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說到普洱茶的型狀,有常見的餅磚沱,也有不多見的異型茶,從客觀角度說,其實普洱茶茶質如何,跟做成什么形狀是沒有必然關系的。
喝普洱茶,看條索,觀湯色,聞香型,品回甘,待喉韻,體茶氣,最后回眸捻葉底,茶之好壞,基本就一覽無余,無可藏匿。
問題在于,很多事情你即使知道開頭,也猜不出結尾,你知道程序,也得不出結語,就像很多生活中的電器,你能熟練使用,但不一定清楚它的工作原理。
很多人,喝了很長時間的普洱茶,但仍然很難搞清楚到底喝的都是啥,究其原因,一個很大的因素就在于很多人喝茶只看包裝,聽故事,結果很容易就參了野孤禪,難見真面目。
根據國標的定義,普洱茶是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整個彩云之南的境內,產普洱茶的范圍包括省西雙版納州、臨滄市、普洱市、昆明市、德宏州、大理州、保山市、紅河州、楚雄州、玉溪市、文山州等11個州市。從大區上分,普洱茶的主產區有三個:西雙版納茶區、臨滄茶區和思茅茶區,其中最知名、產量最大的是西雙版納茶區。
從這個地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來,版納茶區以瀾滄江為界限分為兩半,地圖上的江右地區,當地叫江內,在勐臘縣,也就是著名的易武茶區,境內有易武,倚邦,革登,莽枝,曼磚,攸樂六山,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六大茶山,這里的易武鎮是明清時期普洱茶產茶交易的重鎮,著名的茶馬古道起源地就在易武古鎮,道光時期因為貢茶優良而獲得皇帝獎勵“瑞貢天朝”匾額,賜例貢進士的車氏一族所在的易武老街,也在此境內。這里現在依然是高端普洱茶非常重要的產區。易武茶區的麻黑刮風寨落水洞等寨子的名字,在喝普的人心里,都是圣地,很有分量!
地圖上的江左地區,也叫江外地區,是目下高端普洱茶新貴的產區,過去江內有古六山,如今江外也有與之抗衡的新六山,即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喝茶人口中言必稱“老班章”的產地,老班章寨子,即在布朗山上,行政區隸屬于布朗山鄉。
歷史上,普洱茶都是邊疆粗茶,加工不細,價格不高,即使獲得過皇庭青睞,那也只不過是吃慣了細糧的人對粗糧略嘗兩口頗覺訝異的新鮮感,在制作的精細程度上,香氣上,形態上,普洱茶肯定干不過色如春染海底,品之嚇煞人香的碧螺春,也干不過乾隆皇帝親自寫詩禮贊過的大紅袍:建城雜進土貢茶,一一有味須自領,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當然還有皇帝哥哥親自畫圈欽定的杭州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更讓龍井一時身價倍增,人人追捧,直到現在。當年欽定的十八棵“御園”龍井那真是天價,早在2005年,杭州首次試探性地對采自十八棵乾隆欽定御茶上的“御茶極品”進行拍賣,也就是人們說的“龍井茶王”,100克,起拍價為8萬元,相當于每斤40萬元。經過了整整21輪的競拍,最后以14.56萬元被杭州一位老板拿下,相當于72.8萬元/斤,為當時黃金價格的10余倍。
2008年,產自龍塢西湖龍井一棵千年老茶樹上的1斤“土茶”,被天津的一個茶商以25萬元的天價買走。
嘖嘖,這哪里是買茶啊,這分明就是斗富來了。很明顯的意思就是,哥有錢,你有茶嗎?
——還真沒有。真正的好茶就那么點,有錢人卻多的是!
