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與惡魔,往往只在一瞬間。
就像作為惡魔化身的毒品,如果使用得當便是一劑良藥,如果濫用便會墜入惡魔的深淵。
禁毒,古而有之。《天下無毒:暗夜毒影》巧妙地將故事背景設在明朝嘉靖時期,以懸疑筆法對準明代禁毒案件,從朝堂到江湖,描述錦衣衛與毒犯及其幕后勢力的戰斗。
這是來自明代當權者的權力的游戲,最后受苦的卻是普通老百姓。而錦衣衛的出現,便是為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還世間一個公道。
而禁毒案背后的努力與酸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你以為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1、正義的開始:《寶劍記》
以前只聽說過要警惕拐賣小孩子的,沒想到還要小心那些拐賣小伙子的,你根本不知道壞人會做出什么事情來。
古代拐小孩子,可能會賣給沒孩子的人家;拐婦女,為了賣給富人家做妾或者賣進娼院;拐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則是有更大的陰謀。
在《天下無毒》中,密云地界的小伙子接連失蹤,縣衙坐視不管,羅教(邪教)盛行,一片烏煙瘴氣。
錦衣衛陸琨途徑此地,發現這里到處都是怪異的景象。失蹤的壯丁,狡猾的族長,“發瘋”的女子紅棉,看似意外,卻處處都是人為。
紅棉與丈夫羅猛,在村子里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直到羅教在山里立壇,胡猛好奇鬼火,就跟著村人一起去巡山。
結果鬼火沒看著,卻發現了羅教的驚天陰謀,原來他們在用活人試藥,村里走丟的壯丁都被抓到山上,變成藥人!
更可怕的是,族長與羅教狼狽為奸,將胡猛殺害,紅棉的孩子也被流掉,不得不裝瘋賣傻才逃過一劫。
現在,錦衣衛的到來,無疑是紅棉最后的希望。陸琨等人經過周密的偵查,終于搗毀了羅教在密云的巢穴,只不過這些藥人受到太多打擊,死傷無數。
從胡猛到紅棉,從族長到錦衣衛,從邪惡到正義,其中的人性、利益表露無遺。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件會先來。但請相信,正義雖然會遲到,但一定會到來。畢竟,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2、邪惡的發酵:《黎庶悲》
宋朝有一種叫法乳湯的高級飲料,不僅味道非常好,而且喝完之后身體暖呼呼的,一度十分流行。
其實,法乳湯還有一個別名:罌 粟湯。
早在五代時期,后唐明宗李嗣源就曾在召集幕屬論事的時候,給每個人奉上半盞法乳湯 。就連帝王待客,都僅僅是“半盞法乳湯”,足以說明說明法乳湯的珍貴與高級。
蘇轍曾在《種藥苗》中這樣形容罌 粟:
罌小如罌,粟小如粟。與麥皆種,與穄皆熟。苗堪春菜,實比秋谷。研作牛乳,烹為佛粥。
宋人將罌 粟做成飲料、湯粥,讓整體口感更鮮美。這原本是一件樂事,但如果沒有把握好罌 粟的量,就可能變成一場刑事。
在《天下無毒》中,裕王府給饑民發放的粥,便是“佛粥”。饑民懷著感激之心喝下佛粥,因為,這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起初,他們只是覺得喝飽了,胃里暖和舒服;漸漸地,他們就感覺自己離不開這佛粥了。
一旦喝不到粥,他們就會變得暴躁起來,甚至出現精神恍惚,以致于后期出現民眾暴亂。這就是俗稱的“上癮”癥狀。
幸好,貍奴以身試險,引起來錦衣衛陸琨的重視,逐步深入調查,才使得真相水落石出。
萬事萬物,過猶不及。當權者正是利用這個“度”做文章,不惜一切代價制造恐慌,以謀求更大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天下無毒》的故事取材于史書與民間傳說中的禁毒事件,都是有據可查證的。各個案件看似相互獨立,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明代毒品已經成為權力傾軋的關鍵工具,它以一種奇妙的身份潛藏在內,牽涉到朝堂大臣的博弈、邪教內部吞并、損公肥私等。而廣大民眾便成為權力的犧牲品,在面對絕對勢力和毒品的雙重迫害下,人們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這既是毒品的悲哀,也是時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