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一部西班牙語電影——《看不見的客人》,題材應該算是懸疑類,看完以后,不禁拍案叫絕!
整部影片的推進就像是一個高超的畫手在眾人面前作畫,他先畫出整個畫作的尾端,讓你在心中對這幅畫的內容有了基本的判斷——某種動物的尾巴,接著畫手又細細畫出了這只動物的頭部,雖然畫作的中部還只是一個模糊的輪廓,可是你已經大致可以看出來了,啊哈,你在心里竊喜,原來是一頭大象,這個畫家的水平也不過如此嘛。接著你帶著胸有成竹的自信,看著畫家反復描摹,補充細節,雖然有一些違和常理的地方,比如大象的鼻子只是一個小小的圓圈等,但畢竟無傷大局。
突然,畫家筆鋒一轉,在大象的身體里開了一扇門,人為地割裂了大象的首尾。大象的頭孤零零地遺落在前端,你看到畫家在緩慢地擦去大象的特征,先是大如蒲扇的耳朵,接著眼睛,接著整個頭部輪廓,只有鼻子留下來了。大象的尾端也被擦得面目全非,你不知所以。只呆呆地看著畫家不知又怎么添了兩筆,一頭大象就變成了兩只老鼠,兩只在米倉前搬運大米的老鼠。原來一切大象都只是虛張聲勢,揭開它的皮,下面隱藏的不過是兩只猥瑣的老鼠。
這是我對整個電影的敘事手法的一種整體印象,雖然這個比喻有這樣那樣的不恰當,但還是可以看出導演的獨具匠心。看完這部影片,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一個人到底可以自我麻醉到什么程度?
影片的主角,艾德,也就是上圖的男人。他是一家大企業的總裁,可以說是年輕有為。事業蒸蒸日上,家庭也幸福美滿。他有一個漂亮賢惠的妻子和一個可愛的女兒。按理說,人到了這個地步,也基本可稱得上是此生無憾了吧??墒撬鲕壛?。出軌也就算了,嘴上還說著他愛他的妻子,離不開她。一邊是真相——已經沒有那么愛妻子了,一邊是自我欺騙——還愛著妻子。這也許是大多數出軌者的自我麻痹吧,且按下不談。
最可怕的是,他可以在殺死自己的情婦以后,一臉無辜地把兩條命案全部栽在別人頭上。在第一次敘述第一條命案的時候,他基本上坦白了整個案件的過程,唯一不同的是他把在案件中他和情婦所起的作用掉了個兒。就變成他是這個案件的從屬者,而勞拉(他的情婦)才是整個案件的主導者。第二個案件,明明事實擺在眼前,他根本就是兇手,可他硬是憑借自己確信不疑的態度讓觀者相信了,確實有那么一個看不見的客人殺死了勞拉。
果真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你想,一個人連自己都騙得過去,他騙不了誰?這讓我細思極恐,同時也深深慶幸,死去的年輕人有著睿智的父母,他們殫精竭慮,終于在最后逼迫艾德承認了自己的罪行。盡管他的坦白只是為了逃脫懲罰。
艾德的邏輯就是:清除一切有損自己利益的障礙。正如他所說“總要有人有所犧牲”,只是他永遠不肯犧牲自己。就好像他在把年輕人推下海的時候,發現年輕人沒有死,但為了永絕后患,還是把他沉下海。其實當時只需要退一步,把年輕人送到醫院去。就好像他決定和勞拉結束情人關系一樣,退一步,海闊天空??墒撬运搅?,自私到不肯讓出一絲利益。一旦發現勞拉也做出了可能傷害自己的事,他也毫不猶豫地殺死了勞拉。
自我麻痹的人都太自私,或者換言之,自私者都太需要自欺欺人,只有用偽善的面孔隱藏自己的內心,他們才不至于崩潰,才可以讓生活的火車繼續沿著軌道前行。勞拉就是無法自欺欺人,才得了深度抑郁癥,她最終的坦白不亞于臥軌自殺。她臥在了艾德的軌道上,艾德這架無法停下的列車只有毫不猶豫地壓她而過。
殘忍嗎?該罵艾德冷血殘酷嗎?可是當你身處高位的時候,你能輕易地放棄扶搖直上的機會,沉入下僚嗎?這是對人性的拷問,我想也是對每個人的警示。
全劇最具諷刺意味的地方莫過于,如果沒有死去的年輕人的母親橫空出世,艾德的確可能逃脫罪罰。畢竟唯一的目擊證人已經被收買,準備出庭為艾德作出不在場的證明。不得不說,導演又在最合適的地方狠狠糾了一把觀者的心,慶幸的是正義可能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無戒365極限挑戰日更營第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