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幸聽到朱煜大師的講座,實在幸運。他作了題為《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的講座。講座從三個方面展開:為什么要進行整本書閱讀?整本書閱讀與單篇閱讀教學有什么區別?整本書閱讀與閱讀教學的區別?講座中大師大量引用了葉圣陶老先生的觀點。并結合他的實際教學中的案例,分享了他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朱老師指出:整本書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做整本書閱讀的重要目標在于: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發展閱讀趣味;錘煉閱讀意志。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段特點,按照導讀、閱讀、交流、延伸這樣四個步驟來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
接著,我們親愛的芮瑩老師和她帶的一年級小朋友給大家獻上了一堂很棒的共同體課《小蝌蚪找媽媽》。芮老師的課堂是安靜的,學生之間是心心相印的,課堂是潤澤的。
我們也對焦點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觀察分析。我觀察的是一個聰明機靈.很棒的男生,他也能夠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按照老師的要求提示就認真讀,讀書的聲音也挺響亮,所以在后續的觀察中,我作為一個觀察員就有所松懈。課后與我一起都觀察這個孩子的楊老師交流發現,我和她對這個孩子的評價不一樣,楊老師認為孩子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沒有發生,沒有進行深度的學習,沒有完全進入學習狀態,以至于后來孩子的腳在抖,在玩橡皮擦, 老揉耳朵。看來做一個好的觀察員也需要時常保證以4G的信號接收信息,這樣你的觀察才夠準確。導致這個孩子學習掉線的原因,可能由于老師設計的問題太易,不具挑戰性。于是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老師要設計出符合孩子年段特點的、適合班級學情的活動至關重要。
? ? 下午,首先,由朱煜老師對芮老師的《小蝌蚪找媽媽》進行了高度的評價。朱老師指出,芮老師的課堂在不斷地突破。在學共的課堂上,除了學習單,芮老師還加入了多種形式的朗讀,為學生搭建朗讀展示的平臺,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孩子興致盎然。不僅如此,芮老師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再現故事情景,并對一些重點詞,如:“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讓學生通過實際行動去獲得切身體會。
其次,由林莘校長帶領我們進行集體備課。“自讀和小組討論時,老師轉變角色變成學生,集體討論時,你再變成老師的角色。”林校長就是像這樣傾其所有,手把手教我們老師如何上學習共同體的課,經歷學習共同體課堂帶給學生的體驗。就是像這樣讓既是老師也是學生的我們細膩地閱讀文本,享受文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