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幽居書懷》(宋·趙湘)
九月蟬稀九日催,年光如逐水聲回。人思往事凄涼在,菊倚荒庭寂寞開。落葉偶從池上過,夕陽初傍酒邊來。白衣去后無消息,雨濕東籬欲長苔。
《九日松林寺登高》(宋·趙湘)
九日松林寺,登高過石橋。野僧憐不醉,山菊笑無憀。屐齒憑泉漱,云衣近樹飄。自知清靜意,應免俗人招。
(趙湘(959-993),字叔靈,祖籍南陽,遷衢州。太宗淳化三年(992)進士,授廬江尉。閱期而卒于官,年三十三。其后以孫趙抃貴,追贈司徒。文風骨蒼秀,掃除排俗,有孫、李遺風。著《南陽集》。)
《蝶戀花 已卯菊節得家書,欲歸未得》(宋·柴元彪)
去年走馬章臺路。送酒無人,寂寞黃花雨。又是重陽秋欲暮。西風此恨誰分付。 無限歸心歸不去。卻夢佳人,約我花間住。驀地覺來無覓處。雁聲叫斷瀟湘浦。
(柴元彪,字炳中,號澤襢居士,江山人,柴望從弟。約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嘗官察推。宋亡與從兄柴望等四人隱居不仕,人稱“柴氏四隱”。元彪工詩,著有《襪線集》,巳佚。)
《九日客金陵》(宋·柴隨享)
菊雨凄凄江露涼,客中無酒對重陽。去年黒髪今年白,不似黃花歲歲黃。
(柴隨亨,江山長臺人。幼穎異,七歲能文,名馳江左。稍長,登文天祥榜進士第,知建昌軍事。柴氏四隱之一。)
《男屼生日》(宋·趙抃)
重九登高節,陽秋稟氣和。家家懽會日,祺壽所宜多。
《次韻衢守陳守言職方招游爛柯山》(宋·趙抃)
賢侯九日去尋山,牽俗無由得附攀。(自注:守嘗見約,是日以事弗克同往。)換世昔傳仙局久,登高今喜使車還。平原豐稔農歡勸,犴獄空虛吏放閑。從此爛柯光價起,為留佳句落人寰。
(趙抃,……略)
《丁巳九日攜酒要叔問登通道門樓而江彥文寄玉友適至因用己未歲吳下九日詩韻作》(宋·程俱)
涼秋風物正清華,極目高樓不見花。老境固知無樂事,醉鄉聊欲寄生涯。銀鉤遠寄清桐滑,玉液親題赤印斜。笑引壺觴成一醉,歌筵遙想鬢堆鴉(聞彥文是日有盛集)。
《戊午歲九日復與叔問登城樓再用前韻作》(宋·程俱)
兀坐空哦服九華,衰頹深覺負黃花。但令無事長相見,敢嘆百年生有涯。雉堞曉登千嶂抱,縠波秋凈一溪斜。歸來更展新詩卷,醉墨淋漓似老鴉(盧仝有卻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之句)。
《九日陪章湖州致平援登道場山泛舟溪上》(宋·程俱)
九日登臨得翠微,拂天松竹引丹梯。神游八表層霄近,目近千山落日低。人散飛云留華棟,舟回初月照清溪。故知王淵風流在,吹帽何人醉似泥。
(程俱,開化人。……略)
《月坡亭李耆明見菊》(宋·毛幵)
我懷淵明真,千載猶神交。重吟九日詩,風節殊未凋。良辰不再舉,秋氣日以高。凄飆送落景,馀霞斂塵霄。萬象為我役,天機亦良勞。摩挲膝間桐,感此爨下焦。時時出奇音,散我心郁陶。
(毛幵,約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西安人(一說江山人),毛友子,字平仲,號樵隱居士。為人傲世自高,與時多忤。嘗為宣州、婺州通判,又為宛陵、東陽二州倅。工于小詞,詩文亦甚著名。所著有樵隱集十五卷,今僅存詞一卷。乃宋時江山詩群之干將)