清代以前,普洱茶一直作為粗茶而存在,但是自清雍正皇帝將普洱茶列為貢茶起,普洱茶的身價也一路飆升,在清嘉慶年間甚至到了“一兩普洱幾兩金”的程度。
普洱茶的主要功效是降脂、減肥、去油膩,滿族人的飲食中包含了大量此類食物。為了龍子龍孫們的身體健康,雍正皇帝大筆一揮,普洱茶就從游牧民族日常消費的粗茶一躍成為皇家專屬的貢茶。過去那種粗制濫造的粗茶再拿來進貢給皇帝實在有失體統,所以茶樹要精心照顧、原料精心采摘,在普洱茶的加工制作上要精益求精,化簡為繁,運輸包裝要高端大氣上檔次。
普洱茶像散逸在民間的金枝玉葉一樣,苦盡甘來,終于也有了攀枝折桂的名分。
到了道光時期,清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深居大內,企圖勵精圖治,鶉衣百結,粗茶淡飯,早餐都不舍得吃個雞蛋的道光皇帝有一天喝了云南車氏進貢來的普洱茶,口感香醇,韻味蜿蜒,頓覺殊異其他茶類,龍心大悅,連贊此茶:“湯清純、味厚釅、回甘久、沁心脾、乃茗中之瑞品也”,隨即給予專門獎勵!
當時普洱一時身價也是起來了,王公貴族,大戶人家都會備一些,君不見連寫盡官宦人家錦衣玉食的《紅樓夢》里,也提到了普洱茶!
可它到底還是粗茶!后來又在歷史中沉淪為普通的邊銷茶。
時移世易,幾番浮沉,現如今,普洱茶又重新躋身于茶界,勢如奔雷,縱橫捭闔,力壓群雄,大有直奔龍頭老大之勢。一群人在一起喝茶論道,你要拿不出一點有年份有名頭的普洱茶,簡直就像練了假《九陰真經》的歐陽鋒去參加華山論劍,不但赧然,更會抓狂。
普洱茶,以其數以千百計的山頭寨子,以其變幻多端的條索身姿,以其時刻不停地轉化的香型茶氣湯色味道,越陳越香的獨特氣質,逐漸吸引著眾多的有識之士,想喝它,研究它,占有它,搞明白它到底是個啥。
什么東西一有人開始干預,一有人開始參與,有點蠅頭小利,就有人開搗漿糊,開始指鹿為馬,渾水摸魚,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馬克思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 :“如果資本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敢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馬克思說得很對!
普洱茶的普遍利潤也許還達不到鋌而走險的百分之五十,但有些茶的利潤,肯定能達到踐踏法律的地步,至于能不能達到敢犯下任何罪行的程度,我不是賣茶的,不敢枉下結論,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越是價格高的茶,越是利潤大,這是經濟規律,也是普洱茶界的現狀。
但如果僅僅是這樣,我也就沒必要寫這個文章了。
我覺得,賣茶的追求高額利潤,是沒有錯的,但問題是,如果掛羊頭賣狗肉以追求高額利潤,故意把人往溝里帶,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這些年,我親歷過目睹過聽說過的普洱茶之怪現狀,其實說穿了真沒什么技術含量,但就是能妖怪橫行,層出不窮。別說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就是三十打,也打不死善變的妖精。
要怪就怪普洱茶山頭太多!
整個云南除了上述三大產茶區,還有很多地方都產茶,茶質不錯能叫得上名字的山頭寨子大約四五百!數十年來普洱茶價格都不高,可以說非常便宜,挺它的清王朝沒落之后,普洱茶重新淪落為肉食為主的邊疆地區的邊銷茶,地位價格自然就很難起來。后來經一幫臺灣茶客大力炒作,從普洱文化啟蒙到炒作資本投資,普洱茶在十來年內迅速上位,成為茶界新貴,尤其是有些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比如勐海境內的老班章,十年之內茶價翻了幾百倍,一時片茶難求,很多人揣著幾十萬現金蹲在老班章守著也不一定能拿到好貨,茶價最高時,一公斤達到一萬五左右!再比如臨滄茶區的冰島,這幾年被壟斷,最高炒到三萬一公斤,還不是隨時有貨!——我說的這些,一個潛在的前提是,茶都是真的老班章真的冰島!
