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弗格森(Marilyn Ferguson) :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
不論你的現狀如何,都清相信你與你的習慣是兩碼事,你有能力改變不良舊習,代之以意味著高效、幸福和互信的人際關系的新習慣。
我真心地希望你能看打開自己的「改變之門」,在學習這些習慣的過程中不成長和進步。對自己要有耐心,因為自我成長是神圣的,同時也是脆弱的,是人生中最大規模的投資。雖然這需要長時間下功夫,但是必定會有鼓舞人心的直接收益。誠如美國開國初期政治思想家佩因(Thomas Paine) 所說:
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價,萬物是有價值。上蒼甚至如何為其產品制訂合理的價格。
習慣一:積極主動(BE PROACTIVE)
主動積極及采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未來的行為負責,并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且非情緒和外在環境做下決定。
習慣二:以始為終(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的創造——先是在腦海自醞釀,其次才是實質的創造。
習慣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SRT)
要是第一即是值得創造,是夢想(你的目標、愿景、價值觀機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與實踐。次要的是事不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要放在第二。
習慣四:雙贏思維(THINK WIN/WIN)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于互敬,尋求互惠的思維考框架與心意,目的是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及資源,而非敵對式競爭。
習慣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當我們舍棄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系。
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效率。
習慣六:統合綜效(SYNERGIZE)
統合綜效談的是創造第三者選擇,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稱許彼此的差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手法。
習慣七: 不斷更新 (SHARPEN THE SAW)
「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四個基本生活面向(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中,不但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
沒有正確的生活,就沒有真正卓越的人生。——戴維 斯塔 喬丹(David Starr Jordan) 美國生物學家及教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