《訴衷情》(宋·方千里)
一鉤新月淡于霜。楊柳漸分行。征塵厭堆襟袂,雞唱促晨裝。? ? 淮水闊,楚山長。暗悲傷。重陽天氣,杯酒黃花,還寄他鄉。
(方千里,約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詳,信安(衢州)人。況周頤考證,為“孝宗時人”。官舒州簽判。其他事跡不詳。有《和周邦彥清真詞》一卷。)
《九日置酒坐上呈元長》(宋·趙鼎)
未厭山林僻,那知節序遷。高閑愛重九,安健又今年。物外無韁鎖,樽中有圣賢。黃花自衰晚,勿復笑華顛。
(趙鼎,南宋中興賢相,攜家寓于常山黃岡萬壽寺,常山三賢之首,歸葬于?!,F存趙鼎詩詞大多作于寓常時期。元長,常山三賢之范沖。)
《浣溪沙》(兒輩欲九日詞而尚遠,用“滿城風雨近重陽”填成浣溪沙)(宋·李處全)
宋玉應當久斷腸。滿城風雨近重陽。年年戲馬憶吾鄉。 催促東籬金蕊放,佳人更繡紫萸囊。白衣才到共飛觴。
《西江月·重陽再作》(宋·李處全)
窗戶風薰端午,樓臺月滿中秋。陰晴寒暑總無憂。幾事不如重九。 落帽何羞種種,看山都付悠悠。黃花已作醉鄉游。夢覺黃花在手。
(李處全(1134-1189) ,字粹伯,徐州豐縣人。弟處勵守衢時,處全寓于須江仙居寺僧舍,作重陽諸詩多首)
《龍游道中得家信》(宋·曹彥約)
幸自居家樂,何須遣信來。聲聞先隕穫,書至尚驚猜。問仆心方定,開緘色漸回。寄言重九日,掃凈玉京臺。
(曹彥約(1157~1228),字簡甫,號昌谷,南康郡都昌人。淳熙八年進士。謚文簡。)
《次韻和王彥昭九日湖園會飲》
故人憐寂寞,九日共登臨。天地客行遠,山河秋已深。狂來能醉舞,興罷獨悲吟。莫怪凄涼甚,多憂損壯心。
(張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蘇門四學士之一。王漢之,字彥昭,常山王介子。)
《次韻毛君九日》〈宋·蘇轍)
山腳侵城盡是臺,登高處處喜崔嵬。手拈霜菊香無奈,面拂江風酒自開。幕府尊罍云里集,民家歌吹靜中來。定知勝卻陶彭澤,悵望籬邊白日頹。
(蘇轍,與江山毛維瞻唱和之作達五六十首之多。)
《既以詩乞酒于勝非而彥文云吾酒殆不減渠當以餉子九日繞菊獨對空樽而彥文使至因次前韻戲之(宋·趙鼎臣)
雨里黃花愁正絕,籬邊白酒意殊深。曲拳自覺我無用,然諾誰知公不侵。便許餔糟真好事,獨令染指亦何心。小哉正恨鴟夷腹,傾倒聊堪一再斟。
(趙鼎臣,字承之,衛城人,約宋徽宗建中靖國初前后在世。工詩,才氣飄逸,記問精博。今存《竹隱畸士集》二十卷。江彥文,常山江緯,字彥文。)(或為趙鼎之詩而誤入鼎臣之集,識者自辯之)
《滿庭芳·客中九日》(元·張可久)
乾坤俯仰,賢愚醉醒,今古興亡。劍花寒,夜坐歸心壯,又是他鄉。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龍山上,西風樹響,吹老鬢毛霜。
