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7 有沒有茶藝師泡茶做到“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摘要:日本茶道以千利休提出的“和敬清寂”為代表。中國茶道我推崇唐之茶圣陸羽的“精行儉德”。現在大陸和的臺灣茶文化表演沒有精神。建議茶藝師以及喜歡泡茶的茶友,習茶之余也要健身,最好學些中國傳統武術,泡茶之時或有一絲“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意境。
中國茶道之“精行儉德”
中國茶道我以為應以唐代茶圣陸羽《茶經》之中“茶之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的“精行儉德”最為精準,
精行:陸羽時代唐人喝茶是煮茶法,煮出好喝的茶不僅茶要好、水要好,茶好水好只是前提條件,煮出好喝的茶需要嫻熟的煮茶技藝。煮鍋好茶要焙、研、篩、煮、攪等精細步驟,每個環節一點失誤都煮不出好茶,煮茶技藝需要長期艱苦的實踐修行才能達到,就是精行。
儉德:茶圣陸羽寫作茶經的時間在唐中后期戰亂之時,喝茶沒有宋代的奢靡之風。雖然陸羽也追求茶的極致,卻傳承了唐人的樸素之風。但到宋代經濟文化高度發達,茶道奢靡之氣從上至下漫延。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茶道漸漸失去了唐之茶道的“精行儉德”而成為靡靡之音。國人的血性武勇就是這么和唐之茶道一起慢慢消亡的吧?
日本茶道之“和敬清寂”
十六世紀日本茶圣千利休繼承歷代中日茶道精神,創立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代表了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用字簡潔卻內涵豐富:平和寧靜、自重他重、清靜簡潔、寂寞悠閑。
但是我覺得日本茶道美則美矣,卻少了些泱泱大氣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中國大陸和臺灣現在的茶文化
中國大陸的茶文化、茶道大多學習臺灣上世紀70年代末葉起,由于臺灣經濟騰飛,臺灣無數本地茶人、茶會、茶館開始專注鉆研形成的茶藝。
臺灣茶藝形式以學習日本茶道模式為主,融入佛教禪宗觀照和當時生活氛圍,逐漸形成注重表演的茶文化。但是這種茶藝表演過度追求舞臺效果,動作夸張,初看很美,細思卻覺得與茶之平和之氣有背離,基本沒有了唐代茶道的“精行儉德”。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這兩天又看到“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句令人心儀不已的話,突然覺得這句話和我向往的中國唐之茶道的“精行儉德”異曲同工。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句話出自英國詩人西格夫里·薩松的經典作品《于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英文原文是“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臺灣詩人余光中的翻譯極為優美:“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現在的茶藝師大多柔弱,泡茶好看甚至優美典雅,但少了精氣神,實在令人遺憾。
建議茶藝師和茶友在習茶泡茶之余多健身,最好能學些中國傳統武術,哪怕多看武術相關的文章、視頻都好。如果能受中國武術的熏陶,外柔內剛,在泡茶或者茶道表演時優美典雅之中夾雜一絲自信剛毅的氣質會更加令人心儀、賞心悅目。
今天看一個好友的公號文章:給我一個不得不練武的理由。心有所感,謹以此文向他致敬。
他的微信公眾號是“武學的門徒”,文章視頻不多卻大都值得反復閱讀觀看。無論是否習武,看了都會有胸有甲兵的豪邁之氣。
附:《于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原文及譯文
In me, past,
present, future meet,于我,過去、現在和未來,
To hold long chiding conference.商討聚會各執一詞紛擾不息。
My lusts usurp the present tense林林總總的欲望,掠取著我的現在
And strangle Reason in his seat.把“理性”扼殺于它的寶座
My loves leap through the future's fence我的愛情紛紛越過未來的藩籬
To dance with dream-enfranchised feet.夢想解放出它們的雙腳舞蹈不停
In me the cave-man clasps the seer,于我,穴居人攫取了先知,
And garlanded Apollo goes佩戴花環的阿波羅神
Chanting to Abraham's deaf ear.向亞伯拉罕的聾耳唱嘆歌吟。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Look in my heart,kind friends, and tremble,審視我的內心吧,親愛的朋友,你應顫栗,
Since there your elements assemble.因為那才是你本來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