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J.K.羅琳自己承認,Hermione resembles herself at a younger age, with her insecurity andfear of failure。而我卻一直相信,赫敏在一定程度上有作者羅琳的影子,不僅僅是她年青的時候,甚至羅琳將自己的生活理想部分折射到了赫敏身上。
一
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J.K.羅琳是一個正失業的單親母親,生活困頓。
而在她的筆下,赫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麻瓜。她不是來自純血魔法家庭,甚至也不是混血家庭出身。在收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錄取通知之前,她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麻瓜——就算在麻瓜的世界里,她的家庭背景也只是一般,父母均為牙醫,典型的中產家庭。
學習優秀如斯內普教授,野心勃勃如伏地魔,都曾為自己的麻瓜父親或身世感到深深地羞恥赫敏能沒有嗎?
第一次出場,在霍格沃茨火車上,赫敏說,“I've learnedall our course books by heart, of course, I just hope it will be enough。“年僅11歲的少年,什么樣的freak怪胎才會在上學之前,將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陌生課本熟記?
在我看來,赫敏在火車上的種種張揚和顯擺,明明就是一種掩飾,掩飾住來自她內心深處的不自信。
在魔法世界里,遇到問題,有人有家傳的寶貝,如隱形衣,有人有魔法部工作的父親和各種人脈,有人干脆就出身世族,只手遮天……而赫敏,她唯一能求助的,唯有書本。書本不帶任何偏見地接納她,為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羅琳在她的小說中,曾毫不客氣地描寫過赫敏在第一次學習掃帚飛行的窘態,以及屢屢表現出來的對魔法世界國民運動魁地奇的無知。
沒有魔法血統,她自然沒有飛行天賦,也不可能象金妮那樣早年就對魁地奇耳濡目染……
在魔法世界里,她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普通的人。
她唯一能證明自己的,就是優秀的學習成績和比同齡人淵博得多的知識。O.W.L.S成績:十個優秀O一個良好E;N.E.W.T.S選課:七門。沒有人在學業上比她優秀。
她依靠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幫助哈利通過了魔藥謎語;
她是第一個解開密室謎團的學生;
在火焰杯三強賽上,她教會哈利.波特很多有用的咒語;
在鼻涕蟲俱樂部,她是為數非常少,僅靠自己的才識被新藥劑學教授賞識的人;
……
每每看她在課堂上高舉的手,看她在時光逆轉器time turner的幫助下,奔波于一個又一個教室,忙于寫一張又一張的parchment的時候,我總是無端地心疼:出身普通的姑娘,總是要比別人多付出幾倍的努力,才能得到認同。
二
有人在網上評論說,哈利.波特是天生的領導者,因為只有領導者才有膽識打破規則,創建新規則……而赫敏,則被他們評價為嚴格遵守規則的刻板書呆子。
最初的赫敏,確實是個循規蹈矩的好學生。
在第一部《魔法石》中,赫敏不止一次地站在哈利.波特和羅恩的反面,擺出一幅令人討厭的教條面孔。
可是,不如此,她又能如何?沒有得到周圍人的認可,沒有任何自信,甚至還沒來得及適應陌生的環境,普通學生如赫敏者,有打破規則的勇氣和膽量嗎?
畢竟很少有人象哈利.波特,一出生就自帶光環,是被選中的人the chosen one。
從第二部《密室》開始,赫敏成長了。優秀的學業成績給了她底氣,朋友(主要是三人組和守門人海格)的友誼讓她找到了自我。原來她也可以遵從內心,做點出格或者探險的事情。
她冒險跑進斯內普的辦公室,偷出藥材熬制使人變身的復方湯劑
為了維護好友守門人海格,她直接甩了一巴掌給富少德科;
她利用時光逆轉器,與哈利一起,勇敢地從魔法部行刑者和懾魂怪手中分別救出鳥馬和小天狼星;
她當堂譏諷占卜學老師是個老騙子,并背上書包頭也不回地離去;
她天真地想解放學校所有被奴役的家養小精靈,熬夜織出一條又一條的衣物;
組建違反新校規的鄧不多軍隊DA是她的主意;多次擅闖魔法部,有她的身影;
更不用提,當決意跟隨哈利.波特踏上尋找并毀滅伏地魔魂器的艱難歷程時,她是如何含淚修改了麻瓜父母雙親的記憶……
她也有不遜于哈利.波特的膽識和機敏。
畢竟,她也是被分院帽選中,進了以勇氣和膽識著稱的格芬多學院。
三
對于廣大哈迷來說,赫敏沒有與哈利.波特牽手,而是選擇了平凡的羅恩,是種遺憾。
真的嗎?
在哈利眼里,赫敏是一個可靠的軍師,一個忠誠的朋友,一個知已,甚至是親同手足的妹妹。
赫敏呢,她容忍哈利.波特在混血王子筆記的幫助下,在學業上超過她;
她幫助哈利.波特追求秋.張,甚至,她察覺到羅恩妹妹金妮對哈利.波特的愛情后,她教導、鼓勵金妮去追求哈利.波特;
她為了哈利.波特的安全,害哈利.波特上繳了小天狼星送給他的新款掃帚,而沉默不言地獨自承受由此帶來的哈利.波特和羅恩對她的敵意;
她一直堅定不移地相信和支持著哈利.波特,甚至可以在男朋友羅恩離去時,毅然地守護在哈利.波特身邊。
哈利.波特以及哈利.波特的使命,如她,實質上象一種神圣的信仰,一種事業和理想的追求。
和羅恩在一起,她有平凡的幸福。
她可以象普通愛戀中的小姑娘一樣與羅恩斗氣、拌嘴、吃醋、甚至對他大打出手;
她可以嘲笑羅恩混亂的作業,也可以使詐為羅恩爭取進入魁地奇球隊的資格;
甚至,在陋居,相較芙蓉Fleur,她從來沒有融入或被接納與否的問題。本質上,她的家,和陋居的家,都是沒有任何光環的普通家庭。
第二次巫界大戰結束后,她能自由地選擇做一名魔法部法律司的官員,依靠自己的才干得到賞識。
而金妮,人們紛紛議論說,因為哈利.波特的光輝,她才能《預言家日報》當體育記者,專門報道魁地奇,賺取高額的駐外補貼......
網上有各種基于出身背景,基于性格,基于頭發顏色推斷出來的血統論等論調,試圖來解釋赫敏最終沒有牽手哈利.波特的真正原因。
而我,卻寧愿愿意相信,這是作者J.K.羅琳一廂情愿的選擇:她實在不忍心赫敏的萬丈光芒被同樣光芒萬丈的救世主哈利.波特所掩蓋,哪怕是一分一毫。
歷盡人生艱辛的單親媽媽J.K.羅琳,功成名就之后,最終選擇了名不見經傳的學者,生兒育女,過著平淡靜好的生活。
而J.K.羅琳鐘愛的赫敏,優秀得讓人心疼,也會過上同樣幸福的生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