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已經(jīng)參加工作10幾年的文字工作者,不想賣老,但有時也忍不住表示,現(xiàn)在新參加工作那些年輕人啊,真是,真是一言難盡吶,應(yīng)該說,膽量和見識都比我們這些70后、80后強很多,同樣的,犯起二來也比我們猛更多,動不動就要證明自己不是錯,但每次聽了別人的挑唆要去證明自己就是你不對了咳咳。
舉個栗子說吧:別什么事都只會喊一句:我能!我行!先查看一下具體情況,了解了解背景資料!別跟傻*共事兒,別跟庸人較勁兒,證明自己可以,分跟什么人,分辦什么事。別人說你吃不了這一盆屎,你要證明你自己,于是*&^%$#@,捂臉,這傻事咱不能干。
好吧,鑒于上述例子口味太重,趕緊來個小清新的提神醒腦。說說冰糖銀耳蓮子羹的燉制哈。
以個人多次失敗經(jīng)驗來看,要做出稠嘟嘟,粘乎乎,像甜品店出品一樣那種,說難也不難,成功要訣只有兩字,無他,一曰等,二曰熬。正所謂天下至理原多相通,熬銀耳如是,辦大事亦如是。首先說等,等不是躺在原地枯等,而是積極做好各項準(zhǔn)備,為未來的成功積攢力量。對于銀耳來說就是要泡,泡銀耳和泡MM一樣,都要投入時間,我以前試過泡上幾個鐘頭就熬,效果自然大多時候也就呵呵了,煮出來的銀耳爽脆可口,爽脆啊,淚。現(xiàn)在長記性了,泡銀耳一定要泡透,要泡透,要泡透。說三遍是因為這事兒真的很花時間,至少泡12小時,最好是一天一夜,中間記得換水,一來是浸泡中可能會有土或者雜質(zhì),所以要換水,二來更重要的是,夏天天熱,銀耳泡上一天很容易起沫,還會有異味,所以水是一定一定要換的啊,當(dāng)然,泡銀耳的水也不必倒掉,如此富含蛋白質(zhì)、微生物的水,用來澆花極好極好。順便說下銀耳材質(zhì),個人現(xiàn)在常用的是那種銀耳碎片,無他,便宜爾。用整朵銀耳的記得泡開后撕碎就好。銀耳充分泡開后,我們可以開熬了。
說到銀耳,前面總是以冰糖做前綴或定語,的確,冰糖和銀耳也著實般配。我自己覺得熬煮時放入冰糖一起煮比煮好后再放糖的味道更佳,個人觀點,不供參考。所謂善其事利其器,說到工具,有用電飯鍋的、用砂鍋的、用不銹鋼鍋的、用鐵鍋的,個人就不湊字?jǐn)?shù)了,個人看來這些貨效果都差不多,都是“火候足時他自美”,自家用的是隔水電燉盅。無他,省事,一來是不用看火,一鍵設(shè)定就得,二來是好刷,就只用洗一個盅,里外沖洗干凈就行。好了,現(xiàn)在把泡透的銀耳倒進盅里,加清水、冰糖,如果喜歡放蓮子、枸杞、葡萄干、蔓越莓干一類的東東都請自助隨意,個人這里說的是基礎(chǔ)版。當(dāng)然,如果放蓮子,也涉及泡的問題,個人的所謂經(jīng)驗也是提前一天浸泡,中間記得換水,一般泡出里面的蓮子芯(個人買的是整顆未去芯版蓮子)時就說明已經(jīng)浸泡充分了。廢話不多說,一鍵全搞定,自家小盅只有1.5、2.5、3.5這種時間檔位,個人一般設(shè)置成2.5小時,然后,然后就是等嘍。因為你要給銀耳的膠質(zhì)析出留出充足的時間吶。所以,個人一般是晚上提前燉上2.5小時,然后撥掉插銷,靜候湯稠。啥,你說怎么燉的時間這么短哈,你造嗎,雖然設(shè)定時間是2.5小時,但機器是要很久才會完全冷下來吶,前前后后加起來要5.6個鐘頭,在靜置一夜后,坐等稠嘟嘟的銀耳入口就好啰。
綜上,如果要數(shù)字化表述一下,就是12 6 12,首先是銀耳浸泡要12小時以上,然后是充分燉煮2-3小時,個人用的是燉盅,總體大約保持5、6小時的加熱時間,最后就是靜置12小時,靜待銀耳中膠質(zhì)的析出。這個步驟有人把成品放冰箱,有人倒進燜燒杯,有人(比如本人)直接放鍋里不管。個人看來效果都差不多,總之都是要吃到嘴里的,好吃是正理,不過這么下心思做出來的銀耳湯真是很難不好吃吼吼。
到了例行總結(jié)全文的時間,以上方法只是個人多次失敗后摸索出的所謂經(jīng)驗,喜美芹而快曝背爾,不值一哂,不供參考,預(yù)祝大家都能煮的成功,吃的開心。最后說一句,在這個多元的世界,有很多條路、很多種方法證明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自己的成功。不過最好的成功還是隨心而動,隨意而行那種,只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