我這么說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當然這些都有假的!
你的人民幣是真的,買到的茶可不一定是真的。
有太多喝茶的人,每每莊嚴地滌器,認真地喝茶,誠懇地跟人探討著普洱茶的種種,品飲著杯中之物,頻頻點頭,侃侃而談,似乎陶醉其中,但其實他可能喝到的,只是一張包裝紙!
都說普洱茶水深,說到底不過是一片樹葉子,它能有多深!水深的不是茶本身,而是居心叵測,別有目的的人心。
俗話說,紅酒論酒莊,普洱論山頭。普洱那么多山頭,有的山頭有特色,有的山頭很相近,就算是有特色的,也得靜心品飲才能略知一二,它們的區別并不像辣椒和冰糖那么大!你知道你喝的是哪里的?那就只能看包裝了。
普洱茶的包裝,絕對是值得我深夜不睡不吐不快非得一談的話題。
普洱茶是大葉種,雖然粗頭亂服,但不掩國色,采摘制作,也是頗有講究的,包裝,是制作的最后一個環節,但是喝茶人看到一片茶的第一印象。
我喜歡包裝精美的茶。拿到從傳統的竹殼里新拆出來的一片茶,規整的包裝,首先給人的感覺是賞心悅目。就像那句話說的,沒有人有義務必須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茶也一樣,包得太過潦草,真的很難讓人有喝的欲望。
一片茶你包成這樣我是可以容忍的,雖然潦草了些,畢竟看得過去。
但是你這樣胡亂一裹,是幾個意思?這怎么能讓人相信這里面包的是值得期待的東西?
我覺得讓人眼前一亮的,大約得是這式兒的吧。
十八褶領帶蓋,整潔干凈,背后信息一目了然,多么賞心悅目!
最不濟,也應當做成這式兒的吧。
茶餅包裝成這樣,在技術上很難嗎?不難!
不難為什么不這樣做?
——說到底,還是態度有問題。態度不認真,給人的直覺就是茶也不會好到哪里!
茶餅背后的包裝還不是大問題。也許胡亂包裹的里面會有不錯的茶,畢竟人品好壞和穿不穿名牌衣服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
更大的問題出在包裝的正面。
我剛才說,你可能喝的是一張印著地名的包裝紙,下面就來證明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現在人們都有點錢了,就開始注重養生,追求高雅了,不管骨子里多么卑賤粗俗流氓成性。
那么就得喝好茶。
什么是好茶呢,當然貴的就是好的!
——就是這么簡單霸道的邏輯!
普洱茶什么貴呢?當然是老班章!冰島!
誰要是手里沒有幾片冰島老班章,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說你是喝茶的。
全中國有多少人喝茶?冰島老班章有多少產量?
我問了一下權威人士度娘,老班章村到底產多少茶?她也一頭霧水。
“全村有6500畝茶地,每畝產10公斤左右的毛茶”,這是現任老班章村村長楊忠才訴澎湃新聞該村2014年年產量的數字。按照他的說法,折算下來無論古樹、大樹和小樹,年產約65噸毛茶產量。
勐海縣布朗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2014年12月20日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老班章村茶地為7800畝(大樹4700畝,小樹3100畝),全年共產毛茶117噸(大樹47噸,小樹70噸)。
兩者報的年產量相差52噸。!
依照上述官方數據,澎湃新聞進一步計算,該村畝產為15公斤(大樹10公斤/畝,小樹22.5公斤/畝),與村長統計的畝產數據相差5公斤/畝。
2015年4月21日,澎湃記者再次與相關部門核實老班章村茶葉產量,卻又得到了兩組不同的數據。勐海縣布朗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將年產量從117噸更正為97噸,畝產12.4公斤。而在該村委會共同商議之下,年產量從65噸變為60~80噸區間。
這段互相打架的話其實證明不了老班章到底年產多少普洱茶,倒是讓我們看出了端倪:老班章的年產量,其實相對于龐大的茶葉消費群體,根本就是僧多粥少杯水車薪。
最瘋狂的時候,老班章茶價一日蹦三高,別說茶商瘋了,老班章村的人血壓都降不下來了!懵死!做夢都想不到原來只幾元十幾元一公斤還沒人要的價格,現在漲得都超過了他們心跳速度!
