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急,我雖沒趕潮流,但也重視文化

? ? 今晚心情很??先問個好!嗨!

(上圖小兔選自表情包)

? ? ? 傍晚,工作室澆完花,犒勞一下自己,來個自我催眠小流程,自忖:看,不愧是我這樣有覺知的人,進入狀態就是好!呃,這神走的好……??好吧,躺椅的舒適感讓我有些小得意。頭發很長,總梳馬尾沉甸甸,頭皮很不舒服。去剪個中長發,可披肩可散開,頓覺舒爽。


回家吃水果時繼續心情雀躍,最后一邊剝橙子一邊大腦回放到理發店。師傅都越發細心的緣故,理發時間逐漸加長,誰要再燙發染發營養護理……那時間不可估量,這也是我不喜理發導致頭發太長的原因。這次我從工作室帶本傳記《艾瑞克森》,頗有先見之明。任誰嘮叨,小孩吵鬧……我看書就好,不能再美妙。

中途被問:“你這看的是什么書”

我:“呃,艾瑞克森,傳記。”

問:“名著吧!”

我:“不算,是臺灣版,所以豎版印刷,繁體字很多。”

問:“看得費事吧?”

我:“還好,不過那邊傳統文化確實保護不錯。”

問:“那將來孩子學國學是不去臺灣更好?”

“…………”這我可不敢回答。

這是怎么回事?我邊吃橙子邊想,就因為我看本臺灣版書籍,順帶說句那邊傳統文化保護不錯,國學就去寶島學?這,太重視文化了!想到去年組織赴臺訪學參觀學習團沒參加,我是不是該好生慚愧呀?什么時候起都這么認真了?!嗯,應該好久了,名師出高徒,都渴望良師,特別是以廣大家長同志們為甚。一次親戚們聚會,聽隔壁屋幾個表親談孩子補習英語,一個哥哥說:“我把市里英語補課班幾乎全走一遍最后選的這個老師,別人6級7級,她能達到8級9級!”恕我孤陋,照這樣下去,是不是能出現10級11級的為他家娃補習英語?當然我只是繼續沉默在隔壁,心照不宣的和準6級老公對視一眼……


人們重視文化從取名字上也可見一斑,博文,一好,冠冠,佳嘉等,我冥思苦想兩天想出孩子乳名,“冉冉”,意思是漸進的,慢慢的,緩慢的…天知道這名字是怎么突然閃現出來。雖說“贏在起跑線”已經被批很多次,但一切從娃娃抓起總不會錯。于是,從娃上學就有熱心人勸我報英語班,因為學校教的不夠。我于是被周圍評價成“沒正事的媽媽,看現在大家都多重視文化啦!”


至于重視背后的緣由,我不敢妄加評論,但從過年各家門上對聯的“喜迎八方財”“大富大貴”中倒是猜得一二。如此說來,應了宋真宗的《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勵志得很,主要區別在現代不只男兒讀書。傳這首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士子者,幾近千年。讀書學習一定是要換得這些的,也是最有可能實現變現的。難怪十年寒窗,怎一個苦字了得。說到底,文化傘下的富貴榮華,追的好辛苦,最后味同嚼蠟,才讓我們這些心理學人有機可乘,得以出一份力,也是共贏。


說到此,也許有人撇嘴反駁,讀書賺錢天經地義。這很對,而我只是關注其中的從眾。為什么別人補課我就要惶惶不安?為什么別人穿皮草我沒有就要難受?為什么別人買車我就不想乘公交?為什么滿腦江湖不進職校而一定入大學?我看不只穿衣打扮,生活中處處都可以趕時髦。如今這股力量確實不容小覷,小到購物打扮,大到愛國運動,哪一樣不是要有引領有方向有行動,外加有不知所以必須跟從?


我左思右想,看看時間已晚,粗略判斷如下:這樣的好處很明顯,普同,不輕易被左鄰右舍落下;不好處是不持久,沒耐力。細思之,我對潮流不那么買賬,一樣是重視文化的。至于重視程度,即使不懷著修身齊家治國的心,只是要在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也還是要學會堅持些才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我不務正業,心中自有金烏,哇哈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