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能發掘營FH0094九尾〕
本篇文章8300字左右,燒腦,請慎用。
關鍵詞:內容創業 |市場|業務流|定位|卡位|上位|標簽|個人成長|戰略精進
在潛能孵化營的第一節線上分享課里,秋葉大叔2.4萬字的文稿講述完全征服了我這個聽眾,聽完之后我覺得值回票價999元!
第一:大叔是個好老師!
做學生簡單,但做名師的學生難。秋葉大叔是做在線教育的,從大叔的PPT課程里,我能感覺到他知道學生學的過程中哪些地方可能不好理解,哪些地方需要重點講解。別看這簡單的兩點,能做好的都不簡單。另外,大叔準備第一節課的時候真的很用心,2.4萬字的內容量殺死了我很多腦細胞。
第二:課程內容很干。
我可以這樣說,能把這節課程的內容消化到6層的人都不簡單!不如先做個測試,看你理解了幾層:
1-找到自己定位的結構化思維是什么?
2-老師是如何理解:如何強化自己的標簽形成卡位?我理解了多少?
3-認識從領先一步到系統變現搶位講的是什么?
別急,先不要問我理解了幾層,因為我也不能確定我到底理解了幾層,可能有1到2層?這個不好說。
其實不用多想,那些沒有實際操作過就說自己百分之百理解的人一定是在吹牛皮。要說誰對這個分享最了解?那當然是老師最了解了。大叔說了一句話:讓我去把這種通過實操型的課程講解得容易理解,并且在講完之后能引起你深度思考和輸出,對我來說難度也是挺大的。由此你可以理解這節課的內容是有多干了吧。我知道理解這節課有難度,所以我不敢確切地說我理解了幾層。因為,僅僅理解一個課程就不僅僅包含思考一個層面,還有實踐。這對我們這些求知者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我們要清楚,理解東西的途徑除了思考還有行動,如果我們不能完全理解一個知識點,那我們就應該試著去行動,直到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三:課程選取的案例很務實,很有誠意。
我們都知道舉例子是理解一個知識點最常用也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在講課的過程中,秋葉大叔列舉的最務實最有誠意的案例就是他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秋葉PPT團隊的戰略發展剖析。甚至,大叔都不惜坦誠自己的弱點,毫無保留地跟別人講解自己的經歷以及自己的團隊發展戰略。這誠意真的可見一斑了。
除此之外,大叔還舉了很多我們熟悉的例子,比如古典老師的卡位經歷,小米手機的多階段卡位過程等等。
不管你有沒有聽過這節課,看完我簡單的介紹之后,我相信你對這節課應該有了一定的評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你是怎么評價這節課的哦。
下面重點來了。
知道你為什么明明報了一節非常好的課程,自己又聽別人講了那么多,可還是感覺空落落的,好像并沒有學到什么嗎?如果你真的有這個困惑,不妨認真往下讀,看看我的學習過程是不是對你有所啟發。
既然是聽課,我覺得就得動手多做作業,不做作業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在課程分享里,老師口頭上布置了這些作業:
第一個與《不同階段的四種定位策略》矩陣分析圖有關:
A:我是一名大學生,我馬上就要畢業了,我不知道我該做什么,甚至能做什么?
B:我非常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我辭職過,沒成,在努力地學習,想轉行,看不到希望。
C:我有一份很無聊、穩定、但沒有成長的工作,但是這樣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現在有機會跳槽到好工作,但沒有時間做個人IP,我該怎么辦?
D:我31歲,山東普通大學,美股超短線交易有7、8年經驗,有車有房,股票比特幣基金房產總共1500萬,想干番事業……..
問:ABCD四種人分別處于上圖中的哪一個階段?他應該定位怎樣的人生發展戰略?
我的答案是:
A,明顯處于平穩起步的階段
B,也處于平穩起步的階段,但可以慢慢升級賽道
C,處于選擇跑道的階段
D,可以是選擇跑道也可以是更換游戲。
這個矩陣分析圖用能力水平和風險偏好兩個維度來幫你定位人生的發展戰略。如果你想要學透定位或者覺得好玩,那不妨也動手分析一下你自己。
第二個是與三種類型人的人生歷程有關:
你到底要做哪種人?三種不同人背后要付出的代價有哪些?
