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1個月前我肯定會回答你說有限制,例如財稅代理公司,通過運營新媒體去推廣公司業務可能遠不如SEO來得直接。
因為這類客戶群體是公司,他們的需求就是能幫他們減輕負擔,每月做好基本的賬以及按時報稅即可,且一般的代理合約為一年期,只要不是做得特別糟,客戶也不會給自己找麻煩而去換代理公司,對于財稅的知識他們并不需要懂很多,有專業的人去服務他們就好了,因此,新媒體運營的價值就沒有那么大。
當然開篇也說了這是我一個月前的想法,現在來回答,我肯定會說,有必要,但側重點放在軟文上而非廣告。
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成都+財稅代理,會看到696000個結果,有地圖標識的有93家公司。如何從這么多的公司中脫穎而出呢,怎樣去建立吸引力引發別人注意到呢,很簡單,就是那三個字:靠軟文。
沒錯,就是軟文。迪拜七星級帆船并沒有在中國做任何招攬客戶的廣告,甚至根本沒有網絡營銷人員,僅僅是一些新聞、文章、趣文在中國的網絡媒體中大量傳播,就已徹底完成了銷售,報道前年春節入住帆船酒店的客人中有10%是中國人。它是廣告嗎?從媒體編輯到讀者,再到消費者,沒有人認為這是廣告。至于財稅代理公司的軟文內容如何寫又是另一個話題了,后面再談。
也聽到很多人把SEO和軟文混為一談,就順便也說說他們的區別:
SEO是解決網站初步的訪問量問題,而軟文則用于建立強大的市場品牌。前者帶有投機性,后者帶有戰略性,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層次的推廣方式。
軟文屬于“軟實力”的范疇,而且是軟實力最為重要的表達方式之一。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企業、一個國家,都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對于國家來言GDP、硬件設施等等就是硬實力 ,文化、制度、傳媒等則為軟實力 。他們同樣重要,在現如今的信息時代,軟實力也變得更為突出。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要強調我國軍事的強大,并不一定靠打仗,反復去報道最先進的軍事技術、展示那些領先兵器的圖片,讓它使勁的傳播,在任何人看來,就是最強大的,也能起到非常好的震懾效果。
這里又讓我想起一個廣告,糾結下還是不說,以免偏題,如果你感興趣的話留言或私戳,私下分享給你。
好了說回正題。
再來一個現在還比較少有案例,比如小區物業需要一個新媒體運營人員,你會怎么做呢。2分鐘思考時間。
↓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想到了,那我也不廢話。
一句話就是創建社區報。以“本地化”為核心,主要以報道當地新聞和服務該小區的居民為主。例如誰家走失了一條小狗、熱心人幫助某居民解決了某問題、或者有家新的特色餐廳開業等等,貼近每個居民的生活和與之相關的利益,以此增強居民的歸屬感。
欄目內容有本地利益、本地風俗、本地榮譽、本地人物、本地生活、本地活動等等,使居民產生融入感和責任感。在內容方式上采用篇幅不定的故事性報道,此外還可以增加居民關心的社區問題,促使社區居民對相關問題進行對話、交流,從而達到共識,解決矛盾,同時也能扮演一個社區居民對話的平臺。
再細化一下: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公告啟事、商品優惠信息、娛樂信息、出租與招租信息、招聘或找工信息、二手商品交易信息、寵物信息、征婚征友信息、生日祝福、節日祝福····
通過社區報,在益于居民的同時也能為物業樹立良好的口碑,可不要小看它的力量喲,再者相應的廣告合作會不會增加新的利潤點呢,其中是不是大有可為?
最后
這個話題是有幾位小伙伴都在問的,閑談之余也希望給你們一點思考的方向。
近期可能分享品牌營銷和新媒體運營的內容較之多些,其實呢我覺得這些內容對我們個人來說也是有益的,看你以什么角度去看。
最后想問問,你最近在看什么書呢,分享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