于是一切都亂了!
勐海縣茶葉局副局長也駭了,直接說:“現在老班章茶樹上長的哪是葉子,是金子、銀子。”
即使茶葉以百分之百的純正離開老班章村,面對的是一個更為魚龍混雜的龐大市場。
在離勐海縣40公里的景洪市,沿街一家店鋪銷售一餅357克的“老班章”,售價300元。到了位于昆明的一家茶行,其在淘寶上銷售印有老班章村原村長三爬簽名的一餅357克的“老班章”售價則為12元!而2015年“老班章”春茶最低混采價格為5000元/公斤,古樹、大樹茶則為8000元。
遠低于采購價格的必定是有貓膩的假茶。可是花了大價錢,你未必拿得到真東西。“這里5000元一公斤的老班章,拿到城里翻一番算是有良心的。最怕加上幾倍的價格,人家還不給真貨,你倒是當成真的了”,新疆茶商劉先生坦言這個行業“還是比較亂的”。
在勐海縣里一些印刷廠或是亂象的一個注腳。在熟悉茶葉行業的周純(化名)眼里這和印錢沒有差別——薄薄的一張茶葉包裝紙在被印上“老班章”三個字后,茶葉價格轉眼飆升。去年曾有某家印刷廠廠長向周純透露,他的廠里有約200噸老班章的包裝紙等待上機印刷。
瘋狂不?髦亂不?
老班章的源頭是那樣的不堪與混亂,而我在終端市場看到的,則是貨堆成山的老班章。
我不知道這里邊有沒有一根老班章的茶毛,我只知道,以一個注冊資金只有三萬塊的商貿公司,要囤積這么多的老班章,得有幾千萬的資金!——假如這些老班章都是真的話!
而這些寫著老班章名字的茶最終都走向了誰的茶桌?
還有這個,讓我也是醉得醒不來。
不用說,這個圖片是來自淘寶商家。
我就想知道,老班章茶農出手的毛茶都賣到5000以上,你357克大餅28塊還包郵,你是上帝派來拯救中國那么多喝茶的人的么?還是給喝茶的人腦子里注水的?
老班章村,充其量,包了歸齊,大小老古樹,春夏秋冬茶,其實加起來的產量能有二三十噸不得了了,你信誓旦旦保真可查狂賣100噸,你賣的是茶還是老班章的土?
我覺得喝了這個茶,以后的智商也就只能喝這個茶了。
還有這個冰島。真正的冰島老寨只有52戶人家,家家樹木精確到棵,全寨子古樹茶的總產量也就兩三噸頂天了,現如今的價格比老班章還貴兩倍,一個小店能如此瘋狂囤積這么多,這個數量和價格要是算下來,我覺得土豪就在我眼前,拜托全國喝冰島的人都把膝蓋獻上來!
簡直是女司機開車大撒把——實在是不服(扶)不行啊!
我就想知道全國有多少這樣有魄力的小店!
就算是后來把壩歪,老寨,南迫,地界,糯伍等離冰島老寨近的五個寨子劃歸冰島,可五個寨子都有自己名字并且茶價也是一日千里地漲,就算拿它們冒充,稀里糊涂統稱冰島,是不是有眉毛胡子一把抓,丫鬟冒充小姐代嫁的嫌疑?別人說你爸和你爺爺是一個人你同意么?
何況冰島五寨加起來也不會有太多數量!不可能終端商鋪淘寶小店一堆一堆地賣。
那么真相是什么就是和尚頭上的虱子了。
現在應了我那句話,大多數人喝的都是包裝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