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故事并非虛構,是我在07~09年期間青島部分生活的縮影,一段值得回憶的平凡往事。
(1)
清晨醒來時,天剛蒙蒙亮,我模糊記得夜里做的一個夢,好象還跟實驗有關,但一究細節,那夢卻如風一般越追越遠。
前幾天做電化學實驗時,有三個試樣的極化曲線出現奇怪的鈍化現象。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是加入稀土引起的,那么它能引起涂層活化作用這一矛盾在理論上怎么解釋呢?"
近日我一直被幾條彎曲如蛇般的曲線困擾著
我閉著眼任思緒天馬行空。
近日因忙于實驗,好多打印出來的文獻還堆在實驗室的抽屜里面睡大覺,一些實驗數據也未來得及整理。
"做完這批樣的實驗,應該停一停了,整理一下思路,看看后面的研究方案要不要做一些調整。"
"那篇寄給化學學報的論文,也不知審得怎么樣了,今天若能抽出空就去雜志社網站查一查,但愿不要收到壞消息。"
“明天又到周末了,這周比較辛苦,周日一定要犒勞一下自己,請師妹們去寧夏路的火鍋店吃火鍋去!”
睜開眼,我望著已經蒙塵的天花板出了會兒神。
用力抻了個懶腰,全身細胞仿佛一下子都被喚醒了,我伸出右手去摸床邊桌上的手機,已經六點五分了,想著今天還要開爐制備下一組試樣,又是一個緊張忙碌的一天,我立刻翻身坐起來下了床。
洗浴間位于大門右側的最里間,與我的小臥室僅隔著一個衛生間。洗漱完畢,我在臉上抹上一層薄薄的潤膚霜,用梳子將長發纏成個鬏,高高豎起系于腦后,整理了一下劉海兒,最近太忙,頭發洗的不勤,有點兒打綹兒。
"劉海兒是不是又該剪了?頭發一打綹兒,劉海兒就顯長,把眉毛遮蓋住,顯得臉更圓了。"我心里這么默想著。
回到臥室,我拉開窗簾,小小屋子立刻亮堂起來,套上高領黑白條紋打底衫,我又取出衣柜里卡其色的夾外套穿上,拉上拉鎖,將搭在晾衣繩上的一條藍綠色絲巾取下圍在脖子上,站在衣柜的穿衣鏡前對著鏡中人仔細打量了片刻,似乎沒有什么不妥,然后將床鋪和桌面迅速整理一下,椅子歸位,衣柜的門關好。我又環視了一下周圍,窗臺灰蒙蒙的,似乎在提醒我周末的清掃日又到了。青島雖然氣候潮濕,但也擋不住日復一日的浮塵。
我將鑰匙、手機、還有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的用于早上煮粥的幾種雜糧小包裝袋悉數放入大紅色皮包里,想了想還有什么落下的,似乎沒什么了,正欲出門,哦,對了,今天中午晚上都不能回來做飯,要把樂扣飯盒帶上,中午實驗走不開,可以讓師弟或師妹幫忙在外面捎點兒吃的,晚上可以用它在微波爐上熱熱剩飯。
我走出臥室,右側兩臥室傳出小師妹們甜睡中發出的輕微的鼾聲,穿過門廳狹窄的過道,小心拉開門閂,彎身將門口地上一個裝滿垃圾的袋子扎緊,提起來跨出門外,將鐵門輕輕關上。我從包里掏出手機看了一眼,時間正指向6點30分,于是,信步向樓下走去。
(2)
推開樓門,一股清新涼爽夾帶著海洋氣息的微風迎面撲來,我深吸一口,再緩緩吐出,頓覺神清氣爽,將手中的垃圾袋用力拋進道旁半米之外的綠色大垃圾桶里,邁開大步向南京路的方向走去,嶄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研究所為我們租的宿舍位于市南區東北路八大湖小區,這里的街道都是以巢湖、太湖、洞庭湖、洪澤湖、鄱陽湖、西湖、微山湖、高郵湖八條“湖”命名的,因此得名。我的住所位于洪澤湖街道附近,正面對著南京路,右側靠近寧夏路。我穿過幾座老住宅樓,沒幾分鐘,一條寬闊的南京路就橫在面前。
此時路上人車稀少,穿過馬路,沿著人行道向寧夏路的方向走上一段,就來到如東路的路口。如東路是一條坡道,也是我每天上班必經的第一道坡。由于青島是丘陵地帶,這種坡道隨處可見,人走在路上似乎不是爬坡就是下坡,只是這里的人們已習以為常,但對于我們這些來自平原地區的外地人初來乍到還真有點兒不適應。
我剛來時,每天上下班還提著個筆記本電腦,一路隨坡而上,感覺有點兒吃力。后來發現晚上離開所里已接近十點,回到宿舍與師妹閑聊一會兒,再洗洗涮涮,根本看不了什么,宿舍又不能上網,筆記本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擺設,背來背去更嫌累贅,于是,我不再把筆記本往回背,這樣爬坡就輕松了許多。
我沿著如東路走大約不到二百米,就來到與金湖路交叉的十字路口。金湖路又是一個長長的坡道,但由于這條路比較長,除了有幾處坡比較陡之外,其他地方就如履平川了。
金湖路的路面不是很寬,只能并行兩輛車,兩邊人行道的里側多是新舊不同、高矮不一的居民樓房,一道道綠色鐵柵欄或磚砌的圍墻將其與街道隔離開來,使得街道看上去比較整齊。
走在路上,眼見著晨練的人、遛狗的人,上學的學生,匆忙趕路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因為常常在這個時間段走在這條路上,有些面孔已不再陌生。
