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溫
溫,氵+昷,不冷不熱的水。湯,過去寫成:湯,從太陽的陽(陽)變化而來,氵+昜=湯,熱水。皿,是裝事物的容器,器皿。熱湯放在碗里,漸漸的就不那么熱了。有時候生病了,體溫不正常,疒(病)+昷(溫)=瘟。
32.暖
暖,日+爰。過去寫成:煖,火+爰。日,或者火,都代表溫度比較高。爰,上面的爫是從爪演變而來,表示一只手,比如:采,手在樹上采摘果實和葉子。下面的又也是表示一只手,比如:受,上面一只手把東西給下面的手接住。
爰,表示兩只手中間拿著什么。再加一只手,扌+爰=援,幫助。從絲里抽出來,纟+爰=緩,慢慢的抽,不然就斷了。那么,火+爰 應該就表示在火邊用手取暖。
33.冷
冷,左邊的冫表示冰,令,是坐著的人。溫度很低的時候,水凍成冰,人就算是坐在屋里也覺得冷。
34.涼
京,代表高處。高處風大,稍微冷一點,冫+京=涼。把東西拿到高處曬,日+京=晾。
34.世
葉,原本寫成:枼,世+木。毛毛蟲在樹葉上破繭而出,蟲+枼=蝶,變成了蝴蝶。有人認為世最初的意思是樹葉。
但是,世的本義是三十年,樹葉怎么能夠表示呢?遠古人在繩子上打結來計事,三十寫成:卅。可見,三十年表示一世,是從卅字變化而來的。
35.代
古人對于對于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來,于是,需要寫的時候就換一個字。唐朝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李世民。人們就把世換成了代。
36.年
年是從禾和千字變化而來,古代的禾,一年收割一次。古代年字的下部分表示割禾的工具,也有的認為是人背著割好的禾。
37.歲
歲,原本寫成歳,中間的戈表示收割用的工具,所以,歲和年的意思相同,也是表示到了收割的時候。看甲骨文比較明顯。
38.時
時,日+寸,原本寫成:時,日+寺。是通過觀察太陽來表示時間。
39.季
禾+子,子是代表幼小,體育比賽第一名叫冠軍,第二名叫亞軍,第三名叫季軍。一年十二個月,每三個月的最后一個月,也就是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稱為季月,于是一年就分成了四季。
40.寒
在屋子里放了很多干草,但是還是很冷,就是:寒。
41.暑
日+者。一年中太陽最熱的一段時間。
42.春
一年當中的第一季。草木開始生長的季節。
43.夏
一年當中的第二季。夏原本是表示古代漢民族,用來表示季節是什么原因還不太清楚。
44.秋
一年當中的第三季。到了禾成熟的時候,收割完以后,為了來年豐收,用火燒稻桿獲取肥料。
45.冬
一年當中的第四季。到這時候,一年要結束了,古人在繩子上打上結,表示又過了一年。終,纟+冬,也是從這層意思演變來的。
熱心的系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