對于成為三種人要付出的代價,大叔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偉人:大起大落,身邊的親人都得不到祝福。
牛人:找你的人多,煩惱也多。
凡人:活得歲月靜好,但又不那么甘心,希望活得有意義點。
我給出答案是這樣的:
首先,我的答案不是凡人。我想,能花錢進入潛能孵化營的小伙伴都不是為了要成為一個凡人。
其次,先不提偉人。我覺得,不管是成為厲害的人還是牛人大咖,下面這些代價都是要付出的,是不可避免要付出的。
1-時間:沒有積累就不要談改變。想做任何事情,沒有時間保證根本沒有可能。時間是最常見但卻也是必不可少要付出的代價。
2-幼稚:沒有痛苦的成長都不能算真正的成長。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里,少不了難過,少不了心酸,少不了心碎。玻璃心,幼稚是在你達到目標過程中必須要拋棄的東西。
3-金錢:不用多說,總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投入金錢的。
4-身體健康:沒能力沒資源的時候,你拼什么?只能拼命。
5-興趣愛好:為了看到一點點成績,你可能都沒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甚至是抽時間娛樂。
除此之外再想一想,當你沒有以上看起來簡單的5點內容之后,你可能又附加性地失去了什么?這當然也算代價。
也許你可能不太認同,因為我的答案不一定是標準的,正確的。所以問題來了,你說你想要成為IP,那你的答案是什么?
大叔說:能看清楚自己要承擔后果的選擇,往往能堅持更久。這句話看似很簡單,其實我知道:沒有痛的教訓作情緒,你怎么可能總結得出來?
僅僅是做自己,我都覺得要不斷地付出痛的代價。所以我也總結了呀:做自己的本質就是不斷付出代價。
再者更不要說,我們要成為誰了。個中痛苦,明白的人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人他慢慢會明白的。
第三個是和初心有關的:
所有的可能都要用初心來衡量,你的初心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和喜歡的人待在一起消磨時光。我初心的核心是人。要說喜歡的人都包含什么人呢?喜歡又是怎么定義的呢?怎么回答?
來潛能孵化營,你想孵化的潛能是什么?你的動機是什么?你為什么會有這個動機?
我的答案是:
我要做一個牛人(我要孵化的潛能),因為成為牛人我能賺到很多錢(我要孵化潛能背后下的動機)。當賺到很多錢的時候,我就不再被物質所束縛行為自由了。有了自由,我就能和喜歡的人待在一起了(我一切行為背后的初心)。
第四個是和“市場”以及“人生機會”有關的:
把你想做的事情全寫下來,然后去調研這個方向的時薪待遇和就業規模,看看有沒有適合你走向成功的機會。
我的答案是:暫時先不思考這個問題。
當然,如果你的技能儲備很好,有資源和勢能。那么,你真的要去調研市場,并為殺進某個市場做準備了。
另外,我覺得不是等你打磨好了技能再開始考慮市場。而是你有個基本的判斷,邊做邊準備。我們要記住:沒有永遠的準備好,有了判斷我們馬上就要行動。
為什么我不思考這個問題呢?
大叔說:如果你覺得你的積累有真正的市場的切入口,我們再談怎么做更有機會。秋葉大叔是在打磨自己標簽所需技能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慢慢開始準備做產品,給自己貼標簽的。我個人覺得,很多人應該都是這樣的行動策略。沒有積累那就先去積累,等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再去思考也不遲。
大叔是在明確了所要殺入的市場之后行動的,而我才處于一個很初級的階段,連適合自己的技能是什么都沒搞清楚,談什么市場。我得多行動,多增長知識,增長閱歷,多發展幾個核心技能,然后再做進一步打算。再說了,這個問題要是誰都能輕易想透徹,那人人搞內容創業都能成功了。
接下來談一談我是如何深入學習這節課程的。
如果要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我的學習過程的話,我覺得可以用這幾個關鍵詞:
第一:主動
第二:策略
第三:深究
第四:聯系
第五:反復
一,學習這件事情一定要養成一個主動的習慣。
主動了解課程內容,主動設置提問的問題,主動明確我想解決什么問題,主動明確我應該如何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下一步行動。
比如,我就在課程開始之前準備了這兩個問題:
1-什么是定位?定位什么?如果用一句話概括講清楚什么是定位,定位的對象是什么,那應該怎么講?