(3)
沿著金湖路向南走,穿過幾個街區,大約走上有幾百米,就來到研究所門前。如果沒有周圍建筑和街道的襯托和提示,研究所應該是位于山腰之中。
離上班時間還早,研究所的大門還緊閉著,但側面的小門已打開了,收發室的王師傅照例在院子里踱著步。
"你總是第一個來上班。"他笑著向我招呼著,我微笑不語。
所的院區不算大,有兩個黃色的樓一主一副分別位于正南面和正西面。主樓在大門的右側,也要走過一個坡道才能來到樓門前,坡道兩旁種著各種鮮花和小樹苗,那些鮮花好像常年不敗,每天都喜滋滋地迎接著過往的行人。坡道有點兒陡,但好在走不了十幾步就到了。
主樓有六層,行政部門和大型高級精密儀器實驗室都設在這個樓里,副樓有三層,試樣加工制備實驗室和有一定危險的設備都設在副樓里。
我平時呆在主樓正面四樓右側一間實驗室里,雖然主樓只有六層,卻設有電梯,這給我帶來很大的便利,因為有時一天要安排幾個實驗同時進行,在兩個樓來回穿梭,有電梯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4)
走進實驗室,我放下背包,第一件事照例是準備早飯,洗米熬粥。趁鍋里的粥在電磁爐上咕嘟著,我開始打掃衛生,擦桌子拖地,但眼睛不時地瞄著鍋,小心不讓粥浮出來。
大約七點二十左右,粥熬好了,我蓋好小鍋的鍋蓋,關上電磁爐,拔下電源。
我從辦公桌中間的抽屜里取出一本外語書,走出實驗室,坐上電梯直奔樓頂右邊的天臺。
天臺被半米高的黃色圍墻和鐵欄桿圍起來,上面空無一物,所里的學生空閑的時候也喜歡到上面來看書,聊天或活動身體。
我把書放到靠近入口的窗沿上,開始活動四肢。鍛煉毫無章法,只不過是隨意變換形體的姿勢,讓僵硬軀體變得松弛一些。做完幾個動作,我便沿著天臺四周邊緣大步走了起來,邊走邊夸張地舞動著手臂,轉上兩圈之后,晨練也就結束了。
我拿起書,走到天臺最里面轉角處,想極目遠眺,但不知什么時候青島遠景已彌漫在白色霧海里,霧中的樓宇也似乎飄忽起來,與遠處的山海天融為一體,影影綽綽,如夢似幻。
讀了一會兒書,我向樓底張望,研究所的大門已經打開,學生們陸陸續續走了進來,有的手里拎著路上買的早點,有的還邊走邊吃,邊與別人打著招呼。
又過一會兒,上班的人越來越多,很快,人和車魚貫而入,我看了一下手機,還有幾分鐘就八點了。
(5)
回到工作室,我匆匆吃過早飯,穿上工作服,帶上記錄本和筆,趕往側樓工作室。
今天要制備試樣,是所有實驗中最臟最累也是最危險的活,而且對樣品本身要求也最高,因為一旦試樣制備出了問題,后期的測試實驗就可能全都無效。好在前期都做了計劃,并已經有過初步的摸索,基本操作已熟練掌握,各項準備工作也都就緒,只要操作時認真謹慎注意安全,應該不會有大的問題。.我來到二樓實驗室,先把電阻爐溫度設定在450℃,按下按鈕開始加熱,然后將準備好的試樣板材放入烘干箱烘干,十分鐘之后,我提著樣板到隔壁實驗間涂刷涂層,涂液已在前一天配好。
涂刷可是個細致活,跟寫毛筆字或繪畫似的,用毛筆蘸取涂液的多少,手腕力度的輕重把握,都會影響涂刷后的效果,有時一筆刷不好,一塊樣板就可能報廢了。
我一個人在小屋里潛心做"畫","畫"好一個,就掛在自己做的波浪形的鐵鉤子上,前后仔細端詳一番,像是在欣賞一件作品,都涂刷完畢后,我提著掛著試樣的鉤子來到隔壁的屋子,將它們再依次掛到電阻爐前的一個鐵支架上。因為鐵支架比較重,兩個屋子來回搬運實在有點兒吃不消,于是才想到做這么個波浪形鐵鉤子,當做搬運工具。
“師姐,中午想吃什么?我給你捎回來。”師弟唐益問我。
“你看著買吧,幫我把晚飯也帶出來,估計今天實驗得做到挺晚的時候。"我把錢遞給他。
“要不晚上我回宿舍做好了給你帶一份過來吧。”唐益很會做飯。
“不用,晚飯我用微波爐熱熱中午剩飯就行,今天將就點兒吧,一整天跟涂液打交道,沒什么食欲。"
“好吧,哪天我做魚給你帶過來。”
“好啊!”
(6)
在將近晚上十點,我終于完成了今天的試樣制備。將工作過的實驗室都收拾利索之后,我拖著疲憊的身子,提著制備好的試樣和記錄本回主樓自己的工作室。
夜幕籠罩的研究所小院很是寂靜,抬眼望去,主樓實驗室大部分窗戶都還閃著燈光,最近是實驗的忙季,學生們走得都很晚。
我回到實驗室,一坐下就不想動了,我從抽屜里翻出一小袋餅干,撕去包裝,放到嘴里細嚼著。
忽然想起我那投稿將近三個月至今不知命運如何的文章,懷著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打開了電腦,登錄化學學報編輯部網站,輸入了密碼,然后,有點兒緊張地,點擊"確定"。
突然,眼睛一亮,所有的疲憊頃刻間一掃而光!
文章錄用通知單赫然躍入眼簾!
這是我讀博期間發表的第一篇SCI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