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時間”,我們都想要,但是一旦到手,卻又不珍惜。比如,正在放暑假的我,也可能是正在熬夜刷劇的你。
說好的,暑假要看的書呢?說好的,暑假要學的英語呢?說好的,要掌握新技能的人呢?說好的,要一個暑假變美變帥呢?
我們沒有時間的時候,想了很多。但是有了時間之后,又不珍惜。人,往往如此。時間難求,平靜充實地度過這段時間,更難求。
那么,暑假該怎么過呢?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對我頗有啟示。
浮躁的環境,寧靜在內心
讀書與寫作,這兩件事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古人讀書,多熟讀成誦。如今的人,閱讀速度如飛,還嫌不夠。
曾幾何時,我沉浸在閱讀之中,只顧享受其中的興味。但是現在,除非遇到極好的書,不然我總忘不了速度這回事兒。自從江南歸來,最近的日子里,我都在努力學著慢下來。想要把日子過成詩,卻發現真的很難。
把日子過成怎樣,與經濟無關,和心境有關。哪怕是處在戰亂之中,好學的人,也能找到自己的寧靜。我總是想,如果魯迅活在當今這個年代,他對于速讀會是怎樣的認識?他會不會開課,成為新一代的網紅IP?
一個人,是該順應時代的需求,還是要堅持自己的信仰呢?我們總會迷茫,那是因為我們身邊的聲音太過嘈雜,而正確的見解又太少。跟隨什么樣的人,擁有什么樣的信仰,就會成就什么樣的人生。浮躁的環境中,更應該讀好書。
題目和內容,孰輕孰重?
及至最近,我讀了葉圣陶和夏丏尊的《文心》,才如沐春風,想明白了很多道理。這些道理,并不多么深奧,但是,再次看到,卻覺得醍醐灌頂。之前的種種困惑,無非都是因為自己讀錯了書。
依自然的順序,一定先有內容,后有題目。
在實際應用上,一篇文字的題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題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便于稱說,并沒什么了不起的關系。
寫文章的人,都知道先有內容,后有題目的事情,這很自然。但是隨著自媒體網文的飛速發展,題目的地位,反而越來越重要,一度超過了內容。
有人甚至口出狂言:得題目者,得天下!很久沒有聽到真誠的話語,這樣扭曲價值觀的話聽得久了,差點信以為真。
到底是“得內容者得天下”還是“得題目者得天下”? 一般人,不太會仔細辨別這兩者的區別,但是只要我們回望歷史,就不難發現,如今的浮躁,并不是現在這個時代所獨有的。
每個時代,都會有浮躁者。他們利用自己的言論獲取既得的利益。有年輕人被利益吸引,也去瘋狂追隨。
不管是遵循什么樣的標準,被淘汰,是大部分人的結局。也許,他們并不害怕被淘汰,因為留下的人,畢竟是少數。古往今來,博人眼球者,大有人在。技巧用得好,或許還能夠顯赫一時,但是要想長盛不衰,還是要有一些真本事。
所以,順應時代需求,適當增加題目的趣味性固然重要,但是,唯有內容,它的地位不能變。我們在寫作的時候,永遠不能本末倒置。
如何讀古書
我一直覺得經典可貴,也常常想去讀一讀古代的作品。但一直苦于文字的古奧,而我自己,也缺乏鉆研的耐心。這么多年讀書,我一直繞開古代經典,雖時時覺得自己以后一定會讀,但卻從未正式開始。
及至我讀到《文心》,有一件事情,我才真正的知曉。原來,古書,不是要你讀盡。重要的還在于文選。當今,有很多不錯的選集,還配有翻譯。雖然,讀古文,不應該一味地看翻譯,但是對于普通讀者來說,了解那時候古人的想法,就已經算是不錯的進步。
所以,在讀古書這件事情上,我應該降低對于自己的要求。要真的開始讀,才能慢慢地有進步。指望著自己在剛一開始,就能夠提出真知灼見,這簡直是一種天真的奢求。
找來簡單的,不要一味地背誦,就只是讀,讀得多了,喜歡的句子自然記得。那些韻律優美的文字,也會成為自己的積淀。
這件事情,最好是要從小做起。現在,國學教育市場如此火熱,我對此有更高的志向。踏實去做,這一塊大有可為。
讀書貴在觸發
《文心》,在看這本書之前,只憑借名字,想起《文心雕龍》,我就覺得這本書一定很難。但其實,這本書的語言很淺近,它最初的目標讀者是中學生。然而對于當今的成年人,它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而最讓人熟知的觀點,就是——觸發。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所謂觸發,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讀書時,對于書中某一句話,覺得與平時所讀過的書中某處有關系,是觸發;覺得與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種印證,是觸發;覺得可以作為將來某種理論說明的例子,是觸發。
就讀書來講,單純地讀書上的字,人人都會,人人都可以。然而,觸發,卻最見功力。它需要用心,需要時間,需要反思,需要沉淀。
聯想豐富,由此想到彼,然后發現,原來竟然是這樣啊!很多原來并不是很明白的事情,通過閱讀的觸發,竟然有一點想通了。還有的時候,我們閱讀大量的書籍,看到很多相似的事件。把這些有著共同點的信息進行歸類,我們反而有了新發現!
