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去了趟云南,說旅游也好,說散心也對。行程已經結束了,趁記憶還在,想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了可回憶的點滴。
我想分為兩篇進行記錄,有人物有風景,而我喜歡將風景和人卻別開。
今天想先說說旅途中所見的“人”;
單說一個“人”字太廣了,旅途中能見到各色各樣的人,熱心的、善良的、坑你的......等等都會有,而我往往只會將好玩有趣的善良的人記在心里。
1.老夫老妻
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對爺爺奶奶,爺爺姓謝,是剛退休不久的老師。之前任職于西安外國語學校,教歷史的(當時說了好長一段,大概知道是和歷史有關的),但不像我所認為的歷史老師深沉的形象,他非常非常nice,也格外格外的搞笑。
我們去瀘沽湖是同一個旅行團,沒有交流,只是知道大家都在同一個車上而已。但是去往香格里拉的時候,又發現了對方,才知道,原來我們又報了同一個團。這才開始慢慢有了交流,緣分有時候就是這么神奇。
記得是在香格里拉一個大峽谷景點,當時大家都在湖邊休息,我看他和他太太在相互給對方拍照,就說“要不我給您倆拍個合照吧”,他們很感激我,也同意了我的提議。當時他太太穿的是他的沖鋒衣(麗江比較冷),準備拍照時說“等等,先把衣服脫了,這個衣服穿著像個撿破爛的”,當時我就樂了,但是謝老師說穿著很好啊什么的,謝太太沒有理他還是將外套脫了。接下來就是拍照擺動作,兩人離的挺遠,謝老師說你站我近點,就一把牽起她太太的手,謝太太卻說“我就不想和你靠太近”。最后照片拍完了,謝老師還偷偷和我們說,他們一直是這樣吵的。我不覺得這算吵,這只能算斗嘴,這樣的斗嘴卻讓我莫名的覺得吃了把狗糧。
晚上吃飯看表演的時候,也特別逗,我們坐的那邊是4小桌,3對夫妻加上我和我妹,每天不是吃飯吃飽,是吃狗糧吃飽。我們吃的東西是少數名族的特色菜,少數名族有獻哈達的習慣,我們進門吃飯前每人都有被少數民族的人們獻哈達,而當節目開始時可以自由獻哈達,你喜歡那個節目或者哪個人可以獻給他/她。謝老師是給所以人都獻,自己的獻完了就拿這個的去獻拿那個的去獻,場面是很搞笑的。
當然他也有邀請我和我妹去西安玩,說我們不需要花多少錢,他可以帶我們去吃特色小吃,我們表示有機會會去的。
2.搞笑大叔大姐
還有一對夫妻很逗,是一對中年夫妻,是貴州人,也邀請我們去貴州玩。
其實我對大叔的印象是不好的,覺得有一點點沒素質,但是后來聽他說話覺得特別逗,就改觀了,覺得還挺好的,可能是優點勝過了缺點。
3.新婚燕爾小夫妻
小夫妻在車上做我們旁邊,兩個人很有愛,小妻子經常是上車就開始睡覺,然后中途休息站過后又繼續睡,每次小丈夫就會在旁邊說“老婆,你已經睡了兩覺了”“老婆,你又睡覺啊,不陪我聊會天嗎”。我說我和我妹一天到晚吃狗糧一點都不夸張吧。
4.獨自旅行的小公主
小公主獨身一人出來旅游,是河南鄭州人,很漂亮,也很熱心。認識了我們之后還拿了不少從天津帶過去的特產給我分享,還邀請我們去河南玩,讓我們一定要聯系她。她沒有撒狗糧,卻撒了遍地的溫暖,當然認識她是真的很開心。
其實還認識了不少善良可愛的人,也正是因為ta們,讓這段旅程變得格外有趣。
我在路上走著,遇到了你,大家點頭微笑,結伴一程。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該分手時分手,該重逢是重逢。
同路人而已,能不遠不近的陪伴著,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大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