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桑黃要怎么鑒別?最全的多個品種桑黃對比!

桑樹桑黃難鑒別嗎?難,很難!一來,桑黃可以寄生在多個樹種上;二來,就是桑種我國也有18種之多(圖9);三來,我國幅員遼闊,產地差異大(圖10);四來,采收季節不同,桑樹桑黃的外觀形態差異大(圖11)。

那么可不可以通過檢驗的方法來分辨桑樹桑黃呢?就芝人于野的了解,目前檢驗的方式,只能分辨是不是桑黃,而不能分辨是不是桑樹桑黃。就在今年,我的一位老客戶(省廳級退休,退休前是分管農業)就將桑樹桑黃和松樹桑黃(松針層孔菌)交給某農業大學教授化驗,結果居然是相差無幾,然而這兩種桑黃價格卻是相差幾十倍的。當然,時代在進步,檢驗分辨方法相信必然會出現,又或者正在閱讀本文的您知道,也不妨留言告知,不勝感激。

所以目前鑒別桑樹桑黃,基本只能通過經驗,這就是芝人于野這類走南闖北收購藥用真菌的人能派上用場的地方了。以下芝人于野將從外觀及味道方面教大家分辨一些常見的桑黃品種。

1、桑樹桑黃與楊樹桑黃

桑樹桑黃和楊樹桑黃從外觀和味道上都是較為相似的,市面上用楊樹桑黃冒充桑樹桑黃的情況也不少。我們這樣分辨,首先是大小,楊樹黃一般個頭比較小,多數不會超過掌心大小,稍大的則多是片狀;然后我們看年輪,楊樹黃年輪多數比較寬,桑樹桑黃的年輪則要細密得多。最后我們看切片,可能展示的數量不夠多,楊樹黃卻是有同桑樹桑黃基本一樣的切片,所以建議消費者購買桑黃的時候,盡量選擇原個整只的。(圖12、13)

2、桑樹桑黃與暴馬丁香桑黃

暴馬丁香桑黃也屬于比較常見的品種,價格一般在百元內,有網友爆料某些大藥房用于冒充桑樹桑黃,賣到2000-3000元/斤,由此可見行業的混亂。分辨起來,我們有4點,1、形狀大小:幾乎所有的暴馬丁香桑黃都呈現較完美的扇形,并且一般都不會超過巴掌大小,而桑樹桑黃形狀各異,大小從2指到砧板大都有;2、年輪:暴馬丁香桑黃的年輪細密而且每個年輪幾乎都一樣大小,桑樹桑黃相對年輪要粗一些,而且大小不一,然后最重要的,暴馬丁香桑黃的年輪有明顯角度,有扎手感,看起來也比較猙獰,這個特征非常明顯,桑樹桑黃的年輪圓滑;3、顏色:暴馬丁香桑黃整體飽和度低;4、味道:暴馬丁香桑黃有一股藥水的味道。(圖14、15)

3、桑樹桑黃與馬蹄桑黃

馬蹄桑黃顧名思義外觀像馬蹄,整體圓厚,而桑樹桑黃要薄一些,當然也有一些較厚的桑樹桑黃,數量較少。然后是年輪,馬蹄桑黃年輪間凹痕不深界限不明顯,桑樹桑黃則非常清晰(年代久遠腐朽的年輪不在此例)。(圖16)

4、桑樹桑黃與松樹桑黃(松針層孔菌)

松針層孔菌其實就是松樹上的桑黃,雖然價格低廉,但是在抗癌方面也是非常著名的,松針不難分辨,首先我們看黃色面的菌孔,松針層孔菌孔徑比較大,從而密度也較低,然后味道上松針層孔菌有一股松樹的味道,非常好辨認,一般不會搞錯。(圖17)

5、桑樹桑黃與人工種植桑黃

先說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種植桑黃成本要遠高于野生桑黃。有點出乎意料?其實也不難想象,種植桑黃需要場地、人工、材料等等,最重要周期還長,最少也要3年才能收獲。而野生桑黃,人們只需要去采摘就可以了。

那么種植的桑黃要怎么分辨呢,我們看2點,1、年輪,因為種植桑黃通常只有3年,那年輪就是3圈,而且年輪特別寬(野生桑黃3年通常就只有半個手指節大),這是由于肥料充足,桑黃快速長大而形成的;2、密度,種植桑黃密度出奇地低,一大塊放手上,像海綿輕飄飄的,沒有任何壓手感。(圖18)

6、桑樹桑黃與樺褐孔菌

其實,芝人于野本來是不想對比樺褐孔菌的,因為兩者是不同科屬的東西,通常不會搞錯,直到寫本文期間,一位新疆的客戶在本地高價買了些“桑黃”,發了照片給我看——一然而這是樺褐孔菌,我就驚訝了,原來生意還可以這樣做(60元一斤秒變2000一斤)。

整塊的樺褐孔菌不像桑黃一樣兩面分明,而是整一個大疙瘩,沒有正底面之分。切片后,樺褐孔菌通常也沒有紋路(圖19)。

7、金邊桑黃

最后說一下金邊桑黃,有部分客戶將金邊桑黃和桑樹桑黃劃上等號,這其實是不正確的。桑黃不斷生長,外緣較嫩,顏色較淺,就形成了這金邊,所以很多樹種上的桑黃都存在金邊的情況。

轉載請注明:桑黃學堂?桑樹桑黃要怎么鑒別?最全的多個品種桑黃對比!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