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明白,李小龍為什么會得到如此高的贊譽。無論是在美籍華裔還是在美籍非裔中,李小龍都有極高的地位,這與他的電影作品自然是分不開的。其中最為著名的一部,當屬《精武門》。
這部電影的情節非常簡單,就是個俠客報師仇,最后舍生取義的故事。無非是故事背景移到了民國而已,最近的一部有些與之相似的電影,是姜文的作品《邪不壓正》。
說來也巧,《邪不壓正》正是對《精武門》的致敬,唐鳳儀(許晴飾)大喊男主角李天然(彭于晏飾)的英文名“Bruce Lee”(Bruce Lee為李小龍英文名),則將這種致敬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后李天然與朱潛龍(廖凡飾)在日式庭院內決戰,也幾乎與《精武門》中陳真與俄國力士決戰一模一樣,觀眾不難從中看出姜文對于《精武門》的喜愛。
在姜文之前,還有無數的影視從業者致敬過精武門。包括梁小龍、甄子丹和李連杰。那么,為什么這部已經“年近半百”的《精武門》,能為普羅大眾所喜愛,一遍又一遍被提起呢?
答案或許藏在當時的香港社會中。
精武門上映的時間,是1972年,其時的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華人的社會地位低下,除了少數華人躋身上流社會外,大量的華人只能屈居于底層。正是在種種壓迫下,華人對外族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只是受制于各種現實原因,許多人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情緒發泄口。
而這時,海外歸來不久的李小龍帶著《精武門》橫空出世。在影片中,被漢奸羞辱的陳真,單槍匹馬殺到日本武館,以一敵多后鏗鏘有力說出“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在公園外,面對異族的挑釁,陳真將氣焰囂張的日本人打得人仰馬翻,并且一腳踢碎“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匾;最后警察包圍了精武門,要求交出殺人犯陳真,陳真為了同門師兄弟,毅然決然只身赴死,面對子彈,陳真凌空飛踢,身影永遠定格……
所有這一切,都讓觀眾熱血沸騰,潸然淚下。
中國人也可以迅猛而凌厲,中國人也可以痛打所謂的發達國家的“優秀國民”,中國人也可以有強健的體魄和精明的頭腦。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我們無法想象第一批看到《精武門》的觀眾的心情,也許他們胸中那股熱血翻涌的感覺,是無論如何也難以用文字表述的吧?
周星馳先生就是最早的觀影者之一。據說,年幼的周星馳在看完《精武門》后,感動得淚流滿面,毅然決定以李小龍為人生偶像,投身于武學和電影事業中,他追隨李小龍的腳步,結合武學與影視,拍出了《功夫》,橫掃當年的華語影壇,奪得了金馬獎、金像獎等多項影視大獎,為電影藝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精武門》的情節是虛構的,歷史上并沒有陳真,但由《精武門》所激發的華人民族自豪感,則是真真切切的。周星馳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除了周星馳外,還有千千萬萬華人因《精武門》而重振自信心,海外僑胞更是因為《精武門》而讓外族刮目相看。這或許就是《精武門》最大的貢獻,它用現代工業造就光影幻夢,為全世界留下一句簡短又振聾發聵的話:
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