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是維吾爾語“眺望”的意思。 庫爾勒市歷史悠久,是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630年佛教玄奘西天取經曾途經庫爾勒。1979年6月,國務院批準由庫爾勒縣設置庫爾勒市。
一進這座城市,就能感覺到它的美。我以為在這里值得一看的是一草原,一湖,一關、一古城、一路。
草原之美
美麗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原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泉水。草原上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帶,地勢起伏遼闊,植物種類繁多,是我國第二大草原。遠在2600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36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錫的率領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1773年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這里幅員遼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這里盛產著焉耆天山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中國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稱的牦牛,被譽為“草原四寶”。每到仲夏季節,草原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羊群像白云游蕩,雪蓮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間。一年一度的草原那達慕盛會,賽馬、射箭等比賽活動更讓游人流連忘返。而且,這里還有美味的蘑菇。冬季還有美麗的天鵝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湖水之美
博斯騰湖距博湖縣城14公里,古稱“西?!保浦^“魚?!?,清代中期定名為博斯騰湖,博斯騰淖爾,蒙古語意為“站立”,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小湖區??偯娣e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騰湖與雪山、湖光、綠州、沙漠、奇禽、異獸同生共榮,互相映襯,組成豐富多彩的風景畫卷。大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譽為沙漠瀚海中的一顆明珠。蓮花湖是博斯騰湖西部一系列相互串通的小湖沼之一,因盛產蓮花而得名,是孔雀河的水頭,距庫爾勒市25公里。湖周蘆葦茂密而挺拔,湖水靛青黛藍,湖心水域開闊,水深1.5--1.7米,明澈見底。在湖中坐快艇游玩,當真是一種享受,看見了野鴨,翠葦盈蕩,水巷曲折,就是蓮花開得少了些,曾有人欣然題詞曰:“雪融博湖蘆蓮,四色一體連天,游之消暑忘倦,居之世外桃源”。
一夫當關
鐵門關位于兩千多年前的絲綢之路上,就從這里沿孔雀河進入一條30公里長的峽谷。峽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鑿。據考,從晉代起,這里就設立了關口,因其地處險要,故名鐵門關。它是焉耆盆地進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的鐵關峽谷,在攔河大壩上建起了大水庫,往日奇險無比的古道中的一段已淹沒在萬頃碧水中。峽谷中依山傍水之處,林木蔥郁、百花斗艷,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如今,在這里新建一座“鐵門關市”,代表新疆兵團第二師的城市。
神秘古城
位于若羌縣境內的樓蘭古城,在羅布泊以西,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歷史上,樓蘭是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樓蘭城是樓蘭王國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依山傍水,作為亞州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早在公元前77年,樓蘭地區已是西域農業發達的綠洲,到了唐代,“樓蘭”卻幾乎成了邊遠的代名詞,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詩句。曾盛極一時的西域重要城鎮,為什么在公元3世紀后迅速地退出歷史舞臺,這是一個至今還沒有真正解開的謎。也有人說這里是東方的龐貝。若羌,也是個產美玉的地方。(不過這里也是遺憾,我沒能去成)
幸福之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上在流動沙漠中修建的最長的公路。公路于1993年3月動工興建,1995年9月全部竣工。如今在輪臺南鎮沙漠公路0千米和民豐縣恰安沙漠公路的終點處都建有壯觀的沙漠公路彩樓,門樓旁立有宏偉的沙漠公路簡介紀念碑。彩樓兩側書寫著“千古夢想沙海變油田”、“今朝奇跡大漠變通途”的巨幅對聯。這條路也可稱為“希望之路”、“幸福之路”。
在巴州,最神秘的地方就是羅布泊了,這也是很多人向往探險和尋秘的地方,希望我也有個機會去看看,呵呵,這個愿望看能不能實現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