2-定位的對象是能提供或者將要提供給別人的價值嗎?
有了這兩個問題,聽的時候我至少有目的,這樣也會避免毫無收獲的情況。而且還能幫助我評估,我是不是真的理解了這節課的內容。
二,設置好問題之后,要講究策略性地聽課。
聽課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從行動上改變自己。而改變行動要先從改變和升級認知開始,所以不要盲目地做筆記,更不要純粹地做筆記。對于這種特別干的課程,先認真聽一遍,以理解為主,偶爾記錄一下特別重要的觀點和思路就好了,第一遍以后再去系統整理。不然很有可能,筆記沒做到位,理解也沒到位,得不償失。
如果你真的是一個特別愛學習愿意死磕的人,那么,你一定要試一試提問式學習法。通過不斷深入式地提問,你會比一般人理解得更透徹,吸收得也更快。
下面的13個問題是我對課程中我不理解的內容的提問。當然,要想完全理解透這節課程,肯定不止這13個問題。經過學習和思考,我也得出了我對于這13個問題的理解,歡迎多多交流。
三,深入研究不理解的和可能不理解的內容,聯系自己,反復思考。
——關于課程大綱,3個問題
1-找到自己定位的結構化思維是什么?
1.確定戰略:根據矩陣分析圖分析你的能力和風險偏好都處于什么水平,進而確定你的人生發展戰略。
2.保持初心:做事情以及做選擇都要把你的初心拿出來進行衡量。
3.確定人生發展路徑:不同的人生路徑決定了你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請依據你的初心選擇你要成為誰。
4.找準跑道:根據內容創業的四個發展階段來衡量和評估你的跑道,判斷它是否合適,是否能一步步地幫你接近市場。
5.行動:選擇做那個與離錢最近方向有關的事情。除此之外,你還要在你找準的長跑道上不斷地做正確的選擇,一步步地接近人生上游。
2-老師是如何理解:如何強化自己的標簽形成卡位的?我能不能理解?
我個人覺得,老師的一系列系統性地動作就很好地解釋了如何強化自己的標簽形成卡位的。你看秋葉大叔帶領秋葉PPT團隊,開發課程,寫圖書,做內訓,開直播等等,這已經告訴了我們如何強化自己的標簽了。這就是我的理解。如果你還不能理解,那就看看下面這段話,相信你慢慢就能明白我想說的道理了。
卡位的對象是市場,卡位的工具是標簽。正所謂卡位拼的是跑道,而上位拼的是耐力。跑道是什么?跑道的核心是你能持續強化標簽的原料。原料是什么?原料是一切能加工成產品的東西。你的原料有多少,能打磨出的產品有幾類,直接關系到你卡位的跑道有多長。你的跑道越長,你注入選定標簽的能量就越多,你的標簽強化就越容易,你的卡位就越容易成功。(僅個人理解,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3-“認識從領先一步到系統變現搶位”這主要講什么?
我的理解是:
1-先知道:知道有這個概念,知道有這個可能,知道有這個趨勢等等。
2-再搞透:搞透這個概念,搞透這個可能,搞透這個趨勢,以及最重要的:搞透如何下一步行動。
3-接著下一步行動:下一步行動簡單地講就是做正確的事情。
——關于定位,4個問題
1-什么是定位?定位什么?如果用一句話概括講清楚什么是定位,定位的對象是什么,那應該怎么講?
秋葉大叔說:定位就是做選擇的能力。
這句話大叔把定位看成是一種能力。這個沒錯,定位確實是一種能力。但是,我聽完之后還是不能理解定位到底是什么?
