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夫.德雷克斯的《孩子挑戰》,我買的第一本他的書,后來又買了《父母挑戰》和《婚姻挑戰》。《孩子挑戰》里講述的是育兒新方法,在《父母挑戰》里講了一些兒童訓練中出現的錯誤和結果。而《婚姻挑戰》被我束之高閣,最近兩天突然開始翻閱。
之前不看它是因為我對婚姻已經沒有什么太大的探索欲望,隨意就忽略這本書。但當我靜下心來的時候,我想不管我對婚姻的態度如何,我的愛情觀婚姻觀如何,我都可以放下自己的情緒而認真翻閱一下這本書。因為從《孩子挑戰》到《父母挑戰》兩冊書里,我覺得還是受益良多的。
果真,當我翻開《婚姻挑戰》,確實給我帶來驚喜,理性的去思考愛與欲與婚姻,原來一切都那么實實在在的,心理學是干什么的?解惑。如果說研究了解兒童心理學讓我們去分析和避免孩子長歪。那么了解婚姻心理學則讓人知道,你為什么會是現有的婚姻生活狀態,一切的起因都有隱秘的來路。
書里面從“什么是愛”開始講。
第一章,什么是愛?
第二章,兩性之間的戰爭
第三章,性的概念
第四章,伴侶的選擇
第五章,一起生活
第六章,嫉妒
第七章,婚姻問題和沖突
第八章,生兒育女
第九章,解決性別的困惑
以上是全書的章節標題,一層一層遞進,像我們展示了婚姻的前因后果。我讀了錢三章,覺得非常不錯。以前我是不好意思用文字來表達婚姻和性的,但是,現在我感覺簡潔大方的表達和認可正確的價值觀,這也沒什么不好。
首先,愛是一種情緒。愛和其他情緒一樣支持著我們的生活目標。愛,是渴望歸屬最真誠的表達,對于具有高度社會興趣的個體來說,愛可以給予另一半擁有他擁有的一切包括他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意識到自己處于愛里”是人類非常重要的時刻。它的特征:奉獻自己和接受對方的渴望結合在一起,對對方擁有持續的、排他的興趣,以及渴望兩人在一起的欲望。
愛是幸福的,但“只有充滿勇氣的人才能經歷真正的愛”,愛實際上取決于相愛之人的目的。如果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共同成功的彼此合作,那么這個愛就是福祉。如果這個愛不愿合作而產生失望、沮喪、不信任,那么它就成為撒旦的工具,毀壞我們的責任義務和文雅高尚。
總得來說,愛是人生的基本任務之一,每個人都會愛,必須愛。逃避愛與婚姻的人是懦夫。沒有信心就不可能有建設性的愛。良好的愛和婚姻可以讓人變得更好。
在第一章里,作者表述了愛,第二章里講了百年來兩性之間的戰爭,生活于21世紀的我們可能不夠理解前一百年來女性解放的過程,因為如今是接近男女平等的社會,發展非常快。在各個年代,愛與性都讓男人困惑,因為不平等的人際關系從來都不容許兩性之間出現堅固穩定的平衡。兩性平等從來沒有出現過,但男女平等的發展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總趨勢。男性不會占據霸權,女性也不會占領支配地位。
兩性之間的戰爭影響人們建立性行為的方式。男性霸權主義,則女性作為附屬品。女性把自己打扮成直男喜歡的模樣,這給行為本身就是把自己放在次級地位。
第三章,作者講了“性”。這個是愛與婚姻里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可忽視。首先性是一種工具,它有許多的功能,受精卵和體驗性快感。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兩個功能之間幾乎毫無聯系。因為性而懷孕的百分比真是太小了。而快感,可以意味著膚淺和容易產生的滿足,也可以意味著涉及整體人格的深厚情感。對于這種滿足的尋求,決定了性在不同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
很多人,把快感視為生存的唯一原因,對于這種人來說,性只是一種用之不竭的資源,也許是唯一的享受來源。這種享樂主義者,通常是沮喪,或者憤世嫉俗的人,對于他們來說,快感是對自己沮喪、挫敗感覺的必要補償。和這種人同類別的,則是那種通過性來獲得權力、聲望、社會地位或個人優越感的人。(好多中槍的啊……)
性的第三個功能,即團結合一。它是一個比任何其他事物更能將兩個人緊密團結的工具。通過性,可以在身體上和精神上成為一體。當然這個團結合一它也提供快感。這種快感和前面的快感不一樣,這種快感的滿足更深層、更持久。它意味著獻身,而享樂主義主要是相互利用。
享樂主義者尋求變化所帶來的興奮,行為常常取決于一時沖動,而團結合一的欲望所尋找的是穩定和未來的幸福。
每個人對愛的主觀感覺都包含性的三種功能中的任何一個部分。然而,第一和第三種功能涉及長期計劃,而傾向于只尋求滿足的第二種功能有可能會忽略人類和社會價值觀。
在我們這個時代里,性似乎已經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第一種功能,同時人們還沒有找到第三種功能,為了快感的觀念很流行,這使人們失去了更深層的滿足、持久的愛情、忠誠和摯愛。
以上多數是書中的觀點,我在此表示很贊同。如今有情商,有智商,有各種“商數”的表達,那么我也可以說還有“性商”,有好多人的性商就停留在快感的那個階段。人生漫漫,內心的真正滿足富余和安寧才是真正的追求。
本書還未讀完,將繼續閱讀。渴望魯道夫德雷克斯有更多的說法,印證這浮躁的社會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