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我不聰明,還與只知道埋頭拉車,不知道抬頭看路有關。一直以來,我認為不埋頭拉車,長個頭干什么用呢?后來發現,長的頭是用來思考的。長的手是用來使力的。
明白了二者主要功能,我才意識到,原來抬頭看路,然后把入了眼的,再思考一番,這頭基本上就發揮用途了。
再后來,有事沒事,我都喜歡坐下來就某件事靜靜思考一番。最起碼給規劃出一個發展的大框架了。這就好比我撥云見路一樣。
現在,我喜歡在做一件事時,先畫出大框架、大輪廓來,然后在細節上努力。用時髦的話說,叫戰略的勤奮。我這個人不喜歡別人塞給自己一大堆理論,喜歡自己坐在那里琢磨,直到琢磨出清晰的路徑來。這點對我的工作和生活幫助很大。
可惜,40歲以后才領悟到。不過,我喜歡安慰自己并且很快就把自己治愈了。今天有收獲,明天就會有進步。
第一劑處方|借扇成名,借力使力,東晉謝安非凡的營銷術
其實,自己只管不斷提高自己能力。其他事情未必是自己擅長的,那就交給擅長的人。用自己的專長和他人專長交換。現實中,所謂的人際關系,就是價值的對等和交換。否則,沒人跟你打交道。
縱然很現實,但完全可以理解。時間緊迫,沒有人愿意和低于自己價值的人打交道。東晉的謝安,就是個大營銷專家,他懂得先把自己打造成名相,積攢起自己的影響力。
因此,許多人都喜歡他。有同鄉拜訪他,沒有路費,謝安在同鄉五萬把扇子中拿了一把扇子執于手中。消息傳出,“京師士庶爭相購買”,扇子價格暴增,同鄉路費解決了。
“五萬蒲葵扇”是謝安利用名人效應創造的營銷奇跡。不得不說,謝安比我們很多人聰明。他知道只有將自己打造成名相、專家、大家才會給他面子,才能真正借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