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稻盛和夫在《活法》這本書里講到:“當有人問‘人為什么來到這世上’時,我毫不夸耀地回答‘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我時常也在想,我們人活著到底是有什么意義?為什么這個宏大的問題我找不到答案?為什么有時候會覺得自己迷茫?為什么走著走著就不知道來時的路?
然而,這些“為什么”的背后,我并沒有找到理由來回答。
二
電影《絕命海拔》是講一些為了夢想中的世界高峰,而去攀登珠峰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在電影里有一幕:三個營隊的人都爬到珠穆朗瑪峰的四千多米海拔時,一天夜晚,所有人坐在一起討論為什么他們要來爬珠峰,哈羅德的說:我在給孩子們講自己生活的平庸時,孩子們突然說如果你覺得生活平淡,那可以去爬珠穆拉瑪峰,所以他真的來了。貝克說,他如果來爬珠穆拉瑪峰,回去他妻子就會和他離婚,但是,他還是來了。而帶隊的羅布則是一位即將出生孩子的父親,他的職業就是帶人爬珠穆拉瑪峰。還有唯一的女性日本人,她說她要爬完世界標志性的七座山,珠峰是最后一座。
攀爬珠峰的風險在我這個普通人眼里是不敢想象,會遇到雪崩、暴風天氣、缺氧、休克等難以在生活中想象的困難。可是這些困難比不上他們想要登頂的神圣,有幾個是參加了好幾次登峰活動,但是,無奈在前幾次都沒有爬到頂峰。他們理想中的那個8848的點在他們心中占有及其重要和神圣的地位,這個位置甚至比起自己的生命來更加的重要。電影里有一幕是哈羅德已經爬到8000米左右,但身上的氧氣瓶已經不夠下山時能夠支撐的氧氣,他還是要堅持爬上珠峰。
影片看完后,我常在想,為什么這些人有這么多勇氣來爬珠穆拉瑪峰,他們自己心里清楚的知道有非常大的危險,他們還是執意的前往,正所謂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一幕貝克說:“爬珠穆拉瑪峰還要浪費錢(交給攀登帶領隊),面臨著和家人翻臉,為什么我們還要來呢?”電影里沒有人給出答案,我也在思考這是為什么,倘若我的家人真的有一個像這群人,非要去爬珠峰,我真的會支持嗎?
三
大抵,談人生的意義是最沒意義的,誰知道攀登珠峰對誰的意義最大呢?當我放大到人生時,我突然發現,人活著的最大意義是自己還能活著過當下這一刻。揪著自己的腦袋問自己“活著有什么意義”時,難免覺得可笑,問過數人這個問題后,才突然醒悟,活著的時候真好,還能呼吸,還能歡笑,還能做一些有趣的事。
習慣于“功利性”的做事后,才發現自己做任何事都想要“有意義”,忘了來時的路。想起好友說我是一個無趣的人,當下就立即反駁他:“誰說的”,我竟不知不覺落入了小我的圈套中,我的小我經常跑出來跟我說:“嗨,那件事沒有意義,還是別做了吧,它又不能給你帶來金錢和幸福。”
什么是有意義,什么是無意義。我已經說不出來,只希望自己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盡力去做,開心就好,更何況誰知道什么才是有意義,什么才是無意義。如果我是那個要去攀登珠峰的人,我一定會想出非常多的有意義的理由來反駁你。一旦我覺得去攀登珠峰是一件不劃算的事,我也會想出各種毫無意義的理由來反駁你。發現了沒,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倘若中了“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圈套后,你都能自圓其說,為自己辯解。
摒棄自己的二元論,讓自己活時開心,玩時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