(張可久(約1270—1348后), 字小山,慶元人,以路吏轉首領官。散曲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寓衢時多有涉衢之詩。龍山,或云即常山嚴谷山。)
《重陽留唐山》(元·魯貞)
皦皦天氣晶,熙熙日華動。云消石崖露,風過林葉哄。唐山逢九日,菊蕊無由供。生平不嗜酒,豈待白衣送。登臨山水間,輕裘薄寒中。蘊真思方愜,覽勝目自縱。良朋偶然出,談笑雜嘲諷。更辱信宿留,親情意彌重。睽違念合屏,浮生驚若夢。何當長致屈,杯盤晨夕共。
(魯貞,字起元,號桐山老農,開化桐山人。順帝元統二年(1334)舉人,中舉后無意仕進,歸隱山村,邃于理學,躬行實踐,寫詩著述。至正十年(1350),參知政事余闕巡視浙東,推薦出仕,不受。有《桐山老農集》。)
《秋日懷吾子行》(元·仇遠)
秋高天闊雁南翔,游子愀然思故鄉。重陽正當風雨近,三徑故應松菊荒。酒酣耳熱狂無益,江空目短愁何長。青山在望有晴日,我欲振衣千仞岡。
(仇遠(1247~1326),字仁近,一字仁父,錢塘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號山村、山村民,人稱山村先生。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元大德年間五十八歲任溧陽儒學教授,不久罷歸,遂在憂郁中游山河以終。 吾衍,開化人,藝術類大師級人物。)
《九日登雞鳴山》(明·余用循)
平岡孤塔對西岑,桂醑萸杯客共臨。曲按善謳頻擊缶,風當危坐但披襟。山前蓑草殘秋色,溪外高城急暮砧。試道雞鳴成往事,令人傳說到如今。
(余用循,字見卓,號酉陽,龍游人。邑增生,著《華陽隱詩集》。)
《九日賜宴》(明·徐景顏)
菊節承宣到玉京,叨陪燕集預公卿。九重圣主施恩澤,一介書生被寵榮。奉勅屢傳光祿酒,分甘更錫太官羮。獨慚未有涓埃報,但作歌謡頌太平。
(徐景顏,龍游人,博雅好修以明經薦進士,授穎上教授,自號瀫江漁隱,能詩畫,與鄭真、邵伯宣等善,洪武中因考績全優,特召徐等九教諭至京賜宴。)
《九日登高》(明·孔聞音)
登高直上翠芙蓉,絕勝龍山興自濃。試問樵柯何處是,不知仙弈幾時逢。太虛一點無通竅,下界雙壇風送鐘。把酒酣歌忘落帽,盤桓賦就撫古松。
(孔聞音,孔宏章子,南宗圣衍,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據說萬歷二十八年(1600)重陽,葉秉敬、方應祥、孔聞音結伴登高。 )
《九日山居問菊,李節推舉南送酒至》(明·方豪)
朝來問黃花,今日可開否?汝開莫容易,吾且未得酒。多情李使君,白衣入山口,雙尊正及時,余物真太厚。老拳劈泥封,抱向東籬走。客來亦可分,不必謀諸婦。醉撚菊蔬香,再作一重九。
(方豪(1482——1530)字思道,號棠陵。開化人。明正德二年,鄉貢第一。三年舉進士,歷官昆山縣令、刑部主事、湖廣僉事、升福建提刑按察副使。在任期間清正廉潔,關心民瘼,平生曠達耿直,磊落奇崛。時與吏部黃河清,禮部鄭善夫相契,有“三杰”之名。一生著作頗豐。有《斷碑集》、《棠陵集》、《崑山集》、《奉希集》、《蓉溪書屋集》、《續集》、《珍憶錄》、《養余録》、《老農編》和《洞庭煙雨編》等。)
