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里的比喻句#
1. 西方人對于大眼睛,長睫毛的崇拜傳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實流利的譯筆照樣給翻制了一下,毫不走樣。
2. 三朝回門,卑卑褪下了青狐大衣,里面穿著泥金緞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一朵梔子花。
3. 霜濃月薄的銀藍的夜里,惟有一兩家店鋪點著強烈的電燈,晶亮的玻璃窗里品字式堆著一堆一堆黃肥皂,像童話里金磚砌成的堡壘。
4. 他站起身來,一只手抱著溫暖的茶壺,一只手按在口面,悠悠地撫摸著,像農人抱著雞似的。
5. 她穿著乳白冰紋縐的單袍子,粘在身上,像牛奶的薄膜,肩上也染了一點胭脂暈。
6. 他那件汗衫已經從頭上扯了下來,可是依舊套在頸上,像草裙舞的花圈。
7. 那個人,椰子似的圓滾滾的頭。頭發朝后梳,前面就是臉,頭發朝前梳,后面就是臉——簡直沒有分別!
8. 他定眼一看,可不是琤琤!燙鬈的頭發,多天沒有梳過,蟠結在頭上,像破草席子似的。
9. 一覺醒來,琤琤不在了,褥單上被她哭濕了一大塊,冰涼的,像孩子溺臟了床。
#仿寫#
原文:霜濃月薄的銀藍的夜里,惟有一兩家店鋪點著強烈的電燈,晶亮的玻璃窗里品字式堆著一堆一堆黃肥皂,像童話里金磚砌成的堡壘。
仿寫:他循著舊墻走,昔日金雕碧漆的墻面早已成片成片的剝落,露出內里冰涼灰鈍的心子,如同謝幕過后的老名角,一點點褪下使他一時風光的臉譜。
原文:西方人對于大眼睛,長睫毛的崇拜傳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實流利的譯筆照樣給翻制了一下,毫不走樣。
仿寫:生活里的瑣事愁事如同舊衣服上的新褶皺,一波未落一波起,一浪高過一浪高,可何太太總有辦法熨平了它們。
原文: 她穿著乳白冰紋縐的單袍子,粘在身上,像牛奶的薄膜,肩上也染了一點胭脂暈。
仿寫一:她那白布裙腰間傾瀉下來的紅流蘇,在夾雨的風里糾葛著,像極了纏錯在思歸游子眼中的血絲,還帶一點淚。
仿寫二:她那白色及膝傘裙之下的修長小腿緩步踏著,脖頸直得快向后仰去,眼神里一片孤高,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仙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