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網上一位家長,因為在家長群里質疑老師收禮,不公正地將身材矮小的兒子常年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被班主任踢出了家長群。到底孰是孰非,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在一個網站調查投票中顯示80%的人認為老師有錯,對學生不公平,心虛踢人,但生活中個別老師收受禮金這種現象并非特例。
2
一天中午在食堂吃飯,寶媽姐姐們不斷吐槽。
麗麗姐抱怨:“哎,這馬上又要到教師節了,又該給老師買禮物了,這孩子上學,還得天天給老師送禮”。
星姐也無奈的回復到:“還是送吧,送了老師對孩子就是好,上次去幼兒園送孩子,看見他們老師嫌另一個孩子家長節日沒給老師禮物,不斷“教育”那個同學要有愛心回去告訴爸爸媽媽也要有愛心,逢年過節日的時候記得體會老師的辛苦巴拉巴拉一堆......”
其他的寶媽姐姐也附和道:“送吧,為了孩子忍了?!?/p>
在旁邊吃飯的我忍不住說:“這都什么風氣,師德也太差了吧,要我我就不送。”
麗麗姐白了我一眼說:“小夏,你還沒結婚,等你結婚有了孩子你就理解我們的無奈了?!?/p>
我:“好吧,我無言以對。”
這件事引發了一系列思考,現在的教育到底是因材施教還是因財施教呢?
3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人民教師又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號。然而,現在的教師隊伍中出現個別因財施教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人民教師這一支純潔隊伍的形象。
4
中國臺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女士在1983年向全世界寫了一封信: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她在目送完孩子第一次一個人去上學后感慨道:
“想大聲地告訴整個城市,今天的早晨,我交給你們一個小男孩,他還不知恐懼為何物,我卻是知道的,我開始恐懼自己有沒有交錯?”。
“今天早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
每一位母親都抱著對學校百分之一百的信任和對孩子成長的擔憂把孩子交給學校。小孩子的內心是澄澈的,保持著一貫對世界純真的看法,并且希望得到最神圣最公平的教育,而不是樹立錯誤的價值觀念。
每一位母親都抱著忐忑的心理,張開雙手把孩子送到學校,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希望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求成為國家之人才、社會之棟梁,也要成為一個正直、忠信、平凡的社會一份子。
我們所占據的這個現實社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唯獨教師這個職業是最神圣、最無私的。他們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精神溫潤著中華兒女一代又一代的心靈。
希望那些教師群體中的特例,能有所反思,有所改正,對得起老師這個職業,對的人這個社會對你們百分之百的信任,謝謝!
作者:淺夏,拍照愛好者,資深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