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又說君子。先是不器,再是從具體力行上說。
說中國文化是行文化、因文化,論語里處處可見。
子貢提出的問題:什么是君子?
夫子這次沒有回答不器,而是說:先去實踐自己想要說的話,真的做到之后才把它說出來。信服度高了,才有影響力,才有可能改變一些事情。
言行一致,其實應該行在先,言在后。
如今淵博的大師滔滔不絕的比比皆是,真正能夠按自己的心去生活的人卻有限,更不用說違背自己言論的生活了。
真正先做后說的少之又少,也有做到了卻不屑于說的。反觀自己,有時說了卻沒有做到。
與少說空話卻多做實事的人共事,是相當難得的舒服的體驗,這些人不開口遍罷,只要開口,擲地有聲。
不是氣場,不是談判技巧,不是聲音大小,而是實實在在的做在先,已得事實,所以被信服。
行走世間,你的話是輕飄飄的還是沉甸甸的呢?
少林禪心居 by 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