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世間,遇見即是緣。俗話講得好: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見面不相識,美妙緣分讓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巧合相遇使志趣相同者結為知己。
春秋時期,身份高貴楚國琴師俞伯牙高山彈琴,與一位以打柴為生的山野樵夫鐘子期偶然遇見,兩人談論起琴法和樂理,越談越投機,覺得相見恨晚,于是結拜為兄弟,留下了“高山流水覓知音,寧為一人絕琴聲”的經典傳奇故事。
無獨有偶,唐朝詩人賈島初次入京科舉考試,當他在驢背上沉思“推” 和 “敲”兩字哪個更恰當時,街上不期而遇當朝杰出的政治家兼文學家韓愈,催生出了“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名詩佳句,兩人經常相聚吟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佛祖釋迦牟尼講過:無論你我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給你一些什么,若無相欠,怎會相見!
我遇見簡書平臺,遇見簡友008北方辰溪和軍范律政也是緣分使然,正是他們的關心和鼓勵,給了我信心和勇氣天天堅持日更。
兩年前,就有朋友向我推薦簡書,我沒興趣也沒時間了解,與簡書擦肩而過。一年前我開始關注到了簡書,我是一個比較愛深入鉆研的人,某個問題不懂或理解不透,我會去百度一下,看幾篇相關的文章,發現其它平臺的文章錯字較多,問題不少,而簡書解釋到位,文筆不錯,令人歡喜,故經常光顧簡書。今年正月由于WUHAN疫情發生,自覺在家隔離。一天,我查資料時無意中看到了一篇簡友寫的精彩好文,為了關注和點贊,竟然主動注冊,開始靜下心來了解規則,閱讀其他簡友寫的文章。
人是環境的產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一點都沒錯。我慢慢地走進簡書,感覺簡書平臺就像是一所社會大學,不設門檻,沒有要求,給每位簡友提供了公平的學習機會和展示才能的舞臺。
我也曾受過高等教育,二十多年的時間彈指一揮就過去了,雖然這段時間已參加許多課程學習培圳,也買相關書籍補充新知識,但是總感覺力不從心。這不,我就把簡書當成了我的另一課堂,向資深專業作家取經,向閱歷豐富老師求教,學習如何寫作;也向年輕人學習心態,了解年輕人的生活工作方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一天二天過去了,讀著讀著,感悟良多,我也有萌發了寫作的沖動。可以這樣講,初入簡書,我是簡書小白一枚,簡書有什么功能,有什么規則一概不知,寫作什么內容,如何投稿真不明白。我開始隨意關注一些簡友,順手將稿投給其主編專題,結果被拒絕了。那就算了吧,不再投稿,我在簡書中東游西逛,巧遇簡書小島中寫詩熱鬧,加入其中,無人理睬和評論,我很受傷,覺得這樣浪費時間。我暫時離開,選擇讀紙質書籍,把讀書后的心得體會寫成文章,反復修改,投向相關專題之中。很快簡書發來了消息,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通知,是專題編委采納了我的文稿,我激動不已,幸福感油然而生。
更讓人高興的是,還有簡友評論點贊,讓我信心倍增,就這樣,我一步步投入了簡書的懷抱。幾天過去了,一位叫軍范律政的簡友主動向我問候,我立馬關注,他有軍人風范,渾身充滿正能量,猶其是他寫的文章,有時讀后如沐春風暢快淋漓,有時令人省悟回味無窮,“每天寫千字,日跑一小時”是他的口號,知行合一,敢說敢做,我非常佩服他的高度自律的軍人作風。
我個人覺得,進入某一行,引導是關鍵。關于如何寫好文章,如何投搞,如何讓更多人看見文章,我一竅不通,于是又陷入困境之中。正在我左右為難之際,008北方辰溪這位熱心簡友進入了我的視線,主動和我打招呼,讓我受寵若驚,我看了看他的相關資料,他是位重量級的簡友,位于排行榜前列。一來二去的簡信交流,我就成了他的鐵桿粉絲,虛心接受他的細心指導,他也耐心地解答寫文中遇到的難題。由此,我立下一個小目標:日更一千字,天天堅持跑。
人與人的相遇真的很奇妙,前一秒你不知道會遇見誰,下一秒你不知道誰又是你的過客。所有相遇均是緣分,感恩相遇,若每次相遇時向他人微笑問候:你好!就這么簡單的一句,如冬日太陽溫暖人心,它會帶來好運!
“春風又綠江南岸”讓大地生機勃勃充滿希望,“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農民伯伯辛勤耕耘的季節,春天里,我也在簡書里播下“日更千字”的希望種子,期望在各位簡友的關注關心下,茁壯成長。
有緣才能相識,有心才會珍惜,感恩遇見,你我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