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人們喜歡說,時間久了,漸漸地就忘記了。
而在如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里,每天會有成千上萬條的新信息出現(xiàn),忘記一件事似乎已經(jīng)不需要那么長時間了。
我們也許曾為鮑某事件的發(fā)生感到震驚,憤怒;也曾義憤填膺的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但熱度也就是那么幾天,當熱度降低,我們大多數(shù)下意識的選擇了遺忘。
今天要和大家聊得這本書是當代作家林奕含所著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每次性侵事件發(fā)生時,微博評論里總會有這本書的身影,你肯定很熟悉這本書的名字,但不知你是否讀過。
看了書的主簡介時,我是抗拒的,不想讀也不敢讀,就這樣把它放在我的讀書清單里,不曾打開,直到鮑某事件的發(fā)生。
我看了,也被震驚了,整個的讀書體驗已經(jīng)不知道該用什么詞匯來形容了。
01
壞人不可怕,就怕壞人有文化
小學時第一次聽說這句話,當時還小,未曾接觸社會,所以感觸不深,近幾年越發(fā)覺得這句話簡直是太有道理了。
在本書中,受害人是一位13歲的女孩,生活在一個溫馨家庭,過著如公主般的生活;施暴人是一名國文老師,憑借自己淵博的學識獲得同學喜歡,家長信任,誰會懷疑這樣一名老師會心懷不軌呢。
這樣一位老師深諳心理學,抓住思琪心理的弱點,肆無忌憚的對其實施性行為,“一個如此精致的女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這太臟了,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這樣一位老師,毀了思琪的文學夢,毀了思琪的青春年華,毀了她原本幸福的一生。
在鮑某事件中,警方并沒有完全找到有利于女孩的信息,身為一名律師,熟知什么物品可以作為證據(jù),什么物品即使被發(fā)現(xiàn)了也是無效的,在整個的采訪過程中,也知道怎么說話才是對自己有利。
當一個未經(jīng)世事的小女孩與一位成熟有心計的成年人對抗,結果會走向何方?
02
任何暴力,都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
讀完這本書以后,我認真的回顧了以往20年的生活,更多的老師提到女生要學會自尊,自愛,但關于性,我的父母,我的老師好像提的很少很少。
在《82年的金智英》中寫道,有一天晚上上課智英回來的晚,受到了同坐公交車異性的騷擾,發(fā)信息給父親求助,但到站下車時,并沒有看到父親的身影,無助,害怕 ,最后是一位好心人救了她,而這位父親做的不是問問女兒怎么樣,有沒有受傷,而是責怪她為什么去那么遠的補習班,為什么裙子這么短…
思琪的媽媽會說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在書中有一段關于李國華的心理活動描寫,“他發(fā)現(xiàn)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會覺得是她的錯,甚至她自己都會以為是她的錯。”
性教育這一課什么時候能補上,依然是個未知。
鮑某事件中的女孩最初不知道自己被強暴;
思琪在遭遇這些事情后選擇了愛上,愛上這個毀了自己一生的男人,如此歪曲的愛情觀可能是她找到的唯一可以救贖自己的方式,如果愛上了,那么一切行為就是理所應當了。
鮑某事件發(fā)生后,有很多受過性騷擾的女孩勇敢的站出來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說實話,我當時看的時候真的特別特別震驚,原來當今社會有無數(shù)的房思琪,無數(shù)的金智英。
無數(shù)勇敢女生的發(fā)言并不是讓我們選擇逃避,而是告訴所有女生生活還有另外一副面孔,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在她與自己的精神科醫(yī)師交流中談到:
“文字是最徒勞的,且是最滑稽的徒勞。寫這么多,我不能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我自己。這么多年,我寫這么多,我還不如拿把刀沖進去殺了他。真的”
文字沒有用嗎?其實不然,當她選擇剖析自己,用文字記錄下那段痛苦的經(jīng)歷,當她一次又一次回到那個崩潰的夜晚,回到改變命運的那一天,她的勇氣讓更多的女孩認識到這個社會的黑暗面,讓女孩們學會自我保護。
我們也許不能左右這個社會,但可以慢慢的學會保護自己。
愿每個女孩都能被溫柔以待!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本篇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不喜勿噴。
歡迎留言
更多關于讀書的內(nèi)容,歡迎關注公眾號“讀書界的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