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之前,特地去網上翻了翻類似的話題,但大多都是問怎樣會由喜歡變得討厭,答案倒是五花八門,頗為精彩。
想來也是,一個人日行百善的人,某天做了一件惡事,那這個人也就十惡不赦了——由喜歡變得討厭,真的太過于容易。
那么反過來,怎樣一個瞬間,會讓你對一個人,由討厭變得喜歡呢?
講幾個真實的案例吧。
No.1
有一次在街上,看見一個小男孩,吵著嚷著要媽媽買棉花糖。
媽媽很不高興,指著他手里的小糖人:“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么還買?”
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不走,媽媽拗不過他,還是給他買了。
我搖了搖頭,對這對母子充滿了不屑與憐憫,從小成績優異,聽話懂事的我,實在看不慣這種無理取鬧的孩子——以及寵溺孩子的母親。
小男孩如愿以償地得到了他的棉花糖,臉上的喜悅毫不掩飾,他看著手中的糖人,高興地說:“大圣,你的筋斗云來了!”
我清晰的記得,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差點哭了出來。
也許,懂事可以教育出一個束手束腳,瞻前顧后的“成熟的人”。但只有敢要棉花糖的小孩,才會成為那個敢于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歇斯底里,頭破血流也絕不回頭的熱血青年吧?
No.2
高中時候,班上有一位同學,八面玲瓏,舌可燦蓮,人緣頗好。當然,擅長交際的我倒是不程多讓。
但我不太喜歡他,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真心待人,而總覺得他,很虛偽。
大一暑假,約了幾個人出來玩,他也來了。
知道他在大學玩藝術,玩社團玩得順風順水,偶爾出去搞點街演,拉點贊助什么的。我半開玩笑地說:“現在混得這么好,都快忘了我們這幫兄弟了把?”
他瞥了我一眼:“你又開玩笑,一輩子的兄弟,怎么忘得了?”
我笑著說:“盡拿好話框我。”
他沒有回答我,只是莫名其妙地念了一段很蹩腳的“文言文”,旁邊的人一頭霧水。
我突然感覺有點手腳無措,過了好一會兒才用力抱了他一下:“好兄弟。”
那段蹩腳的文言文,是我高中寫給他的同學錄。
No.3
大學有個室友,被愛情虐得死去活來,欲仙欲死。
我們勸過他很多次,可著了魔的人,外人是拉不住的。
終于,大四實習的時候,他女朋友懷了別人的孩子,他背下所有罵名,陪她去打了孩子,終于下定決心斷了個干凈。
工作之后,新的愛情很順利,也很快帶女朋友和我們見了個面。
我并不喜歡他這個新女朋友,因為她除了不會水性楊花之外,和他前女友如出一轍,依舊不替我們室友考慮一丁點,沒個講理的時候。
有一天,跟我們室友一個單位的同學和我聊天,說我們那個室友又杯具了。
“怎么?不會又綠了吧?”
“那倒不是,是他那媳婦,威脅他說,你要是有一天敢和老子說一句分手,老子和你同歸于盡。”
我如釋重負地笑了。我們室友的情況我清楚,那時候的他,的確一窮二白,什么都沒有。
不管他們私下相處的方式如何,但至少,她愛他,他在不停地努力,這就夠了。
末了,貼上幾句歌詞,是網絡歌手魚果在婚禮上,唱自己新娘的:
無數次想象過這一幕,
你穿上圣潔的禮服,
和著音符,
步履款款,
容顏楚楚。
你押上一輩子的賭注,
賭我們兩個人的幸福,
我怎么可以,
怎么可以,
讓你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