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遇到的人見過的事都記下來,趁還年輕;把奮斗過的感動過的過往都寫來了,趁還記得。一直寫文字給自己看,剛好,你也喜歡~~~斑駁先生。
? ? ?昨晚準備爬上床睡覺時,一兄弟突如其來的電話讓我有點措手不及。按下通話鍵,電話就傳來“在干嘛,沒事就找個沒人的電話聊兩句”聽到這句話,心頓時涼了半截,心想:“si啦,又是感情事,估計表白失敗了”。于是就走到走廊,對Z先生(那兄弟)說:“行了,你說吧。”結果電話那頭突然用很疲憊很困惑的語氣說出“我覺得是不是進展太快了?”的話來。頓時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經過詳聊,才知道道出這句話的原委:
原來是上周六在兼職時認識了一個師妹,相互添加為好友,兼職后時不時寒暄幾句。后來Z先生有事托了師妹幫忙,然后就打算請師妹吃頓飯算是還個人情。結果師妹隔天又得兼職,兼職后打算回家,Z先生過意不去,就跟師妹說:“那我接送你兼職,你兼職后就去吃飯,再送你去搭車。”師妹答應了。隔天也隨著Z先生所說的進行。過幾天,師妹回來,結果大巴誤點,天色已黑,車站早已沒回學校的公交車。而那時,Z先生剛好爬山爬到山頂在休憩。當Z先生知道師妹一個人在車站時,就在微信回復師妹,讓她待在車站別動,自己現在開車過去接她。于是,那晚Z先生急急忙忙下山,然后開車把師妹安全接回宿舍區。然后師妹為了感謝Z先生,就主動請Z先生喝奶茶。喝奶茶那晚,天公作美,下起了雨,一把雨傘下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雨夜下的天空都散漫著害羞曖昧的氣息。隨后幾天,兩人聯系頻繁,白天一句早安晚上一句晚安。感情的加劇升溫,讓Z先生有點迷失方向,他知道自己對那個師妹有意思,但卻不清楚自己喜歡那個師妹什么,畢竟,兩人認識的天數還不到一周,而一起出去玩樂時,或因天公牽線或彼此曖昧,有些舉動或超了邊線,有些場景或越過邊界……
? ? ? 一萬個燦爛美好的未來,抵不過一個溫暖踏實的現在;電話里的一萬句“我愛你”,也抵不上在宿舍樓下跟她見面五分鐘。就如你微信里幾句叮囑小心注意安全,也抵不上一句“待在原地別動,我現在過去接你”。我無法給Z先生這段曖昧著卻還沒開始的感情下一個定義;這個世界上,最難得可貴的是:當你最需要的時候,你需要的那個人就在身邊,或許孤身一人在車站的師妹,她心中需要的那個人,已趕在路上。所以她才慢慢變得主動:才同一傘下發覺Z先生肩膀另一邊早已被雨打濕,心疼地把傘推到Z先生那邊;才敢當Z先生讓她待在車站別動時回復Z先生“沒事,你慢慢來,我等你”。
? ? ? 聽完Z先生講述他們這兩天的經歷,感覺黑夜的云變成團草泥馬群從上空飄過。相比他的春風得意,我就顯得寒冷凄清了。在時間的洪流里不停向前,逐漸把以前的自己丟下,曾經那般真切的情感,最后竟然徹徹底底消失了。現在的自己。懶得去認識人,懶得去了解人,懶得去掏心掏肺,懶得去全心付出,;懶得去揣摩心扉,懶得去制造共同的記憶;懶得去進行浪漫場景,懶得找話題徹夜暢談,懶得……..。好像不會談戀愛了,生活平靜去也不會覺得無聊,日子每天重復單一進行著,然后學會了一個人安靜地生活著,即使離開昔日的交際圈,走進未曾踏入的新環境,也能人摸人樣的生活著。只是在失眠的黑夜里,在西下的紅霞里,在清爽的早晨里,不知道跟誰分享自己的喜悅抑或難過。
? ? ? ?也許隨著成長,我們都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了,總是在身邊筑起看不見的高墻,不輕易讓人靠近;也許我們身邊經常上演著這樣那樣的悲劇故事,讓我們漸漸失去勇氣。回想17歲的我們,如果感受到了一點點喜歡,就會相信這就是愛情,這就是全世界,并為之毫無保留全身心的付出;23歲的我們,即使有份很強烈的感情擺在面前,也無法完全相信這就是愛情,即使想要掏心掏肺全身心投入,行為還是會有所保留,頭腦還是會有所抵觸。
? ? ? 誰的過去沒幾處傷痕?又有誰的青春安定平坦?但我們還是要相信要知道“這個世界上一定有跑得贏時差、撐得過距離的愛情,只要她相信,只要你堅持”同樣的“這個世界上一定也有近在咫尺天天見面卻最終分開的愛情”(摘自盧思浩的《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 ? ?在這個速食年代里,我們,好像都不會談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