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目的很多人都在自己的文章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比如鍛煉自己的思考,比如觀察人間百態,比如不斷修正自己諸如等等。現在互聯網在重新定義未來,尖端生物科技在定義未來,人工智能也在定義未來,好像所有的改變都讓我們徹底顛覆。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又如何在這樣的變化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怎樣在未來有潛力的行業提前布局,占的先機?答案是仁者見仁,不過我覺得寫作能讓自己找到一條方向。
這個寫作方向不見得就是直接給我們帶來多少金錢,或是給自己提升多少臺階職位。而是通過寫作的方式把自我所有的資源進行整合,把自己每次思考的收獲打包前進,在前進中走出一條自我認可的道路。
一
今天上午我試著給自己的微信整理出小程序,看到很多文章給出的步驟和實例,依然沒有把小程序弄出來,后來想到電腦上的IE搜索,在電腦上查到了安卓版的方法。最開始覺得小程序是制作APP的,現在才知道,它實際是手機APP超市,小程序只是入口。為什么我這么著急用小程序呢?因為張小龍覺得小程序是可以顛覆手機生態的,也被業界認為有可能重新定義未來的app。
后來我見了幾個同事,他們都不知道什么是小程序,也不知道小程序是干什么的,這讓我有點自喜。我曾經很喜歡的一句話是,你只要比同齡人優秀就能脫穎而出,現在我覺得稍稍比身邊人多一點認識,或許能比他們更早擁抱認知。
二
差距就是這樣,別人在寫專欄的時候我不知道,別人在微博上展風采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別人已經在公眾號碼字多年,而且沒有開通贊賞,我依然還不知道,別人已經在網紅時代大顯身手的時候,我才慢慢涌進這個市場。很多大神放棄國企的身份,選擇進入市場經濟,做了很多改變,才慢慢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們無法看透未來,也不可能知道自己N年以后會成為什么樣子,只是在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慢慢找到養自己,養家人的方法。
寫作只是成功的一個方法,老人經常說有志吃志,沒志吃力,總有方法成就我們自己。我們也是改變自己的決定因素,所有能選擇的方法都在自己的手上,你相信什么就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成為這個領域的行家。
三
有個同事今天說她有些迷茫,因為工作的調整進入一個新的部門不能很快的入手,看到其他同事忙碌幫不上忙,覺得不知所措。加上最近她參加一個考試,已經進入面試,有可能再次面臨工作的變動,這樣的變動可能是從舒適圈跳出來的變動,所以她迷茫。
讓我送給她點解惑的雞湯,我真心實意的告訴她:人總要學會告別,告別自己的昨天,告別自己的城市,甚至是告別眼下正在回頭的自己。
這話可能會讓她更迷茫,其實這就對了。迷茫的時候說明自己還有思考和選擇的機會,無聊的混下去不會迷茫,對未來再無期待的時候不會迷茫。如果迷茫了,沿著任意一條路走下去都能獲得自己應有的風景。
何況我也不具有超能力,也不能分辨出你的路哪一條是好的,哪一天是壞的。真正的好壞只有自己能分辨,任何一條路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不過取舍不一樣而已。
四
水往低處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人往高處走,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過去的路不糾結,現在的路不停頓,未來的路不迷茫,時間是唯一衡量我們成長的標尺,寫作是把我們每次思考串聯起來的有效方法。
村上曾經說,人生就像一個圓規畫下的圓,我們以為自己在走向世界盡頭,走向海岸邊境,但其實只是圍繞著宿命繞了一個圈,最終歷經一番艱苦,赫然發現自己竟然又站在了原地。
我們凈身來到這個世界,早晚也要凈身離開這個地方。在有限的時間發現更多的事情,擁抱更多的不可能,而不是不知道要什么,不知道做什么,在重復的工作生活中慢慢失去自我理想。
寫作是我們記錄思考的印證,是監督自己持續進步的文字工具,是留下我們對未來探索的途徑。我們每天有很多想法冒出來,又有很多的想法瞬間流逝,留下真正有價值的想法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寫出來,給它做進一步的分析和思考。
所以寫作有很多的好處,對我最大的好處是持續思考,不斷充實,整合現有資源,爭取擁有一個不依附于任何人就能力,用這個能力看到自己看不到的東西,創造自己不可能創造的事務。
文:慧眼識魚(點擊既可關注)
終身學習踐行者,關注個人成長,每天記錄一點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待與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一下點個贊?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