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逢春節,我就特別向往王安石筆下那祥和、歡樂、有趣的春節。可我所在城市的年味卻越來越淡,人們也不再講究這些傳統習俗,我還是比較喜歡在農村過年,因為那兒有濃濃的年味一一年味在耳畔中;年味在舌尖上;年味在眼里; 年味還在手心中……
? ? 在我的老家——三明清流,有著許多不同尋常的習俗,這些習俗都十分有趣。當然,這也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 ? “開門”是老家的一個傳統習俗,就是在新年的鐘聲敲響那一刻打開大門,放鞭炮、煙花,熱烈迎接新一年的到來。誰家開的越早、越準時,福氣就會先到誰家。記得去年除夕夜,當十二點鐘聲一響,我和爸爸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沖出門外,立刻點燃鞭炮,在第一時間把福氣招回家。其他村民也緊隨其后,噼里啪啦的長鞭炮聲;嘭、嘭、嘭的春雷炮聲;嘭、擦啦擦啦的煙花聲不絕于耳,震耳欲聾!漆黑的天空中頓時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靜寂的鄉村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 ? ? 當天早上,家家戶戶都炸起了“麻蛋”,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新年的味道里。炸完“麻蛋”后,每家每戶都把茶、糖、“麻蛋”等貢品和香燭鞭炮放入一個籃子,帶去廟里祭拜,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我家也不例外。
? ? 當我與奶奶來到廟里,整個廟中早已香煙彌漫,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貢品。我們也把供品一一擺出來,再為菩薩倒上一杯香醇的自釀米酒。然后,我們在邊上恭候菩薩“享用”,完畢后,我們便開始祭拜。首先,我們點燃了六柱香。然后用雙手握住,并高舉過頭頂,向菩薩深深地鞠三個躬,許下了心愿。
? ? 祭拜回來,就走親訪友,拜大年。 每到一戶人家,主人會熱情地招呼,并泡上幾杯甜甜的金豆茶。寓意著主人祝愿你一年都要過得甜甜蜜蜜、順順利利的。主人的盛情招待還不止這些,擺上一桌“滿漢全席”款待你!餐桌上,總少不了老家的特色美食——芋子包。芋子包吃起來又香又Q,真的美味極了。當然,也少不了外酥里嫩的炸豆腐、炸油餅……主人還會把鴨腿或鴨翅膀夾給你吃,而且你是不能拒絕的,必須啃個精光!客家人的待客之道真的十分熱情。最令人開心的是,主人還會再給我們小朋友包一個紅包,并祝你來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也許就是小朋友過年的最大樂趣吧!
? ? 在農村過年總是那么有情趣。對于我們小朋友來說,既收到紅包,又飽嘗到許多城市里吃不到的“美食”,還可以在爆竹聲中盡情地玩煙花爆竹……也許這些才是最重要的吧!