這才是整個讀書過程中,最有趣的事情了。
讀書之外:
最近的自己,有點懈怠。并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時間一寬松,反而覺得什么都來得及。
無論時間是否充裕,想做的事情,我們還是要一步步去做。它并不會因為擁有了更多的時間而變得容易。
閑適,不是沒完沒了的呆著。有“忙”才有“閑”。閑人,不是一直呆著。一直呆著的,不是“閑人”,那是“廢人”。每一個還擁有暑假的人,都應該珍惜。因為你已經擁有了別人難得的整塊兒時間。
別一直刷劇,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哪怕一件,也覺得不荒廢。最好讀讀書,比如《文心》……
這篇文章,以上的內容,一直在談讀書和寫作,這是我整個暑假一直在做的事情。當然,你也可以有別的選擇。那么,我說說一些其他的想法,也供各位參考:
練字。
我曾多次開始練字,卻每一次都沒有堅持下來。不是因為別的,而是真的寫著寫著,就忘了有這回事兒。這一次,我能夠堅持練字這么久,理由簡單的可笑,那就是——我買了一支好用的筆。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是覺得這個筆寫出來的字更好看,所以,我就想一直這樣寫下去。如果,你也想在炎炎夏日,練就出更平穩的心態,那么,不如我們一起練字吧!做飯。
我是下廚房APP的忠實追隨者。前幾日,我做出了糖醋排骨,紅燒豬蹄這樣的硬菜,得到了家人一致的表揚。心里很是欣喜呢。如果,你也想讓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那么不如學幾個家人喜歡吃的菜。在關鍵的時候,還能夠捕獲愛人的心呢!讀古詩古文。
就是簡簡單單讀就好了。享受古文化藝術的美感,無論男女,讀古書,都可以修身養性。學英語。
當然,這個建議是說給你的。我近期,還沒有這類打算。但是,平時娛樂的時候,會接觸到一點,看得多了,自然也還是熟悉的。運動。
不管是男是女,一個假期之后,變成男神女神,都是讓人極為佩服的事情。這件事情,我也在掙扎著努力。大家一起加油吧!收拾房間。
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時間,他周圍的環境卻還是一片凌亂,這怪不了別人,只能說明此人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并不高。收拾房間,并不是要我們做到每天擦擦洗洗很多遍,而是至少,物品該放在哪里,應該有個秩序。秩序創造美好的生活,混亂只會滋生更多不良的情緒。學習新技能。
如果想學車,如果想學攝影,如果想學畫畫,這一個多月整塊兒的時間,可以充分地利用。無論是什么新技能,技多不壓身,開心就好。
以上,其實也都是老生常談,但是這些事情,目前對很多人,都是重要的。對我也如此。時間就在那里,我們應該珍惜。別等到最后,追悔莫及,質問蒼天:時間都去哪兒了?
時間哪兒也沒去,但首先,你要珍惜,它才有意義。
文|升騰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