聽完整個內容之后,當我再去深究時我發現:沒錯,定位就是做選擇的能力。選擇什么?選擇距離錢最近的那個可能。
可能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可能就是你能走向成功的方向,其實,這還不確切。再深入一層,那么可能就是你能撬得動的、有潛能的市場。
那這一分析,哦,我知道了:定位就是選擇那個你能撬得動的、有潛能的市場!
如果你還不理解,那下面我給出我對于定位的一個理解。它應該算是比較直觀,可以直接套用到自己身上的一個理解了。首先我一句話概括定位:
定位就是用矩陣分析圖定下你人生成長戰略的位置,然后用初心去鎖定你的人生發展路徑,最后,選定一條比較能持續發展的跑道,接著,持續做距離錢最近方向的事情。
其次,我總結出5個關鍵詞來幫你做好定位:
1-戰略 2-初心 3-人生路徑 4-長跑道 5-行動
我的人生戰略是平穩起步,之后再升級賽道。
我的初心是和喜歡的人待在一起。
我的人生路徑是選擇成為一個牛人。
現階段,我不能說我已經想清楚了內容創業的長跑道了。但我知道我如何才能慢慢地從一條條的小跑道最終趕上這條長跑道。
另外,我現在的行動還沒有和長跑道搭邊。定位中的行動指的是你在長跑道里的一步步行動。
你呢?你理解定位是什么了嗎?
2-定位的對象是能提供或者將要提供給別人的價值嗎?
通過學習,以及上面的分析,我明白了。定位就是定位和你自己有關的對象。這些對象不止一個,它包括:4種人生不同階段的發展戰略、3種不同類型的人生成長路徑、1條能持續發展的長跑道、以及最底層的行動,其最終的結果是做一個和市場有關的選擇。
很明顯,這個定位和其它類型的定位不一樣,比如自媒體的定位。
首先自媒體的定位對象就是自媒體本身,也即你要做一個什么類型的自媒體。間接性地表現為,你的自媒體能給什么樣的人帶來什么樣的價值。比如你套用下面這句話來判斷別人的自媒體都是什么定位,甚至你還能判斷他的定位是不是很清晰——我要做一個能給XXX人帶來XXX價值的自媒體。
3-能讓我走向成功的人生可能有哪些?
不是說定位就是選擇那個你能撬得動的、有潛能的市場嗎?那能讓我賺到錢,而且又是有潛能,我還能撬得動的市場有哪些呢?
再想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要先想一想下面這7個問題:
1.你知道市場是什么嗎?
2.你現在所知道的一些能賺錢的市場有潛能嗎?它會不會是一個坑?
3.有潛能的市場的特點是什么?
這個小問題,大叔給了一個解答和一個了解市場的下一步行動。
大叔說,有潛能的市場是這樣的:市場規模大,交易頻率快,交易價格高。
這里放上一張大叔的PPT課件來說明一下:
大叔也提供了一個行動方法:通過在行或者分答,你去提問這個行業的領軍人物。然后去問這個問題:這個行業的牛人一個小時薪水多少?
如果你真的行動了,那這個問題應該不大。
4.知道了什么叫作有潛能的市場,也知道了我可以嘗試努力的市場了,那我應該行動嗎?如果應該,是為什么?如果不應該,又是為什么?
5.假設我應該行動了,那我有沒有哪些東西沒有準備好?
6.假設我不應該行動,那我的初心里有沒有這個內容?我是不是還想要行動?
7.我現在應該做什么?
如果讓我來回答以上的7個問題我會怎么回答呢?
我的答案是——不回答。我根本不會嘗試去思考這些問題,因為我還沒有達到距離做選擇只差一步之遙的水平。我要做的是,先成為厲害的人,慢慢積累能量,積累視野,積累認知,積累資源。等我水平達到了一個高度,我再去思考這些問題,那么我花費解決以上問題的時間肯定比現在少10倍。
既然我還沒能力做選擇,那我該怎么辦?