《西來巖登高》(明·徐鈺)
蕭條秋色忽徘徊,莫訝重陽菊未開。勁節多從寒后見,流年便向暗中催。青衿自笑羞黃卷,綠樹惟看映綠杯。為感歡游情不盡,明年此會約重來。
(徐鈺,開化舉人,生平不詳。西來巖,在開化城西臥佛山)
《李中丞邀游南高峰與棠陵子同賦》( 明·鄭善夫)
南峰東下對扶桑,海霧天風引望長。此日登臨成勝會,眼中文物傍重陽。避人鸛鶴遙相過,近郭棕篁好自蒼。笑把荷衣接豸服,狂夫談討只滄浪。
(鄭善夫(1485—1523),福建閩縣人,字繼之,號少谷。弘治十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滸墅。憤嬖幸用事,棄官歸。正德中,起禮部主事,進員外郎。諫南巡,受廷杖,力請歸。嘉靖初,以薦起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畫善詩。有《少谷集》、《經世要談》。)
《重九日登菩提庵》(明·宋世臣)
高嶺倚晴空,煙云一望通。菊花噓暖日,杯酒度秋風。石聳峰前壁,僧談坐下功。風流陶令絕,千載誰許同。
幾度懷佳節,登臨此獨奇。偶逢晴日好,況集故人知。云淡千崖凈,秋深萬木移。石梯還可到,歸暮亦忘疲。
數載甘寥寂,偶登百尺臺。蘺花當節見,小榼自東來。壁峭浮云近,山明眾壑開。眼前無俗況,到處即天臺。
(宋世臣,字君禮,號勛銘,開化人。宋淳孫,積學厲勤,無間寒暑。性至孝,親歿,每讀《蓼莪》。登萬歷乙卯鄉薦。著述有《三宋集》合稿,《覽德齋全詩》。菩提庵,在開化。)
《九日追和虞太史韻柬徐僉憲叔明》(明·劉嵩)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劉嵩(1321—1381),明初福建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謚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為西江派。徐叔明,開華華埠人。)
《九日將至衢州寄楊使君》(明·嚴嵩)
節序信流邁,川途仍阻修。那知逢九日,復此對孤舟。村晚楓鳴葉,沙寒雁呌儔。爛柯應在眼,未插菊花游。
青蘂那經眼,空樽解浣愁。招尋從今節,歡燕阻良儔。寂寂隨寒雁,茫茫泛雪流。繁香未衰歇,歸賞故林秋。
(嚴嵩,……你懂的)
《九日登景星山》(明·許節)
薄宦三年近,重陽半日閑。得陪文翰友,同上景星山。時菊簪華發,天風醒醉顏。每年今日會,何地復躋攀?
(許節,明江陰人,洪武十三年以監生任江山主薄,居官清苦,吏民畏服,擢禮部主事。景星山,在江山。)
《九日與同寅游爛柯山二首》(明·丁明登)
幾年簿領誤煙霞,僚友相將村徑斜。烏桕帶紅霜后葉,芙蓉凝艷水邊花。仙子局殘將換世,樵人柯爛獨思家。閑來愧作登高賦,且喜耕耘入望賒。
洞口猶存片片霞,幅巾沖破曉煙斜。汲泉煮茗僧燒竹,撾鼓傳杯隸送花。仙子只消棋一局,明王應念澤千家。惆悵二東戈戟亂,桑麻憐此綠陰賒。
(丁明登,字劍虹,江蘇江浦縣人。明神宗萬歷年間,歸依于云棲蓮池大師,曾自號為‘蓮侶’居士。萬歷四十四年(1616)進士。任泉州推官,遷衢州知州。尤精于醫,著有《疴言》、《小康濟》、《蘇意方》等。)
