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蘇軾:他一生坎坷,顛沛流離,卻在北宋文學界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上至皇上太后下到市井百姓,甚至連高麗、遼國、西夏這些國家的人都耳熟能詳。 他被嫉妒他的小人所陷害,屢屢把他發配到遠離京城的地方。但他絕不茍且地生活,他用他的雙腳實現了“詩和遠方”的夢想。
01 出生
? ? ?宋仁宗景佑元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在美麗的眉山市,有一個嬰兒降生了。
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 ? 他的母親,她影響了蘇東坡一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她教兒子從小讀《范滂傳》,在小小的東坡心里種下了一顆善良、正直、勇敢的種子。
? ? 他的父親蘇洵,更是一個“身教重于言教”的忠實實踐者,他和他的兩個兒子一起讀書學習,直到把他的兒子包括自己培養的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據三席之地。
? ? 他的弟弟蘇轍蘇子由,當親人們先后在他的生命中離開時,陪伴他直到他生命的盡頭。
02 青年
? ?打擊:
? ? ? ? ? 他的母親在他們父子三人進京趕考時忽然死去,她連他們考中進士的消息都沒有等到,這不能不說是蘇東坡心里一個巨大的遺憾。
? ? ?就在蘇東坡走上仕途,實現他的報國之志的時候,他人生的導師、精神的領路人、文學的支持者——父親,去世了。
? ? ? ?就在父親去世一年之后,和他感情甚篤、相知相愛的妻子王弗也因病去世了。
? ? ?深受打擊的蘇東坡,扶著父親和妻子的靈柩來到眉山,把他們葬在了母親的墳墓旁邊。沒有誰能在這樣的打擊下堅強地繼續生活,他當時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幾乎連自己的孩子都無法照顧。他在丁憂期間,每天都在埋葬親人的墳墓旁度過,以淚洗面。整整三年,他沒有寫過一首詩,卻在那座睡著他深愛的人的山上,親手種下了三萬棵松樹。
? ? ?直到十年之后,他在一個孤獨的夜晚忽然夢到他已離世許久的妻子,起床披衣在月光的清輝下寫下了一首詞。
《江城子·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
? ? 他不愿意向命運低頭,然而命運把他的親人放置在千里之外,蘇東坡和他的弟弟,有七年都沒有見面了。他在某一年的中秋,望著天上的月亮,黯然神傷。就是他的神傷,也成就了文學史上寫月詩詞的巔峰。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03 政治
? ? ?如果說蘇東坡的青年時期,他的打擊均來自家庭,那么之后他一輩子的坎坷經歷,均來自一個人。 這個人也是北宋文學界神一樣的存在,他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還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可謂是家喻戶曉,這個人就是王安石。
? ?他和東坡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們對對方都是真心佩服、真心欣賞。可是他們在政治上的見解卻截然不同。 王安石是個很有理想的人,他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準備變法。但是王安石有個非常大的性格缺點,那就是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脾氣急躁,有些巴結他的小人利用了他性格上的弱點,在推行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的時候急功近利、夸大成果,結果司馬光等一批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紛紛上書反對變法,紛紛被貶官到邊遠地區。
04 ?文學
? ? ?蘇東坡的貶官之路就這樣被拉開了序幕,雖然無法施展政治抱負,但是文學的造詣確被世人所稱道!
? ?被貶西湖,西湖有白娘子的傳說,還有美味的“松鼠魚”,就是雨季的時候總是泛濫,于是建長堤,遍植楊柳。而他面對著西湖滿眼的荷花,寫了他貶官以來的第一首詩: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而后西湖就此別名“西子湖”。
? ? ? 1074年,蘇東坡38歲,被貶密州。當時的密州正在鬧蝗災。蘇東坡加入了捕捉蝗蟲的隊伍。看到百姓因天災而流離失所,他的內心比蝗蟲啃噬還要難過,然而讓他更難過的,除了天災,更有人禍:西夏入侵大宋,有人建議投降!
? ? ? 他悲憤地騎上馬,以打獵之名,拈弓搭箭對著西北的方向,大聲吟誦出了一首詞:
? ?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 ? ?據說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是歷史上第一首豪放詞,一改以往柳永式的悲悲切切、兒女情長,蘇東坡在豪放詞寫作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直到他在貶官黃州的時候寫下那首流傳千古的“念奴嬌”,成為宋詞豪放派的開山鼻祖。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 ?蘇東坡這是不會滿足于只寫個人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的,他的眼里心里想更多的想的是百姓、社稷。這就給了那些小人可乘之機,他們終于抓住機會把他投進了監獄,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蘇東坡在監獄里被關了四個月零二十天,除夕前被放出獄。出了監獄他吟誦到:
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
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斗少年雞。
后記:他為老百姓祈雨,并給自己的亭子命名“喜雨亭”,做記以記之;他生活困頓,就親自在家后東面的一片坡地上開荒,并為自己取號為“東坡居士”;他到江上捕魚,雇一小舟,與漁樵為伍,得意地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書法在“蘇黃米蔡”中占據一席之地;他臨摹吳道子的壁畫使人看不出真偽;他熱衷于吃,我們熟知的東坡肉、東坡肘子,都是他發明的做法;他在惠州吃著美味的荔枝笑瞇瞇地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他有時也會臭美,戴上他親手縫制的東坡帽招搖過市得意洋洋;他被貶官的最遠地方是在遙遠的海南島,那里瘟疫橫行、老百姓愚昧不堪,他教他們挖井、給他們熬中草藥治病……他走過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寫過的詩在千年時空流轉,他在臨死前說的那句話讓我們現在人看來也會忍俊不禁:“我平生未嘗為惡,自信不會進地獄。”當我們為他的坎坷唏噓感嘆、忍不住要為他流淚時,他確說: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蘇東坡,他用一生把別人的茍且活成了——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