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嘗試著學習一種精讀法——SQ3R閱讀法,感覺效果還不錯,這里把它介紹給大家。
一. 什么是SQ3R閱讀法
這里不妨用維基百科的詞條來介紹下:
SQ3R方法是一種提升研習能力的方法,為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賓遜(F. P. Robinson)所設計的一套有效讀書方法,于1946年在他的著作Effective Study有所提及,主要用于精讀課文 。“SQ3R”來自以下五個英語詞語的字首,即:綜覽(Survey)、發問(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復習(Review)。——維基百科SQ3R詞條
二. SQ3R閱讀法的具體實施步驟
1. Survey階段
在開始閱讀書本的內容前,先將書本的封面、扉頁、前言,特別是目錄先仔細審查一遍;如果是在閱讀文章或論文,則要特別留意各級標題及開頭和結尾。別小看這些東西,預先留意這些內容,往往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達的內容。(我覺得這一步與我們在學校上語文課時,老師為我們介紹作者和作文背景的初衷是類似的)
2. Question階段
除了初步了解書本的目錄,文章的標題等內容,我們還需要能夠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在看完目錄和標題后,要問一問自己,這本書/這篇文章主要說的什么?關于這些內容,自己已經掌握了多少?總之,提問應該成為一個貫穿于整個閱讀過程的環節。在閱讀的任何時候,只要有問題,你都可以用筆或借助電子設備將問題記錄下來。(最好是能夠將問題標記在相應文本處)如果你對如何提問感到比較困惑,那么可以嘗試去閱讀布朗和基利的《學會提問》這本書。
3.Read階段
這個環節是SQ3R的中間環節,除了要解決Question環節所提出的問題,還要注意文本中的一些重點標示的文本內容,如加粗字段、重點圖標等。
閱讀難度較高的篇章時要放慢速度。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來,再重讀一遍。
一次只閱讀一小段并背誦那一段。
閱讀輔助說明的圖象。 ? ? ? ? ?——Study Guides and Strategies 博客網站
4. Recite階段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階段并不是指閱讀者要背誦文本中的內容,更多的是指閱讀者要能夠盡可能多的復述出文本的內容,通常意義上,閱讀者能夠復述得越準確和精細,也就代表著對于內容的了解越透徹。在這個階段,綜合性地運用感官手段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好能把聽、說、讀、寫都運用起來。當然還有很多的記憶方法,比如聯想記憶法、關鍵詞記憶法、諧音等記憶法等。
5. ?Review階段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Review階段也應該遵循遺忘規律,在Recite階段后的初期,應該多進行Review,隨著時間的推進,逐漸減少。具體的頻次可以按照這樣的頻率來:
1. Recite后半天小時Review一次;
2. 一天后再Review一次;
3. 三天后再Review一次;
4. 一個星期后再Review一次;
5. 一個月后再簡單地Review一次。
經過這五次Review后,通常已經將要記憶的內容轉化成了比較穩定的長期記憶了。
三. 一些后話
應該說,SQ3R閱讀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精讀法,優點在于鼓勵閱讀者在了解文本框架的基礎上逐層深入,重視閱讀者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果閱讀者能夠在采用SQ3R閱讀法的過程中穿插使用思維導圖工具,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你想了解思維導圖的內容,推薦你閱讀東尼?博贊先生的《思維導圖》系列書籍。
注:本篇文章借鑒了Study Guides and Strategies網站的很多內容,同時遵循了Study Guides and Strategies網站創建者喬·蘭茲伯格在網站內容下發布的“允許修改、自由傳播”的版權聲明。在此對喬·蘭茲伯格先生表示感謝(雖然他可能無法收到)。
嗨!我是libuo,最近才來到簡書,喜歡的話可以點喜歡支持我哦!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我會每天都堅持更新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