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初中、高中,班主任老師總會回憶往昔學生的優秀,然后感嘆,你們是我教過的最差的一屆!
當時我就在想,為什么我們總是“最差”的?
后來,大家又說90后是墮落的一代,中國的未來難以想象。
時光飛逝,每個人都經歷了不同的成長路程。被時光打磨成了不同的人。
如今的我們,即將成為這個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那個被說成“最差”的我們,將要承擔起這個社會、我們國家發展的責任。
長大了的我們,走入社會,接觸到了祖國冉冉升起的、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
周六、周天兩天,我分別去給初中一年級生、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上了實踐性的動手課。
上時如臨大敵、上后如獲新生!
科技發展、社會在進步,現在孩子們接觸到的,和我們小時候完全不同。
他們有ipad、有手機、有電腦游戲。如今的孩子們,接觸到新鮮事物的速度,遠遠大過我們。他們的性格、知識被打造的更加特別。
可是,當獨生遇到獨生,當性格同樣格局性格的我們相碰時,我開始感嘆,我們為什么當初那么乖啊!
小時候的我們,一個班大概六七十人,要是老師每個都要親自照顧到,大概可能中道崩卒了吧。
實踐類課程,是一個動手類的課程。學生離開課堂,到外面去學習。
先說說小學的這幫孩子吧,滿地亂跑,難以在座位上堅持二十分鐘。好吧,畢竟年齡小嘛,可以理解。但是稍微一不滿意就開始大喊大叫的,不喜歡和他人合作的,完全以自己為中心不喜歡讓別人和自己玩的,實在是太多了。
更有甚者,因為自己材料不足,就整堂課大喊大叫,罵人、打游戲、影響其他同學、煽動他人情緒叫囂賠款的。我不知道這些是誰教給這些孩子的,也不知道,孩子們的家長知不知道這種情況,可是作為一個也走過這路程的我,真的很汗顏。
身在帝都,這高速的社會發展情況和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促使著家長們經過奮斗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之后才敢養育后代。這些在帝都的孩子,集合了萬千寵愛于一身,同時又有一定的經濟處,家長們一定竭盡所能去滿足自己的孩子。
社會的發展給孩子們提供了更好的學習機會,同時在帝都這樣一個資源豐厚,機會多樣的城市,這里的孩子們會接受更多,也會看到更多。
我不得不承認這些讓這一代比我同年齡段時接觸了更多、掌握了更多。同時,開放性的實踐課程讓孩子們培養了更多的創造力以及獨特的性格特點。
但是,社會是有規則的。我們不能讓孩子肆意妄為,不可以任其自由發展。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需要引路人,需要指導者,需要榜樣的力量。
而父母、老師則是這個過程中不可忽略的存在。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們要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能放縱。
我們的愛,不能成為嬌慣的借口;社會的發展;不能成為墮落的助力。
不想讓老師再感嘆你們是我教的最差的一屆,社會的發展,祖國的富強,需要我們代代傳承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