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是偏遠山區,哥哥曾被埋礦洞,雖折了一條腿,卻成為那次礦難中唯一幸存者。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告別腿腳同樣不利落的老娘去礦上尋找已經幾個月沒有消息的弟弟,并且臨行前不顧母親的阻攔,順便帶上了老舊的獵槍。路遇被困雪山已五天的拉煤司機,他們結伴來到礦上,并約定第二天一同返回。
弟弟的工友在被對外隱瞞的透頂事故后集體保持緘默,哥哥問不出弟弟下落,與礦上發生沖突,最后被打得遍體鱗傷扔到雪地里。有位年長的工友一時心軟想要解救哥哥,在猶豫再三之后半夜敲響礦場辦公室的門,被管理人員言辭拒絕并警告。他無奈看著被大雪覆蓋的人形,終究沒敢做什么,默默禱告愿對方早入天堂。
第二天一早,雪地里的傷者神奇消失,原來是被拉煤司機偷偷救走,藏在鎮上開飯館的相好(沒有婚姻關系的異性伴侶)店里,哥哥最終被一鍋姜水救過來,慢慢養好了傷。某一天在店里偶遇弟弟工友,那是一群被魯迅諷刺的麻木怯弱的不覺悟者,哥哥逼問無果,但隱藏地點已暴露。他于次日凌晨悄悄離開飯館,走之前從老板娘處打聽到煤礦老板在縣城的家,用自己那把沒有撞針的破獵槍劫持了老板一家三口,老板在獵槍脅迫下打電話給礦上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挖出那四個被困井下的礦工。等待的過程中突然有人敲門,是送快遞的,老板妻子在被允許開門簽收快遞時寫下“壞人有槍”四個字報警。
哥哥在逼迫老板同意挖掘事故現場后,打電話給家里焦急等待的老娘,請接電話的村支書去叫母親來接電話,說是找到弟弟了。
警方派出狙擊手,一個同樣來自鄉下渴望除惡揚善的年輕人。他是初次執行任務,緊張得頭發昏、手發抖,但當他心中反復默念著“他是壞人”,終于毅然扣動扳機。
當“砰”的一聲槍響,哥哥轟然倒地時,他的老母親正滿懷歡喜深一腳淺一腳踩在茫茫雪地上,奔向美好的希望······
后記:原作者講這個故事時換了七個人的視角,分別是老母親、拉煤司機、年長工友、司機相好、老板女兒、老板妻子、狙擊手。雖然這樣處理有新意,但看起來也有些亂,我把情節梳理一下,整合出這么一個讓人糟心的故事。
小說題目叫“我們”,似乎頗有深意,“我們”代表了哪些人?這些人處于如何的處境?“我們”是否甘心于命運?“我們”將去向何方?還是這里的“我們”只是蕓蕓眾生中一份子,渺若微塵,被偶然的噩運戲弄卻無力改變!
這是個讓人沉重的故事,似乎有著消極的主題,但我卻反其意體會出心靈雞湯的效果,我們普通人生活中的那些不如意、小煩惱和這些不幸的人比起來算得了什么呢?所謂心靈雞湯不一定是高高在上、隔靴搔癢地勸人寬容向善、感恩生活,也可以是從不幸的故事中發現自己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