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好朋友 X交往了一年的異地男友過來拜訪她的父母,作為親友團頭號基友,我獲得了被接見的榮譽。
要相見歡的前一天晚上,我在企鵝聊天上跟另外的好友L提了一句:哎呀,該穿什么去見她男票呢。
好友回:隨便啊,又不是你男票。
乍聽之下,有點道理。就像結婚典禮上,全場當然只能新娘一個美呀,你盛裝打扮確定不是去砸場子的嗎?
雖然這只是“見家長”的普通飯局,女主角的角色也很明顯,但是,我們卻不能只做暗淡的小星星。
印象分,也來自于你的朋友
我一直非常堅信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的優秀與否,他的朋友的質量也是一個重要的判別因素。
就像之前《奇葩說》的某個辯題,交朋友講不講究門當戶對?當然,僅僅從交朋友的范圍來看,是不需要講究的,所謂五湖四海皆朋友,管他酒肉還是靈肉。但是將交友范圍再縮小到能有共同的價值觀、審美情趣上來,不相似的兩個人是不能成為朋友的。
年初的時候我去另外一個城市參加高中同學的婚禮,吃完晚飯,我與兩位女同學決定不續夜場,與相熟的兩位男同學換個地方“回憶過去”。按照我們的計劃,應該是隨便找個甜品店,或者咖啡店打發時間就可以了,但是男同學在接了一個電話之后,駕輕就熟地帶著我們去了某個KTV。
門打開一看,里邊已經坐著倆男士了,一人一手夾著一支煙,另一手握著啤酒。不到10平米的屋子里已經開始煙霧繚繞,眼看著女孩子進門,他們沒見立刻熄滅香煙開門通氣,反而一個仰靠,邊瞇起雙眼邊將煙遞到嘴邊,跟各古惑仔一樣問:喲,這也是咱們老鄉吧,來啊一起玩。
帶著我們來的兩個男同學在以前的班里即便不是文質彬彬倒也還是自尊自重,否則我們也不能成為關系還不錯的朋友。最后,我一口干掉了他們遞過來的啤酒,說聲抱歉也就離開了。我并不知道是否是時間與社會環境讓他們都退化成了這個城市里痞得一點氣質都沒有的人,或者他們只是恰好交了這樣的朋友,但不能否認的是,他們因為這樣的關系而退化為女孩子眼中的low貨。
朋友需要什么,我能變成什么
相親的時候喜歡帶上朋友,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慣性方法。
有些人是因為擔心自己嘴笨,有些人就是為了帶朋友去撐場面。沒有人會把自己隊伍的格調捯飭得low吧,必須是往高大上整啊。就好比,參加高端晚宴,你不能穿身地攤吧?不說心計啊什么的,這屬于戰斗力強弱的范疇。
其實L畢業第一年租房子的時候,當時我倆沒什么男性朋友,我作為好友成為參觀她房子的第一人,并陪著她去交租房押金。與她合租的人即是二房東,參觀的那一天他必然會在場,也許還不止他。
說實話,我和L看起來就是個大學生的樣子,但是L除了大學生氣還有一種賢良淑德的氣質輔助,一看就容易上當受騙。于是作為一個以圓臉著稱的少女派,當天我選的是一身黑底無袖雪紡上衣,A字形寬邊極其飄逸,點綴的是歐式畫報女郎的漫畫,挺有設計感的,再搭一黑褲紅鞋。而且我沒有扎高馬尾,用我媽的話來說就是,真老。
有人說過,不論是比賽還是第一次見到的人,要么在出場時最閃耀,要么在離場時最特別,這樣才能讓人記住你。
我還記得當天我裝得特別正經,努力搜尋冷笑點,這顯得酷。最后離開的時候,我對二房東說:L剛剛畢業,這也是第一次租房,你擔待多幫忙,我住得遠可能幫不著她,都說遠親不如近鄰我就只能麻煩你了。
據L說,二房東后來跟她夸我很成熟理性還是什么的,大概是會關照人。
我心里就想,廢話,我好歹要讓他知道你背后還有人守著啊。
同理可證,在此之前,在確保你們正累積更深層次的好感時,第一我想讓他看到,你與你的周圍都是干凈美好的樣子;第二,我希望他能知道,我們的友誼牢固,我永遠會站在你這一邊。
好吧,最淺顯的,我才不要拖你后腿。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