《和九日詩韻》(明·湯瑩)
陣陣天風吹洞霞,登臨笑指葛巾斜。秋高北岸仍過雁,徑轉東籬未有花。五馬聚星占太史,一枰敲月憶仙家。那知柯爛千年后,我輩攀緣興未賒。
(湯瑩,崇禎五年(1632)任衢州通判。)
《九日和丁郡尊韻》(明·花上苑)
一道長虹斂玉霞,參差遠岫碧云斜。襟披物外聊扶竹,帽正樽前好對花。最喜使君能壽國,肯同樵子浪遺家。茱萸莫把添惆悵,待澤蒼生望正賒。
(花上苑,四川南充人,進士出身,崇禎四年任西安縣令,為政寬厚。)
《明成化刻爛柯山詩碑存詩四首》
名山不與眾山同,此日登臨眼界空。曉色皎分瑤草露,天香清散桂花風。明時詎謂無佳士,雅望爭夸看巨公。四美二難難再得,何妨終日醉顏紅。
重九訪柯山,驅馳一徑艱。晴云看冉冉,流水渡潺潺。樹色蒼茫里,鐘聲杳靄間。長生真有術,令我駐衰顏。
云白深處訪仙蹤,此日欣陪□□□?!酢酢酢酢酢酢?,思親佳節□□□。斧柯已爛樵夫渺,棋居猶存石室空。野衲不勝驚喜甚,笙簫齊奏梵王宮。
衢郡柯山久擅名,重陽登眺有□清。晴峰接漢喬松古,秋水盈疇晚稻成。野客樵歸空有跡,真仙弈罷已無情。西風走馬斜陽里,滿耳謳歌頌太平。
(此四詩見載于鄭永禧《爛柯山志》,碑毀字失,著者無可考。讀其文,知詠重九登山事。)
《九日有懷葉柯玉、紉蘭、晁采諸人》(清·周召)
秋聲到枕客衣寒,尚憶鷦枝避赤丸;虎旅鞴鷹夸健翮,龍山戲馬簇雕鞍;故人皂帽誰無恙,舊徑黃花孰可看;為訂加餐須努力,不堪分手各眉攢。
斾卷西風畫角悠,蕭條煙景怕登樓;半年睹面人皆老,兩地銜杯酒易休;趙壹囊中空有眼,張融岸上并無舟;浮生一覺邯鄲夢,見盡榮枯到白頭。
(周召,字公右,號存吾。衢州西安人,順治丁亥拔貢。官陜西鳳縣知縣。著《受書堂稿》《續府志》《吳行日錄》《雙橋隨筆》《鳳州瘁語》《余生草》《釁余雜藝》《讀史百詠》《于越吟》。)(葉南生,字柯玉。葉其珵,字晁采。皆衢西安人。葉紉蘭,待考。)
《重九日天堂山用雪山韻 》(清·許奕琛)
入谷穿云復亂流,黃花翠竹到來幽。品泉恰好分僧茗,送酒何勞典客裘。此日龍丘丹灶隱,當年鹿苑講堂收。空留游子登高興,杖笠相持縱遠眸。
(許奕琛,龍游人,與余際熙王之弼輩游。詩見龍游康熙志,注少府。 事實俟考。)
《九日病腰寫懷》(清·葉聞性)
多病支離秋已殘,隆然日見帶圍寬;登高奈減游山興,尋菊還嗟行路難;磬折豈緣五斗米,引伸誰贈九還丹;漫如佝僂循墻走,懶把茱萸醉里看。
(葉聞性,字逢原,號竹巢。衢州西安人。乾隆辛酉拔貢。著《自娛集》。)
《衢州竹枝詞》(清·鄭桂東 )
鹿鳴山上夕陽曛,鴉舅經霜似火云;九日登高詞客集,賦詩同吊趙姬墳。
(鄭桂東,字湘舲,一字薌林,衢州西安人,鄭烺子。道光癸卯舉人,著《得月樓詩》、《百花詠》。)
《重陽感懷》(清·釋祖江)
滿天烽火逼重陽,入夜悲秋倍感傷。懶問古今成敗事,任留明月照滄桑。
(祖江,字葦波,號東林。俗姓張,衢州西安人。七歲薙度,性恬淡,聰慧絕倫。博通經史內典,能詩善畫,書法二懷,尤冠于時。咸、同間西安彌陀寺僧,常閉關游戲筆墨。壯歲游杭,嘗寓云林,又留靈隱數年,厭其繁華,仍回衢。)
《重陽即事》(清·余暢)
