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同學(xué)陸續(xù)放假,送走了兩個朋友,臨走前大家坐在一塊兒吃了餐飯。
正好是下著小雨的夜晚,我們輾轉(zhuǎn)去了家味道很棒的韓國烤肉店,坐下后店員拿來菜單順便推薦最近啤酒買二送一,我們給同桌的小朋友要了杯溫水,就愉快地接受了店員的推薦。
我的朋友們,好朋友們,也就是能夠在飯桌上和我喝酒的那種朋友,大多不喜歡和我喝酒。倒不是我酒品不好,而是據(jù)他們說,一旦喝了酒,我就跟平時太不一樣了,特別話嘮,特別亢奮,特別......不受控制。
但是我本人,說句真心話,真的真的不覺得自己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啊!我的確嘰里呱啦說個不停,可是我平時也話嘮啊不是嗎?我就是覺得開心啊所以就很亢奮啊這不正常嗎?我行為舉止正常的很又沒有站在桌子上唱歌你為什么說我喝多了呢?
是的,每次喝了酒我都會問他們這些問題,然后每次他們都會用關(guān)愛智障的眼神看著我并且說“正常啊很正常,就像精神病人說自己很正常的那種正常。”
我無語凝噎,抬頭望天,清了清喉嚨,誒.....是有點干。
想也是,酒精的確容易讓我亢奮,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我應(yīng)該是容易比周圍的朋友們更快的進入“喝了酒”的狀態(tài),然后在這種亢奮的狀態(tài)下保持一段時間,加上和朋友們在一起很開心,催化一下,整個聚會過程中,我就足夠成為飯桌上話嘮,吃的塞不住嘴的多動癥兒童。是的我知道自己話很多,但是我就是感覺想說話,我我我我.....我控制不住我自己。不過再過一會兒自己覺得累了就會進入乖巧模式,再之后就完全清醒,可以繼續(xù)大戰(zhàn)八百回合....啊不是...是可以像這樣寫些東西總結(jié)人生。
首先,我不喜歡和不熟的人一起吃飯,因為我無法忍受飯桌的空氣突然安靜,一堆人圍坐一圈各吃各的,我還不如自己打包一份回房間吃的。無法忍受的我就會開始尋找話題,一餐飯下來真是累得要命,更別提喝酒,誰有興致喝酒啊。
啊,對了,這就是重點,喝酒講究的是個興致。幾個朋友相聚,喝酒是為了助興的。不熟的人哪來的興致啊。有了興致,就有了酒精;加上酒精,興致就更高了;興致更高,我就如同斷了韁繩的野馬遇見了自己的草原,自由一放飛,只能等自己冷靜下來了。
因此和外人吃飯,我都會非常禮貌的說,“不好意思啊,我酒精過敏。”
本來之前特別的難過的時候一個人喝酒解悶,后來就和自己說,以后不喝酒了,心底里覺得喝酒的時候都是懷著不開心的事,往后不想再有不開心,因此往后不想自己再喝酒了。
但是朋友知道后對我說,希望以后我們一起喝酒的時候,全是因為開心的事。
其實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和朋友們在一起多開心啊,不喝點小酒怡情嗎?和朋友們在一起喝酒是件多棒的事啊,難道還能不開心?
就算在你們眼里我是個酒鬼也無所謂了。你們開心就好。反正我挺開心的。
我更開心的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喝酒,全是高興的事。現(xiàn)在是,以后也是。能和我喝酒的朋友,現(xiàn)在是怎樣的朋友,未來也要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