首先得把定位的對象一一掛鉤吧,其次再做做積累吧,或者升級一下跑道也說不定。
大叔說:我們要清楚內容創業經歷的跑道是什么?要清楚哪些領域有長跑道,可以投入精力,哪些領域是短跑道只能玩玩票,不能投入太多精力。如果你不清楚怎么做,那在內容創業的早期至少有三件事情可做:
1.找距離錢近的方向
2.打磨這個方向所需要的專業技能
3.打磨你的專業影響力,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影響力,那你要考慮有沒有幫你接近市場,還是在誤導你。
如果你還是不清楚,那下面這張圖一定能幫到你:
4-我的那一條能持續發展的長跑道是什么?它在哪里?
前面我已經簡單地提到了,我也不清楚我的那條內容創業的長跑道在哪里。但根據大叔的總結,做內容創業基本上有四個階段:學習技能,積累勢能,獨立培訓,合伙創業。依據這個模型,定位好自己所處的階段,然后搞清楚如何為下一個階段做準備基本就差不多了。
這里有三句話,大叔說得特別棒:
——關于卡位,4個問題
1-什么是標簽?
先不談標簽是什么,我們先思考一下:我們給自己貼這個標簽有什么用?
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肯定是,讓別人記住我啊。
沒錯,在內容創業的洪流中,我們給自己貼標簽就只有一個需求——讓別人記住自己。
但讓別人記住自己仍然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讓消費者一想起他的某個需求,就馬上聯系到你一個人,然后涌向你這里消費!
大叔在講卡位的時候講了這些話:
1.要在顧客大腦里植入一個只屬于自己的標簽
2.凡是能夠批量復制的,都不是卡位
3.你要卡的標簽,必須是輻射一個足以養活你或你的團隊市場
仔細思考這些內容,你會發現標簽的一些特征:
第一:標簽和人有關
第二:標簽只屬于自己,不能被批量復制
第三:這個標簽能帶來收入
所以我終于有所感悟:秋葉大叔的“PPT達人”雖然能讓人記住,但仍然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標簽。它只能算是一個幫你帶來流量的切入點。因為,對于PPT來說,這個市場可以成為達人的也有很多,大叔不是唯一一個。除此之外,這個“PPT達人”也不能帶來很多收入。
正如大叔所說,我們給別人的標簽是:堅持出最干的PPT教材和PPT教程,秋葉PPT團隊是PPT這個市場最用心的團隊。
說起標簽,很多人就會想起品牌。我覺得,標簽不等于品牌,在細分市場里的才叫標簽,在整個大市場里的才叫品牌。品牌涉及到細分市場的上游,是整個行業優勢比較大,影響力比較高的產品體系文化。這句話里面包含了幾個有關品牌的核心元素。這里我就不深究了。
比如說,“秋葉PPT”這個品牌。它是在整個教育界有名氣的一種文化。一提起秋葉PPT,你能想起秋葉PPT這個團隊,想起這個團隊的系列產品,系列圖書等等,它可以說是一種文化。
2-卡位的對象是什么?用什么來進行卡位的?
我個人的理解是,卡位的對象是市場,卡位的工具是標簽。
正所謂卡位拼的是跑道,而上位拼的是耐力。跑道是什么?跑道的核心是你能持續強化標簽的原料。原料是什么?原料是一切能加工成產品的東西。你的原料有多少,能打磨出的產品有幾類,直接關系到你卡位的跑道有多長。你的跑道越長,你注入選定標簽的能量就越多,你的標簽強化就越容易,你的卡位就越容易成功。
那么,什么是合格的卡位?什么又是不合格的卡位呢?
前者不好判斷,但是大叔給了幾個判斷不合格卡位的標準:
第一:獲得一些證書不代表標簽,更不代表卡位成功。
第二:階段性地進展不能算卡位成功。
第三:成功推出一門課程不能算卡位成功。
第四:能批量復制的不能叫做卡位。
第五:沒有高手把你當對手之前,你就別以為自己卡位成功。
有了這些標準,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也能有個對照,至少我們能警醒地判斷自己是否在卡位,以及卡位是否成功。
當然,大叔也提到他的一個小小的卡位:別人一提到秋葉兩個字,馬上就想起了學PPT,想起了秋葉PPT團隊,這算是一個卡位。
古典老師寫出了一本暢銷書,《拆掉思維里的墻》提升了自己的勢能,別人一提起古典,馬上就想起了職場生涯規劃師。我覺得這也算是一個卡位。
綜上所說,我覺得卡位就是:在一個市場里,別人一想起這個市場里的產品或者別人一提到你,馬上就提起你的標簽,這就算卡位。
3-如何卡位?
