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的東西我不吃!”剛進超市,兒子回過頭來認真的對我說。我及時肯定他的行為“特別好!兒子很自覺”
“奶奶,我妹妹渴了,你給她弄點兒水吧”跑過來找他奶奶。說完又跑回去,聽到他給爺爺說“我已經給奶奶說過了,讓她給妹妹倒水”。
奶奶說“那天妮兒在床上睡著,孩兒怕他妹妹碰到頭,擋在床幫那兒,還說妹妹我保護你”。
“我奶奶睡哪兒?。俊弊蛲砘丶衣飞?,看到爸爸帶著奶奶,小聲的問我。“就睡在咱對面爺爺那個床上???讓睡嗎?”“讓!”
“孩兒,你說妹妹長大了,讓她跟你一起上學,那她沒有書包咋辦啊?”
“那就把這個呱呱書包送給她吧!”拿著他喜歡的書包說。我兒子現在表現特別好(^0^)除了脫口而出的臟話,不過這兩天我批評教育后,他已經有意識的避免說那些不文雅的字眼了!
我們也應該反思,孩子生活的環境至關重要,耳濡目染的學一些陋習,都是大人不自覺的行為!昨天在三姨家,聽到他對哥哥說的臟話,啪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他屁股上,并嚴厲的大聲呵斥“再罵人你試試!”
想想他只是聽的多了,根本就理解那些詞語的意思。
今天本來打算帶爺爺奶奶一起去老樂山,還沒出縣城,車上空調壞了。一股難聞的味道過后,看到有煙冒出,不敢上高速了。“在哪兒轉轉就行,沒必要非得跑遠處”“媽媽我要去和園”“可以,兒子一直念叨著要帶爺爺奶奶去和園”“爺爺,和園有馬,孔雀和野雞,咱去看看吧”
調轉方向,去和園。天真是太熱了,很慶幸沒有去老樂山。
“媽媽,我不害怕恐龍了”聽到他這話,我立馬懂了,這小子想進恐龍園呢,于是買票讓爺爺陪他進去。奶奶的眼睛和臉前兩天炒菜時被油燙著了,我們陪她在陰涼處休息。
出門廣場那兒有活動,踢毽子比賽,堅持最久的可以獲得一張游樂園門票。本不想參與,但兒子看到毽子就過去看,想著重在參與嘛。沒想到技術如此拙劣的我竟然在第一輪堅持最久——其實我才踢了三個!
“沒想到吧,獲勝如此簡單!”主持人笑著說。想想也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自己嚇跑的,根本沒有嘗試的勇氣就認為自己不行!兒子很開心,“媽媽得獎了!”
中間有個小插曲,想想就后怕!可以參與很多次,我和兒子本來在椅子上坐著,看到一輪人不夠,我就去湊人數,想著讓兒子坐著等我。沒看到他跟著,剛進圈里就聽到“砰”的一聲,回頭看,兒子在我身邊。舞臺上面的展板倒了下來,正在砸在我們剛才坐的地方!我激動的抱著兒子,“幸好你跟著媽媽了!”我很感激,如果兒子沒有跟著我,后果不堪設想!
中午一起回了老家,路上兒子不太舒服,這段時間有點兒積食,又加上暈車。吐了好多,兒子和奶奶身上都是污漬。簡單擦了擦,到家換了衣服。買了水果和禮品去看望爸爸大姑,在他家吃了午飯,感謝他們的盛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