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影院里出來時,滿腦子想的都是憧憬的未來。女主米婭在以分享故事的形式與面試官(觀眾)訴說了關于姑媽的故事,正是姑媽的故事,激發了米婭的夢想,她為了實現夢想,歷經了無數次的被拒絕,被否定,甚至是放棄,當被同樣有夢想的小塞再次激起她那曾想放棄的夢想,從此走上了實現夢想之路,最終各自都成為了當年想成為的樣子。
在實現夢想的路上,有的人走著走著就偏航了,有的人走著走著走丟了,也有的人走著走著走到了巔峰(成功),李先生也曾用“走在成功路上你不必害怕擁擠,因為能并肩而行的人(堅持到底)并不多”一話來勉勵我,所以剛才一出影院便給正在加班的李先生打了通電話…并告訴他…
中國有句古話說“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互聯網電商出了阿里巴巴—馬云,京東—劉強東;地產界出了王健林、李嘉誠;而教育界呢?遠古有孔夫子及其得意弟子,近代有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如今更有中國留學教父—俞敏洪… 王健林在《開講啦》里說,他是天天堵銀行行長給他批貸款的,馬云也給大家講他的創業歷程,俞敏洪的創業之路更是艱辛…這些“狀元”無不是當初懷揣夢想者,并能忍受孤獨走上了實現夢想的道路,他們都熬到了出頭之日。
中國還有一句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人的一生有幾個十年?所以我還有理由在這僅有的數十年里不努力嗎?
我的夢想并不是什么偉大的事業,只是想竭盡所能做“讓孩子們學到的東西在考試結束后仍對其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么一份教育事業罷了。愛迪生的“讓世界從此不再黑暗”,他做到了;馬云的“讓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他也做到了。所以,我還有理由做不到嗎?
陶行知前輩說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知行合一。”
下面分享一則陶行知先生的《四糖故事》
陶行知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后,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后,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男生接過糖果。隨后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后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看完這則故事,不知道有沒有伙伴想起那篇《最好的老師都是騙子》,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就是被那騙子老師騙到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