風雨何須竟滿城,重陽節過恰秋成。會逢大耀晴逾好,向晚猶聞打稻聲。
(余暢,清龍游人,事實不詳。)
《爛柯山登高和陳明府韻》(清·徐之凱)
千年看弈人何處?九日提壺興自奢。驛路霜濃催蠟屐,寺樓鐘度過流槎。乍親魚鳥甘為侶,小憩團瓢便作家。古道藤懸買匝匼,小亭檻出見谽谺。落花流水窺漁父,石破天驚問女媧。世路塵埃原自隔,帝閽呼吸未應遐。溪頭曝網魚初美,塔頂銜蘆雁不嘩。野色籠煙熒橘柚,秋聲向夕起蒹葭。天門喜識銀鉤字,石室疑藏箭鏃砂。松下頻開沉碧酒,田間爭望采風車。杯盤泛菊無拘忌,籩豆陳蔬恰靜嘉。陶令素心遺斗勺,坡公險韻斗尖叉。嗟余坎壈攖盤錯,觸境迍邅困狹邪。蕭瑟西風迥白首,蹉跎晚節戀黃花。商歌短褐長增餒,鳥幾雙趺舊有痂。白雪祗今逢郢客,青牛應許度流沙。
〈徐之凱 ,字子強,號若谷。衢州西安人,順治丁酉舉人,戊戌進士,康熙己未舉博學鴻詞。官至桂陽知縣、茂州知州。著《初學集》、《汶山集》、《流憩集》。)
《九日送費豐山赴常州筠浦郡署》(清·陳圣澤)
隼旟熊軾駐城隈,盛事喧傳及草萊;五馬迎親馳驛至,雙魚遺我別章來;卻憐把臂登高節,轉作離群送遠杯;籬菊似知欣戚意,豐含冷蕊半含開。
(陳圣澤 ,字云崿,號橘洲。乾隆時人。著《橘洲近稿》、《中晚吟》。費豐山,衢州費淳。)
《同人游明果寺之四》(清·陳圣洛)
林塘楓葉醉,野岸菊花秋。此日轉重九,青山笑白頭。文章埋枳棘,禪定長松楸。萬法皆如是,何嘗秉燭游。
(陳圣洛 ,字二川,號且翁。衢西安人,乾隆間諸生。著《桐炭》、《候蟲》二集)
《己未重九登黃鶴樓》(清·王登贄 )
耳熟仙蹤黃鶴樓,配萸時節一登游;九天星斗低堪摘,三楚山川望盡收。雉堞參差江底現,帆檣來往浪花??;忽遭風雨撓佳興,未見崔詩在上頭。
(王登贄 ,字汝襄,號雁汀,一號福庭。衢州西安人。乾隆丁酉拔貢。官云南新興州知州。著《福庭存稿》。
《解組后,與葉莘畇、廖儀卿、鈺夫昆玉游烏石山》(清·范崇楷)
世事飄零問轉蓬,兩逢重九入閩中;拖殘墨綬慚今雨,掛卻塵冠醉晚風;照眼空留延壽客,離家懶佩辟邪翁;蹉跎卌載難回首,山自青青葉自紅。
(范崇楷 ,字式之,號望溪,晚號退樵,別號鋤藥山人。衢西安人。乾隆癸卯舉人。官福建寧德知縣。著《鋤藥集》)
《旅中即事》(清·徐崇焵)
維舟岸曲近花香,花謝花開為底忙;一住西湖三五月,蕭條風雨過重陽。
徐崇焵 ,字寶光,號西河,又號蓮湖。乾隆辛卯舉人。官江蘇甘泉知縣,署泰州知州。著《蓮湖詩草》)
《滿庭芳·影寫桐心》(清·劉履芬)
影寫桐心,英餐菊尾,枕邊無奈秋聲。凄凄重九,霜翠滿櫚庭。不信槽床江碧,除酒盞、誰比衫青。剩憐及,阿儂憔悴,淹臥闔閭城。 云泥。凡幾輩,憑高惆悵,負了苔盟。問針陽衰草,可記愁程。說著江南舊夢,搖一片、涼葉空明。天涯去啼鴉夜雨風外坐調笙。
(劉履芬(1827一1879),字彥清,號泖生,清江山人。劉佳子。官江蘇嘉定知縣,因案與上司沖突,自覺未能解民于倒懸,遂自縊于縣署。著《古紅梅閣遺集》五卷,《漚夢詞》一卷。
《重陽日過仙露嶺》(清·金棨)
五年三度嶺,此度恰重陽。正好登高會,誰憐在異鄉。遙天賓雁入,細雨客衣涼。憶昨中秋節,團欒侍北堂。
(金棨,字丹采,號素中,仁和人。歷官濟南知府。有《清暉閣集》。)
