可能不到總數的4.19%。
這些結論說明了什么呢?
說明了家庭教育存在問題較多的原因如下:
1、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一個在位而不謀其政的角色,比較普遍。父親也許是工作和應酬的原因,但絕對不是決定性的原因。
2、學習很方便,主動學習的,尤其主動學習家庭教育的人不多。甚至是學習也是零亂和沒有系統性,沒有落地實操的。
3、正常的上班時間我們是要全心全意工作的,有多少人是在玩著微信(手機)干著工作的。如此,我們如何去批判自己的孩子不專心,不感恩,不負責任?
4、我們做孩子的時候上學上學十幾年,我們的父母是不是和我們一道來學習作為父母的成長?我們上學上學十幾年,學習了多少關于人的成長知識,學了多少關于家庭教育的知識,我們學習了多少關于孩子成長教育的知識?我們現在的孩子上學上學十幾年,我們做父母的,我們現在在親子關系方面我們學習了多少?
5、我們為人父母常常說社會上教育問題重重,家庭教育要非常重視,那么我們的行動是什么?只是出現了狀況到處尋醫問藥?
6、我們要求孩子學習理直氣壯,我們自己都不能堅持看完對我們親子要求有巨大意義的三集視頻,我們大量的時間在手機上做了什么?
? ? ? 大多數的親子關系都是諸如責怪孩子磨蹭,不收拾,愛玩游戲,不感恩,懶,粗心等等,看似是沒有影片中的惡化程度,其實,影片中的惡化哪個不是從這些雞毛蒜皮開始的。何況,我們許多父母已經被這些瑣碎小事折磨的痛楚難堪。
? ? ? ? 現下有太多的浮華,讓很多人難以靜下心來學習關于我們人自己的學問,就更談不上學習親子關系,家庭關系的學問了,有些人都自視甚高,用光鮮的外表,豪車和豪宅來裝點自己門面,掩蓋自己在家庭發展中的空虛和缺乏,來填補精神的寄托,彰顯自己的成功。
? ? ?《大學》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先賢在幾千年前講得本末我們如今倒置的不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有多少人學習家庭教育的目的是知道本末的?
?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讓我們都能知本末,靜己心。向內求修身正己,向外求隨緣順道。
? ? ?用央視的《鏡子》我們再來當當鏡子,靜靜的照照我們自己。一同自勉!
可以搜索添加“東府智心館”,觀看《央視紀錄片鏡子,父母不看絕對后悔》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