1.卡位過程心態很重要:沒有永遠的準備好,多總結,多多對比同期。
2.找到一個主標簽和若干副標簽:主標簽越細分市場越好,越小越容易占位;副標簽要凸顯獨特性,而且還能滿足一定的需求,帶來價值。
3.明白卡位的整個流程:要有整體意識,要清楚下一步做什么。努力的過程中不要掉入了精進的坑。
4-卡位的一步步行動是什么?
1.先找到一個標簽:標簽從市場的細分領域里發掘。
2.搞清楚卡位的姿勢有哪些:如果你真的感興趣,那這個問題可以多多思考一下。它能幫助你理解什么是最好的卡位姿勢。
3.最好的卡位姿勢是抱大腿:想要快速起飛,那就得學會借力積累能量。抱上大腿的時候就好比在滾一個雪球,能幫你快速成長,能幫你實現資源最大化擴充,可以說是質的飛躍。
4.朝著標簽持續行動:確定好標簽,接下來就得持續努力,為標簽不斷注入新的能量,強化標簽。
——關于上位,2個問題
1-什么是上位?
我的理解是:在你選好的那條長跑道里,你通過持續運營,不斷強化標簽,持續占領市場,最終,消費者認同你的品牌的過程。上位不是一個靜止的過程,它是一個動態跟進,取得最大優勢的過程。最明顯的特征是你打造的品牌的到了市場的認同。但認同之后并不是終點,你還需要保持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在市場中處于一個相對安全的高度,這才叫作上位。所以,我覺得大叔說得挺對的,在教育這個行業,它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斗。只要你做內容創業,你就會面臨永無止境的競爭。
2-如何上位?
大叔講上位的課件里有一個“定位四步法”。但我覺得,實際上它應該是上位過程中,戰略和流程中的一部分。
第一對標:確定競爭對手是誰
第二定位:避開強勢競爭,確立品牌優勢。
第三蓄勢:為定位攢夠信任狀。
第四推廣:借助勢能深度整合。
除了上面的四步,上位還需要有一個清晰的,可運轉的“產品+渠道+服務”三步流程體系。前者只是內容創業者在做產品過程中,他行動中的重點,但還沒有提到渠道和服務。
渠道的來源有兩個途徑:第一是通過系統運營,不斷導流自建渠道;第二是借助外力合作,抱大腿來共用流量。
至于服務,那就是整個團隊一起做、系統做、才能做好的事情。所以大叔說,做內容創業,一定要從爆款卡位轉型到系統卡位,并且盡早搭建團隊,最終形成一個不可復制的能力桶。如此以后,上位才會持久,品牌才會安全。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這節課到底講了什么,我覺得應該是這樣:這節課主要講了,在內容創業領域,從一個人成長精進,到占據市場份額,再到樹立品牌形象所需要的一些戰略性知識。
相信能有耐心看完以上這么多文字,你一定是非常用心的。我相信你也一定有所啟發和收獲。這樣,我花費這么長時間寫下來,功夫就沒有白費,我簡單總結一下。看完這篇文章,你至少應該能學到這些東西:
第一:一種提問式學習方法
第二:如何運用提問來剖析一個自己不能理解的問題
第三:你應該能清楚地明白:定位,卡位,上位都是什么,以及它們分別是如何行動的。
第四:如果你是潛能營的小伙伴,那我的深度思考應該能對你理解大叔的課程有所幫助。
好了,我想用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里說的一句話來收尾。古典老師說:你要做的事情,一定有別人提前做過,而且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去做,你要做的就是學習他們是如何做的。
我是九尾,一個慢慢長大的學生。我喜歡讀書和健身,會唱歌,偶爾總結,時常反思,對知識充滿求知欲。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不要忘了關注我,多多和我交流哦。[手動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