《龍游軍中重九 》(清·許瑤光)
那有黃花傍戰場,刁歌劍舞過重陽。警連東海開朝日,暮卷吳天下曉霜。愁說鄉關拼酒醉,幸無風雨逼時忙。登山誤認龍山會,短發應羞落帽狂。
(許瑤光,湖南善化縣人,拔貢,咸豐六年署常山知縣。同治元年七月,許瑤光謁左宗棠于衢州,兩人一見如故,留營幫辦營務,隨左宗棠進軍龍游。許詩有詩史之謂。)(吾讀其寫于龍游的《病媼行》,愴然心痛。)
《龍游軍中重九用許雪門韻》(清·左宗棠)
萬山秋氣赴重陽,破屋頹垣辟戰場。沉劫難消三戶恨,高歌聊發少年狂。五更畫角聲催曉,一夜西風鬢欲霜。笑語黃花吾負爾,荒畦數朵為誰忙。
(左宗棠,1862年在龍游軍中,重九恰聞五十歲生日。)
《龍游軍中重九奉和左中丞韻》(清·楊昌濬)
頻年馬上過重陽,幕府秋風老戰場,南顧尚煩明主慮,東征端賴楚人狂。他鄉紅樹愁今日,故國黃花阻十霜。卻喜生辰逢今節,題糕那惜為書忙。
(楊昌浚,湖南湘鄉人,字石泉。咸豐二年以諸生從羅澤南練鄉勇,與太平軍轉戰鄂贛。同治元年隨左宗棠入浙江,屢破李世賢、汪海洋部。累擢至浙江巡撫。坐馀杭葛畢氏冤案罷官。后再起佐左宗棠新疆軍事。官至陜甘總督。以湟中一帶回民再起反抗罷官。有《平浙紀略》、《平定關隴紀略》。)
《九月七日奔喪返舍完七問營許雪門以軍中重九詩見示奉和二首,服中作韻語,自知罪也》(清·吳毓秋)
辜負從戎在戰場,未偕酬唱過重陽。諸君各競詩才壯,獨我空余意興狂。白旆影懸邊戌月,黃花枝傲暮秋霜。承君把我殷勤示,感慨難成執筆忙。
北風凜冽透沙場,古樹寒酸掛夕陽。亙里云霾親跡杳,孤城雪暗賊氛狂。元戎勝算操平日,諸將嚴威肅曉霜。長祝早將此虜滅,寫文勝奏不嫌忙。
(吳毓秋,1862年龍游之戰中與許瑤光等為左宗棠幕僚,時值重陽,激戰間隙,左公于龍游城外詠詩,和者紛紛。)
《和許雪門龍游軍中重九》(清·周壽山)
衢州城外即沙場,西去秋風比客忙。半載孤單經百戰,一樽兩地各重陽。飛鴻蔽野天如暝,匹馬盤山夜有霜。仍擬登高尋勝會,不妨扶病作詩狂。
(周壽山,某太守,不詳)
《次和蔣觀察重九日鹿鳴登高之作》(清·釋開闡)
在山云笑出山忙,十里樓臺掛夕陽;來就菊花開盛節,陶家三徑未曾荒。
未經霜處草猶肥,亦有經霜落葉飛;為賞重陽風景地,已隨黃犢過柴扉。
相約登高盡一朝,多將閑話問漁樵;長官一自忘歸去,明月當頭上九霄。
(開闡,晚清鹿鳴山寺僧。湖南某縣人。由文士入行伍,薦游擊。中歲棄官落發,云游四方。經衢,愛鹿鳴風景,卓錫長住。)
《離亭燕·秋日登一葦亭》(清·周遐祚)
客里光陰真驟,風物又降重九。水色山光都不異,只恨綠稀紅瘦。乘興倚花欄,已過授衣時候。 遠浦未消迴溜,催散鷺朋鷗友。天末歸航遍歷歷,數盡云檣如繡??犊槐?,驚落霜華滿袖。
(周遐祚,字又康,清時山陰諸生。著有《寶香堂詩稿》。一葦亭,在江山,明毛遠敬建。)
《重九登爛柯詩謝張禮修》(清·沈渼)
仄經危坡抱郭斜,筍輿扶我過山家。狂灘繞屋響疑雨,霜葉半林紅勝花。節冷茱萸開曉霽,觴傾菊蕊醉流霞。明朝有約登高去,落帽無須笑孟嘉。
嵐氣空濛欲曙天,攀蘿遙指白云巔。同登福地先參佛,能著枯棋便是仙。玉洞花明霜棗熟,樵柯人醉酒痕鮮。竹壚茶筅相羊久,雅意難忘地主賢。
