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強大的人,往往不會在乎外界的誤解,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見,因為他的內心就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什么樣的人才能算得上“內心強大”呢?
他一定是有自己堅定信念的人
內心強大,表明他對這個世界,對社會,對人生,已經有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看法。
這類人,一定是有自己堅定信念,這種信念不是口頭上的,而是發自內心深處并且帶有深厚情感。
他們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廣闊的視野,這種內心的豐富、強大,常常意味著他極其地自信。
而這種自信往往就來自于他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淺薄,以及對自然,對人的生命的深深敬畏,因為敬畏,才使他沒有恐懼感。
他聽到不同的聲音,內心不會焦慮
他有一種特別的開放意識與開放心態,對于任何不同的聲音,他都能夠認真聽進去,能夠用自己的頭腦再想一想,對自己堅信的東西仍然保持一份警惕。
因此,他不會拒絕去聽一聽,想一想不同的聲音。
但是,由于他的內心的強大,他也不會一聽到不同的聲音就焦慮不安,就立即改變自己的想法,
而且是在不同的聲音面前,學會用邏輯、常識、常理、直覺、經驗及科學的方法再重新檢驗一次。
事實上,這樣的檢驗在生活里往往不會是一次,而是反復多次,而且成為一種常態。
反復多次,成為常態,仍然得到堅守,之后的東西才是穩固的。
內心里,真正穩固的東西多了,他就強大了。
因此,內心強大的人并不是不再改變,而是不再需要改變自己處于信念內核中的東西。
一個人信念中內核的東西,如果經常被改變,那么,他的心靈世界還是無形的,他的精神世界還是迷茫與混沌一片,
這樣的人,即使著書立說,也是今天這樣說,明天那樣說,立場不堅定,邏輯不一貫,對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毫無主見。
信念內核究竟是什么?
就是你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你怎樣看待這個世界,你怎樣認識人生,你怎樣看待幸福與意義,這些東西在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那里是完全圓通自洽的。
在這里,你不會言不由衷,不會所做的事與所說的話互相矛盾。
他是平和的、自信的、快樂的
一個人如果到這個地步,也就是人格完善,內心強大之人了。
內心強大的人,也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或者說真正有思想的人,也是內心強大的人。
這樣的人,即使身處世俗世界里的所謂逆境,他的內心也是平和的,自信的,且是充滿快樂的。
因為,他的世界不再只是世俗世界,他還有自己獨有的完美的內心世界,
在這個世界里,他有自己的幸福標準與快樂標準,在這個王國里,他享受著別人無法享受,也無法理解的幸福與快樂。
近二百年前丹麥思想家戈爾凱廓爾一生一貧如洗,生命也很短暫,但是,他內心強大,一生充滿快樂。這樣的人的幸福,是一般人所難以理解的。
他隨時做著最壞打算,卻往最好處追求
內心強大的人,其實是精神貴族。
他意識到,人肉體生命的有限性,同時也意識到思想生命的無限性。
他知道怎樣擺正自己的肉體生命與自己的思想世界之間的關系,也能夠認識到世俗世界的物質標準與自己精神世界的另類坐標。
因此,內心強大的人常常不失眠,不焦慮,不急躁,隨時隨地做著人生中最壞的打算,卻往最好處追求。
一切災難與痛苦,都早在他的生命中思量過了,甚至豐富真切地體驗過了。他向死而生,因此,一切的變故都不再讓他感覺世界突然被顛倒,人生會被變得面目全非。
他的生命不再焦急地等待,而是堅定地行動,他的行動標準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寵辱不驚,淡然處之。
他在真理面前,敢于成為千夫所指
有思想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有原創思想的人,那些接受來的思想,只要與他的生命與生活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那種思想也將使他內心變得強大,思想與人的生命性是密不可分的。
有思想,就是意味他用自己作為人的生命開始思考,用自己生命去感受,去體驗生活,感受世界,不以人的毀譽而判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不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即使全國的人以他為敵,即使全世界的人誤解了他,孤立了他,他也能夠淡然而堅定地生活。
在這個時候,“那個最孤獨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
易卜生的這個話表明,內心強大的人,在真理與真相面前,他就是敢于成為國民之敵的人,成為千夫所指的人,也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這樣的人的內心世界就到了強大之極的地步。
他不在乎別人的誤解以及世俗的偏見
這樣的人無論在什么時代,什么國度,都將是極少數的一個群體。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樣的人在一個多元、開放、平等、自由的社會里,將更有生存的土壤。
而且這樣的人也不再會成為國民之敵,也不容易成為孤峰,他不必要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作為自己的出路,
盡管他也可能孤獨,但是孤獨在這里是一種幸福,是一種享受。
內心強大的人,思想豐富的人,他不在乎有多少人誤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見,因為他的內心就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一個人內心的豐富,足以彌補一些物質的匱乏。
內心強大的人,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也必然是內心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