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到來,大家都期待能穿上性感的比基尼,于是就開始跑步 印證了那句”關注嘴邁開腿 “可是為什么很多人越跑越胖呢?對于減肥,光靠跑步是還不夠,要合理的飲食,養好腸道的菌群幫助你健康減肥。
美國華盛頓大學Jeffery Gordon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肥胖癥、糖尿病這些高發疾病,都與腸道菌群失調密不可分。
人體腸道內寄生著10萬億個細菌,它們能影響體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體免疫疾病的患病風險,還能控制人體對癌癥治療藥物的反應。
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中,超過99%都是細菌,存活著數量大約有100兆個,有500~1000個不同的種類。這些數目龐大的細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研究指出,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普通人則是25%,便秘人群減少到15%,而癌癥病人腸道內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通常來說,肥胖者腸道的內毒素含量較正常人更高一些,這些有毒物質能夠引起慢性炎癥,導致胰島素過量分泌,饑餓感不容易緩解,進食量不自覺間就增加了,腸道菌群失調會進一步加大,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肥胖就在所難免了。
事實上,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不僅對后天所引起的肥胖起作用,同時也對遺傳性肥胖有一定效果。
科學家們已經知道,菌群與人體免疫系統失衡會導致炎癥,并引發肥胖。2007年,時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教授的美國微生物學家Margaret McFall-Ngai 在《自然》雜志(Nature)上撰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她認為免疫系統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對付感染,而是監管我們腸道的細菌,腸道微生物緊貼著腸道壁生長,免疫系統要時刻監管它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身體中每100個免疫細胞,其中70-80個就在腸道中。腸道中之所以有這么多的免疫細胞,這是因為需要它們控制有害病菌生長,維持正常的菌群結構。如果免疫能力下降,或者是腸道中微生物失調,就可能會引起疾病的出現。通過改變腸道菌群,使得腸道中的有毒代謝物下降,腸道內環境得到凈化,免疫功能恢復,患病風險也會下降。
腸道菌群失衡五大原因
1.長期飲食不均衡。例如過多攝入肉類或蔬菜、長期吃不健康食品等。
2.攝入被細菌污染的食物。降低抵抗力,使條件致病菌“變壞”,或攝入有害菌過多,腸道菌群失衡,出現腹瀉癥狀。
3.年齡增長。隨年齡增長,部分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加,身體免疫力減弱。
4.使用某些藥物。過量服用抗生素或者減肥藥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免疫力下降。
5.胃腸功能障礙。器質性原因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免疫力也下降。
如何保護腸道菌群?
首先規律作息。
腸道菌群在與人體的長期磨合中,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物鐘和食譜。很多年輕人起居不規律,動輒熬夜通宵;飲食不規律,饑一頓飽一頓,喜嘗新鮮事物;長期下來,腸道菌群勢必失調,引發多種疾病。
再者是膳食平衡
低聚果糖:刺激一種有益細菌的生長,不刺激致病菌的生長,人不消化,腸道細菌需要
多進食一些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食物,比如酸奶、豆制品,納豆,菊苣粉為什么你減肥那么難?膳食纖維柑橘、蘋果、香蕉、檸檬等水果和洋白菜、甜菜、苜蓿、豌豆、蠶豆等蔬菜含有較多的果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