(沈渼,字琴帆,號月田,浙江歸安人,西安教諭沈方籛子。隨父寓衢數年,嘉慶五年(1800)庚申舉人,任建德教諭。)
《丁丑九日柯山即事》(用吳西瀛客中三度訪青霞為起句)(清·陳鵬年)
客中三度訪青霞,此地登高興倍奢。江上百年逢九日,人間萬里聚浮槎。丹梯險辟仙靈窟,蠟屐閑尋老納家。自是神功開混沌,遂令虛谷露谽谺。虹梁跨壑鞭秦帝,鰲背凌霄煉女媧。世外爛柯人已去,山中看弈路空遐。沾衣巖翠寒新起,聒耳松聲靜少嘩。一帶晚山明夕照,幾灣秋水傍蒹葭。木奴晴亸金丸彈,烏桕霜酣鶴頂砂。問道乍疑雞犬路,深村初轉稻粱車。白衣酒至慚陶令,吹帽風來憶孟嘉。自笑一官腰屢折,無端索句手頻叉。鯨吞座上誇中圣,壺隱尊前點辟邪?;聸r只應同落葉,鄉心聊復問黃花。蠶叢到處看張艾,邱壑關情類嗜痂。早晚啣蘆隨寒雁,白云西望是長沙。
《再用九日前韻詠懷》(清·陳鵬年)
城南一片是青霞,半日余閑福更奢。敢謂名山叨地主,不聞滄海系靈槎。旱余晚穗垂千杵,雨后新晴遍萬家。衣袖乍沾云叆叇,足音微響空谽谺。莓苔剝蝕悲龍象,陵墓遷夠變女媧。筇杖偶來躭寂歷,芒鞋不礙討幽遐。接天紅葉凋愈麗,漱壑風飔靜轉嘩。故國音書遲侯雁,伊人秋思在蒹葭。山風果落收丹粒,巖竇泉香掬玉砂。道術難期黃石履,閑心須付曲生車。登臨慷慨輸羊峴,酬唱風流勝永嘉。自笑減圍腰漸瘦,誰憐執板手常叉。貧非關病虛游圣,壯不如人豈觸邪。似我尊前聊白眼,共君頭上插黃花。百觴痛飲因消渴,七字豪吟慣嗜痂。野渡舟橫歸路晚,夕陽煙樹靄平沙。
(陳鵬年(1663—1723),字北溟,又字滄州,湖廣湘潭人,清代官吏、學者??滴跞?1691)進士。歷官浙江衢州西安知縣、江南山陽知縣、江寧知府、蘇州知府、河道總督,多善政、以清廉著稱。卒于任。有《道榮堂文集》、《喝月詞》、《歷仕政略》《河工條約》等,曾修衢州《西安縣志》。)
《九日爛柯山登高》(清·陳憲)
仙源塵跡兩茫茫,丘壑猶存舊石梁。洞口秋濤鳴落葉,巖邊晚樹散幽香。當年看弈渾閑事,今日留題選勝場。更藉風流賢令尹,登高采菊共飛觴。
(陳憲,字聿章,清人,籍貫生平不詳。)
《和庚申九日同人鹿鳴山登高原韻》(民國·鄭永禧)
禪房花木徑通幽,作客頻年此息游。蘋野呦鳴還憶昔,桑田變換又驚秋。天高氣爽行逾健,江靜風平浪不流。乘興登亭時閑覽。倚樓閑數往來舟。
(鄭永禧(1866—1931),字緯臣,號渭川,光緒二十三年(1897)鄉試解元。因衢州教案受牽連,被革去功名。民國六年(1917)冬月出任湖北恩施縣任知事。晚年病中撰寫三十卷、百余萬言的《衢縣志》,另有《西安懷舊錄》《施州考古記》《姑蔑地理變遷考》《衢州鄉土方言考》《爛柯山志》《竹隱廬隨筆》《隱林》等。)
《重九》(民國·徐瑞徵)
一般事業鼠搬薑,贏得年年作客忙。生計依然窮措大,是非誰管蔡中郎。頻添白發知愁重,坐對青燈覺夜長。寥落江湖倍惆悵,宣南今又見重陽。
〈徐瑞徵(1879—1937),字蘭蓀,號心庵,衢州爛柯山下石室村人。精擅書畫、篆刻,尤工設色花鳥,擅鐵筆治印。性嗜酒,抗戰爆發,自河南開封避歸衢州,竟以酒致疾而卒,葬于爛柯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