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閱讀作為閱讀的最高層次。就以“高效學習”為主題進行一次主題閱讀。
1 ?主題閱讀第一步,書籍準備
由于本身就喜歡方法論,也很舍得在書本上花費,所以書架里關于如何學習的書很多,從中精選了以下4本:
? ? 《如何高效學習》
? ? 《效率提升10倍的google化知性生成技巧》
? ? 《如何閱讀一本書》
? ? 《博贊學習技巧》
2 ?第二步,開始閱讀,記筆記
筆記一:《效率提升10倍的google化知性生產技巧》
01. 知性生產流程
首先得有問題意識,在生活中尋找困惑,然后隨時進行多方位的檢索,以獲得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有針對性的通過書籍、培訓以及與人交流的方式進行深入學習。
02. 盡可能多讀書
盡可能多讀書,不要只讀一種類型的書,應包羅萬象;當設定了目標,就會找到要看的書。
03. 利用工具、科技和技巧提高信息輸入能力
包括筆記本電腦、文件掃描儀、文件管理軟件、思維導圖、 影像閱讀、 框架力等
04. 提高信息輸出能力
輸入的目的是為了輸出,知識輸入后,應親自在實踐中驗證吸收輸入的信息;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知識;總結,把自己的體驗寫出來;輸出要注意精簡化、層次化、框架化。
筆記二:《博贊學習技巧》
01. 錯誤過時方法
淹沒在知識海洋中,欠缺駕馭知識的能力;不重視學習處理知識及學習知識的新方法。
解決措施:了解我們的眼睛如何工作;了解如何記憶、思考、記筆記、解決問題等。
02. 博贊學習技巧
1) 準備工作
? 瀏覽:先瀏覽一遍,對書有個總體感覺,注意書的結構框架,難度,結果、總論的位置等。
? 確定時間和任務量:在所選擇的閱讀章節的起始和終止位置做好標記。
? 5分鐘思維導圖練習:目的是改善注意力,激活存儲系統
? 提問和確定目標:即帶著問題和目的去看書
2) 開始學習
總覽——仔細閱讀一本難的書前先總覽一下。總覽時,必須使用筆或其他視覺引導物,如果是數學或物理,總覽可以被重復多次。
預習——先略讀文章,找出核心內容;注意力集中在各個段落、章節甚至全文的開始、結束部分;可以先看“小結”、“結果”、“結論”部分;預習時,可以同總覽一樣,只是集中看那些特殊的部分。
精讀——在總覽和預習之后,如果仍然需要尋找更多的信息,那么你就應該精讀材料。精讀也不是全面閱讀,只是填充那些剩余的區域,避免那些特別困難的地方,繼續向前,之后再回頭處理,這樣可以擁有更大量的信息。這些難點,對于理解后面的內容往往并不很重要。精讀結束后,仍會有未完成的部分。
復習——完成前面前幾個步驟未完成的部分,并將那些值得注意的內容重新斟酌一番;復習時會發現,以前認為相關的那些內容只有不到70%能派上用場。
3) 記筆記要點
記筆記有兩種形式:寫在書上的筆記,不斷擴展的思維導圖。
筆記需要持續復習。
03. 快速閱讀
1) 了解閱讀—— 閱讀速度越快,得到的刺激就越多,注意力就更加集中;緩慢仔細的閱讀,反而會影響對材料的理解。
2) 眼睛—— 眼睛只有在凝視時才能看清事物,要想看清文字,眼睛必須做短暫的停頓。
? ?腦眼:中心焦點加外圍視覺
3) 高效閱讀——用手指引導閱讀,以減少停頓、回跳、復讀,提高注意力;注意中心焦點與外圍視覺相結合;不理解的單詞略過;概念困難,利用略讀和跳讀多次閱讀,直到熟悉為止;不合適的閱讀速度:太慢、太仔細;畫思維導圖來避免分心;掌握略讀和跳讀的能力。
筆記三《如何高效學習》
01. 整體性學習——把大腦比作一個城市,知識就是其中的建筑物,知識之間的關聯比喻成高速公路。
02. 整體性學習的5個步驟:獲取—理解—拓展—糾錯—應用
03. 獲取階段
? ? ?? 對信息進行分類,簡化,壓縮,提高容量
? ? ?? 通過快速閱讀、指讀法、筆記流提高閱讀速度
? ? ? 通過精讀提高深度
04. 拓展階段:利用主題閱讀向橫向以及縱向拓展
筆記四《如何閱讀一本書》
01 ?閱讀的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02 ?基礎閱讀
第一個階段:閱讀準備階段:出生---六七歲
第二個階段:認字,孩子會學習讀一些簡單的讀物,一年級
第三個階段:字匯的增長及對課文的運用,四年級
第四個階段:可以閱讀所有讀物,但是還不夠老練,初三
03 ?檢視閱讀: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了解一本書的藝術
檢視閱讀有兩種: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粗淺的閱讀
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先看書名、副標題、序,了解主題,對書歸類;研究目錄頁,了解基本架構;索引、出版者介紹;挑幾個跟主題密切相關的篇章來看看;最后,東翻翻西翻翻,念一兩個段,把書翻過一遍,一定不要忽略最后的兩三頁。
粗淺的閱讀——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你從頭到尾讀了一遍之后的了解------就算只有50%或更少------能幫助你在后來重讀第一次略過的部分時,增進理解。
04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1)主動閱讀的基礎:提出四個基本問題
? ? 整體來說,這本書在談論什么
? ? 細部說了什么,怎么說的
? ? 說得有道理嗎
? ? 這本書和我有什么關系
2)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于自己——寫下來,有助于記住作者的思想
3)三種做筆記的方法
? ?檢視閱讀時:結構筆記(什么樣的書,談論什么,是怎樣的結構)
? ?分析閱讀時:概念筆記
? ?主題閱讀時:辯證筆記
4)由許多規則中養成一個習慣
一開始必須先分別學會每一個單一的動作,在到達一個程度后,每個分開的動作自然會壓縮、連接起來,變成一個完整的動作,當所有相關動作都能相當自然地做出來時,你就已經養成做這件事的習慣了。
05 ?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寫什么的規則
規則一:一定要知道在讀的是哪一類書
規則二:敘述整本書的大意
規則三:擬大綱。按照順序與關系,列出全書的重要部分。將全書的綱要擬出來之后,再將各個部分的綱要也一一列出。
規則四: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或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分析閱讀的第二個階段:詮釋一本書內容的規則
規則五: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和作者達成共識
規則六:找出最重要的句子,判斷作者的主旨
規則七: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分析閱讀的第三個階段:公正的評斷一本書的規則
規則八:要求先完整的了解一本書,不要急著開始批評
規則九:不要爭強好辯或盲目反對
規則十:要為自己不同的意見找到理論基礎
必須能評論,最能學習的讀者,也就是最能評論的讀者
06 ?主題閱讀
1)主題閱讀的準備階段——針對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的書目;檢視書單上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并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2)主題閱讀:閱讀第一階段收集的書籍
步驟一:瀏覽相關的書,找到相關的章節,
步驟二: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匯,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使用自己的語言)
步驟三: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
步驟四: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
步驟五:分析討論,得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突顯主題。
07 ?閱讀與心智的成長
如果你所讀的書都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內,你就沒法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你必須能操縱超越你能力的書。
除非你能增長心智,否則你學不到東西。
心智就和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
第三步,整合吸收——將幾本書中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整合到一起
見《關于學習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