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娟 焦點網絡初級5期 洛陽 堅持原創分享第8天(2017.5.30)

? ? ? ? ? ? ?《在路上,總有收獲》

? ? ? 昨天晚上聆聽了卓莉老師的課程《親子教育十大法寶》,卓老師從常見生活情景引入,調動了聽課人參與的積極性,然后,講一個知識點貫穿一個故事,把道理講的淺顯易懂,很接地氣。流暢生動的講解加上親和的語調,讓人感覺老師就在眼前。卓老師榜樣的力量釋放出無窮能量,心想自己以后若能像她一樣該多好啊!

? ? 把昨晚學習的內容總結出來,再熟悉一遍:

一、不要把力氣一直花在分析問題、探討原因上,重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故事是《井里的驢子》。

老師說,問題出來了,怨誰沒有用,事情已經發生了,互相抱怨其實是推卸責任,撇清自己,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他也學會了推卸責任。所以,問題不是問題,不當的解決方法才是問題。還說,跟孩子交流時,要先想想,你的話說出來會有什么結果?這個結果是你想要的嗎?當我們埋怨孩子時,他會為自己辯解,這是人的本能。這種情況我們何嘗沒有過?當我們遭受別人埋怨時,第一反應也是為自己辯解,所以,人心自同。我要克制自己,面對問題,不去抱怨,而去尋找解決的方法!抱怨糾結把所有的精力都內耗了,這樣的內耗很不愉快!抱怨糾結多了,心門一點一點就關閉了。當事情發生時,我們把解決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自會解決。

二、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負面意義。這句話我們常常跟別人說,但生活中,特別是涉及自己的問題時,我們往往關注負面,破壞自己的情緒,破壞對方的情緒,講到此,卓老師穿插一個故事《秀才趕考》,這故事之前也看過,想通了道理,但沒有經常運用,不禁想起聽余映潮等大師的課,發現他們面對不會回答或回答有偏差的學生時,總是關注積極面,“你在思考”“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你敢于站起來發言,謝謝你!”這樣學生心里舒服,下次還會去思考,回答。最起碼,他在課堂上不再走神了。可能這就是負面事件里的積極意義吧。特別是卓老師講到的拿孩子與其他高分孩子比的例子,我們無一例外躺槍。

三、相信孩子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我們總是不想讓孩子走彎路,提醒的過多,遏制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卓老師在此處也講了一個故事。佩服外國家長的同時,反觀自己,其實,說白了就是,面對孩子問題時我們自己先焦慮起來了,恐慌起來了,于是,把這種焦慮和恐慌通過提醒嘮叨轉嫁而暫時降低了,緩解了自身的壓力而已。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寶藏,那么,我們的任務就是讓孩子發現自己是寶藏,協助孩子打開寶藏,而不是替孩子去打開!

? 一堂課下來,我感覺好爽!一句話總結就是:在路上,總有收獲!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