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HR姐妹找我聊天,說起跟同事交朋友這件事,我眉飛色舞啊,不但是同事啊,老板也是朋友有妹有!
她義正言辭地看著我說,別把同事當親人!
感覺她受到了什么傷害……
回寢后細細想了想,彼此所在公司的大小不同、業務不同、圈子也不同,不同的條件下確實會有不同的環境,而環境決定人(環境對人的影響確實是巨大的)。
有的公司里“人單合一”(請勿聯想),單就是生命線,想站穩腳跟拿得高薪,就得搶占資源,既然是搶占了,姿態自然不會太好看。
有的公司則崇尚合作,獨狼走不遠,既然要互相借力,面子上也不會太難看。
尤其感情這種東西就是處著處著出來的,本來也沒看著多順眼,一起加過班,拼過命,一起中標,陪標,被刷,慢慢地,彼此間就特殊起來,難怪很多戰爭片里,本來雄性荷爾蒙旺盛你瞅啥瞅你咋地的那種人,在一起經歷生死后反而成為生死之交。
有情感專家還教呢,要在戀人間設置一些“驚險時刻”,小至恐怖片,大到歡樂谷,為的就是通過腎上腺素的飆升讓對方“特別”起來。
據說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來觀察男女一起看恐怖片時的反應,結果發現如果女人表現得不害怕,男人就覺得電影沒意思,女人如果表現得害怕,男人就覺得電影好看,并且更愿意跟她交往。
反過來,如果男人表現得害怕,女人就覺得電影沒意思,而如果男人表現得無畏,女人就覺得電影好看,也更加樂意與他交往。
知友魏知超說:“你在看銀幕,旁邊的人在看你。”感覺更恐怖了呢!
回到同事話題,如果你的公司相對大型,人多口雜,互相之間也不知道會牽扯到什么,不如管住自己的嘴,相信自己有控制力這回事。
不過即便是合作型公司,彼此間也該有些底線,分清公私,像我以前有個女朋友,仗著自己胸大天天開(情緒過山)車,讓我愛恨交加。
多年前我看過一部職場小說叫《米婭快跑》,現在都清晰地記著女主的一句話是,“小白領,聽上去跟小白臉也差不多了。”
大家要有小白臉意識,懂得提供情緒價值,即便你是只需要跟電腦對話的程序員,如果要獲得進一步的職場提升,除了專業過硬,還是需要人際的能力。
職場固然無情,但給他人一個笑臉,并不是多難的事。米婭的作者跟她的文筆差不多風格,她也說,去GOOGLE的食堂工作,也比在某些500強當一顆小螺絲釘要快樂。
我現在也經常反思,有時候是不是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力會讓我們喪失反省的能力,大家一起追逐一樣的東西,卻不知道這貨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比如我的同學們紛紛投身BAT和500強,據說還有群面時面試官把考題灑向空中,一群學生紛紛俯身撿題的奇葩事出現。
我到底最想要什么呢?如果名利和現世安穩只能選擇一樣,我想要的平衡如何去選擇?
我很崇拜的女性——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莉麗曾說,一個人交朋友要有選擇,朋友在一起,要有明亮的感覺。
放在公司的選擇上,同理。
放在相伴一生的人身上,同理。
放在未來的生活上,也同理。
明亮的感覺啊,應該藏在笑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